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余培發:南充市嘉陵區打造創新創業平臺的實踐與啟示

[ 作者:余培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0-22 錄入:吳玲香 ]

推進創新創業是南充市嘉陵區與時俱進、釋放優勢、加快發展的戰略抉擇,是依靠各方人才力量、采用前沿科技成果來打破傳統工商業模式、創新發展實體經濟的一種實踐探索。作為南充市的創新創業主戰場,嘉陵區以人才聚集為支撐、以成果轉化為核心、以創新發展為動力、以環境營造為基礎,努力將建在嘉陵工業集中區腹地的南充創業小鎮打造成全省一流的“雙創”平臺,助推嘉陵實體經濟創新發展、轉型發展。南充創業小鎮的主題是以“創業成就夢想、創新改變未來”。經過近二年時間的運營,南充創業小鎮現已成為初具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平臺和科技創新平臺,助推當地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轉型發展的先行示范區。

一、在困境中轉型突圍,從凋敝廠區到雙創熱土的精彩蝶變

曾經,伴隨著傳統產業寒冬來臨,嘉陵工業集中區內四棟已建成的總面積達5.5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廠房以及1.4萬平方米的配套公寓,面臨人去樓空的困境。嘉陵區選擇在創新中謀生路、找出路,開啟了從凋敝廠區到雙創熱土的精彩蝶變。

蝶變之一:從門可羅雀到創業熱土,區域創新平臺初具影響力。來自全國各地的61創業團隊入駐創業小鎮(成功孵出10余家中小企業)。近一千余懷揣夢想的年輕人在此工作和生活,更多的創業團隊正在排隊申請入駐。創業小鎮已成為除成都、綿陽之外,全省規模最大、入駐團隊最多、創新創業氛圍最濃厚的區域創新平臺。去年己成功申請取得省級科技孵化器稱號。

蝶變之二:從傳統產業出走到高新產業集聚,科技創新平臺加速發展。創業小鎮以深化校地合作為抓手,深入開展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科院等國內知名院校開展密切合作。中國蠶桑院士工作站和川北醫學院生物醫學產業園成功落戶小鎮。3D打印、物聯網檢測、生物醫藥、再生纖維素、八度陽光太陽能光福、水質在線檢測等一批高新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成功孵化19家科技型、創新型企業,新興產業聚集區正在加速形成(清軟海芯3D教育設備已獲三千萬訂單;明德之星激光投影設備已獲三百萬訂單;星荃智元水質在線監測已獲三千萬訂單;德宇智能裝備制造已獲二千萬訂單;瀚湄公司已與中信投控簽訂合作協議,目前已進行深度合作;新安佳公司已在江蘇海安縣完成短纖維紡絲實驗,即將大規模生產;專門從事阿爾茲海默癥早期診斷、治療與監測相關技術研發的北京豪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完成裝修,即將進駐創業小鎮)。

蝶變之三:從藍領工人到博士群體,人才吸附力顯著增強。創業小鎮堅持把人才作為創新發展的第一要素,集聚各類創新創業人才851人,其中博士55人、研究生63人,一批博士、研究生長期在創業小鎮工作生活,人才洼地初步形成。

