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羅康隆:文化整體觀視野中的鄉村家園

[ 作者:羅康隆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4-10 錄入:王惠敏 ]

民族學介入鄉村建設,在于避免精英主義的立場,更在于避免“經濟主義”的破壞,而是尊重鄉村主體,通過民族學田野調查了解當地村民的意愿,避免用遺產論、旅游論、城鄉對立論的視角來判斷鄉村的價值,去開展鄉村建設。而應當是在地村民文化自覺的前提下文化自決的鄉村建設行為。

民族學重在重估鄉村價值。現代化認為鄉村是落后的,鄉村文化是應該被丟棄的。如果這不是對人類文明的無知,那就是對人類文明的糟蹋。鄉村家園擁有的是文明價值而不是遺產價值,更不是旅游價值,鄉村作為特定文化下的家園是神圣的、有尊嚴的、有生命的。

人類文明的根脈在鄉村,人類一旦放棄了鄉村,就是放棄了人類的文脈。鄉村的建設是家園的建設、是文化的建設、是心靈的建設。回歸家園,即使在外面打工,在外面工作,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無奈,不要說榮歸故里、只要落葉歸根、接續香火,這正是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回歸故里。

民族學是在以文化整體觀、文化相對觀的方式讓村民找回家園情感,找回“回歸故里”的尊嚴。鄉村建設圍繞“人文地產景史神”的建設,乃是人類從工業文明轉向生態文明之前的一場文藝復興。這場文藝復興是從人類重新認識自己的傳統文化,并以“人文地產景史神”作為支柱,尋找