二、在創新中轉型發展,從美好藍圖到生動現實的精心耕耘

嘉陵區在建設創業小鎮的過程中,敢于創新、勇于實踐,走出了創新發展的嘉陵道路。

舉措之一:以科學規劃引領小鎮發展。嘉陵區在充分學習借鑒杭州夢想小鎮、成都青蓉小鎮等雙創平臺先進經驗的基礎上,為創業小鎮確立了“建設區域創新平臺、科技創新平臺、科技與金融、產業與資本互融平臺”的發展目標,制定了規劃先行、先導試驗、優化提升“三步走”的發展路徑,邀請為杭州夢想小鎮操刀的荷蘭NITA集團為小鎮進行整體規劃,確保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于2015年12月,先行啟動了“先導區”建設,形成了“四村一公寓”,即大學生創業村、互聯網+電商村、科技成果轉化村、歸雁創業村、創客公寓的基本構架并成功投入營運;今年,在總結“先導區”運營經驗的基礎上,按照創業小鎮、科技小鎮、總部小鎮、金融小鎮“四鎮合一”的思路,對創業小鎮進行優化提升,啟動建設金融小鎮,招引各類基金管理公司入駐,形成金融產業聚集區,為科技成果轉化提供金融支撐;打造總部小鎮,充分利用證監會出臺的資本扶貧政策,扶持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加快構建全要素的創業生態體系。

舉措之二:以“嘉陵速度”贏得發展先機。在各地競相發展“雙創”平臺的背景下,創業小鎮要搶占先機,贏得發展主動權就必須快建成、快出形象、快見效益。嘉陵區按照先易后難、分步推進的方式,通過改造工業園區閑置廠房、宿舍的模式建設一期“先導區”,減輕財政投入壓力,壓縮建設周期。在建設中,牢固樹立“創業小鎮無小事”的工作理念,實行區委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每天到一次建設現場、每周與項目團隊溝通一次、對項目團隊提出的問題在第一時間響應的“三個一”工作法,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的具體問題,用時不到100天建成創業小鎮一期“先導區”并投入運營,贏得了發展先機,被時任市委書記李仲彬同志(現任四川省成都市政協主席、黨組書記)高度評價為“百日維新”。

舉措之三:以優越環境點燃創業星火。創業小鎮按照“門檻最低、成本最小、服務最優”的標準,打造最適宜企業成長的環境氛圍。一是提供最靈活的辦公空間。小鎮根據創業團隊申請,綜合考慮業態、團隊人數、企業發展階段等因素,提供相應的辦公空間,再由團隊根據自身需要,對辦公空間進行區隔、改造,給予創業團隊最大的自由度。二是提供最經濟的聯合辦公模式。按照《創業小鎮管理辦法》,對入駐項目的前3年房租、物業管理費按1元/m2收取;無償提供無線網絡、辦公電話、辦公家具、打印復印機等辦公設備以及視頻會議室、大型會議廳、會客廳、路演中心等辦公設施,供創業團隊聯合使用。由政府補貼,聘請專業團隊,提供低價優質的會務服務以及展會布置、打印傳真等文秘服務,為創業者節省了大量的創業成本。三是提供最便利的生活服務。按“拎包入住”的標準,裝修2棟近200套創客公寓;配套創客咖啡、創客食堂、健身中心等生活娛樂設施;開通直達嘉陵城區的公交班車,營造了生產、生活一體化的創業空間。四是提供最規范的小鎮管理。運營伊始就出臺了《創業小鎮管理辦法》,在運營過程中嚴格執行各項服務、優惠政策以及退出機制,實現對創業團隊的動態管理,始終保持了創業小鎮活躍的創業氛圍。五是提供最便捷的政務服務。在小鎮設立了政務服務中心和創新創業咨詢點,建立創客服務快速通道,提供工商注冊、稅務登記等“一站式”服務。

舉措之四:以科技成果匯聚發展動能。創業小鎮堅持把爭取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落地孵化作為落實創新驅動戰略,增強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持續深化校地合作,積極對接項目。充分利用市政府與清華大學、武漢大學等國內知名院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契機,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帶隊“三顧茅廬”,多次赴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中科院等院校“上門提親”,成功招引清華大學3D打印項目、武漢大學再生纖維素項目、中科院放射性廢料重整裝置研發生產項目等一批高科技項目落地轉化。

舉措之五:以資本聚集護航創新創業。創業小鎮在科技項目啟動階段,給予一定啟動扶持資金,幫助已入駐的13項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加快孵化,其中清軟海芯3D打印項目已實現工業化生產并成功升規。現階段,正在加快實施“撥改投”計劃,按照每項不低于2000萬的標準,加緊籌建產業引導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引導基金、創新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創業種子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等政策引導基金,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本,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資金支持力度。即將出臺《嘉陵區企業上市獎勵辦法》《嘉陵區總部企業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在技術研發、規模擴展、上市融資方面分別給予明確獎勵,增加獎勵政策的規范性、通示性,實現對企業成長全過程的資金扶持。

舉措之六:以人才匯聚活躍創新創業。為了聚集和調動“第一資源”,創業小鎮堅持以項目聚人才,通過招引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帶動高端人才聚集,包括35名博士、17名碩士在內的一大批高素質人才聚集于此,改變著小鎮的創業氛圍。堅持專業指導育人才,針對大部分創業者經驗不足的問題,通過定期舉辦創業論壇、行業信息研討會以及邀請成熟企業中高層管理者及駐市高校的專家學者對創業者進行一對一指導等方式,幫助青年創業者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確保企業的健康發展,實現了由創業者向企業管理人才的轉變。

三、在發展中收獲啟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嘉陵區打造創業小鎮是西部欠發達地區落實創新發展戰略、加快轉型發展的成功實踐,其中形成的理念、探索的模式、創造的經驗,都緊貼實際、因地制宜,為我們提供了重要啟示。

啟示之一:抓創新創業,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放開手腳干。過去,政府注重以投資強度、單位產值等指標來衡量一個項目的價值;而對于招引科研成果轉化項目而言,很多尚處于中試甚至初驗階段,不僅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益,還要給予大量的補貼,導致部分地方畏首畏尾、不愿放開手腳干。這就需要政府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更多的看到科技項目未來前景和市場潛力。以創業小鎮引入的“再生纖維素項目”為例,該項目在引入之時還處于中試階段,但該項目核心技術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在投入工業化生產后的,將極大降低絲紡企業原料采購成本,徹底改變傳統絲紡產業,對嘉陵打造“千億絲紡服裝產業集群”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為此,嘉陵區政府果斷出手,給予其1100萬扶持資金,幫助其落地轉化、加速研發。目前,該項目研發進展順利,已與金富春、依格爾等絲紡龍頭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市場前景光明。

啟示之二:抓創新創業,只有舍得投入才換得來發展前途。創新創業屬于資本密集產業,對其最大的支持就體現在財政投入上。創業小鎮運營近一年來,在硬件投入上已達2億元,另外根據協議對科技團隊的扶持獎勵資金達6070萬元。同時,加快健全完善相關政策體系,確保財政投入的科學性、規范性。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投入,極大提升了平臺吸引力,加快了入駐企業成長,收到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啟示之三:抓創新創業,只有務求實效才能避免曇花一現。抓雙創平臺建設,既要叫好更要叫座,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就要求在招引項目時要準確甄別項目價值,突出實效性。創業小鎮充分考慮高新科技項目的高度專業性和科創圈子的相對封閉性,堅持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依托校地合作平臺,通過組織專家團隊論證項目、科技團隊推薦項目等方式,加快項目篩選和引進,實現了“以商招商”“專業招商”的良性循環。

啟示之四:抓創新創業,只有金融支持到位才能滿足企業成長需要。創新是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事業,光靠財政資金補貼不是長久之計。嘉陵區以此為出發點,謀劃打造金融小鎮,實現金融與產業的互動發展,加快建立完整的創業生態鏈;以財政資金作為引導資金,籌建科技創業引導基金、創業種子投資引導基金、天使投資引導基金、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產業并購基金。

啟示之五:抓創新創業,只有感情到位才能留人留心。科創領域的知識分子不同于普通商人,他們敏感、理性但也重情。因此,既要用事業引才,更要靠感情留才。創業小鎮不僅為各類人才創造最佳的創業環境,更以優質的生活服務、良好的政商關系,拉近與他們的關系,贏得他們的信任,增加與他們的感情。

(作者系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政協常委、經濟委主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96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艾草 | 久草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 思思热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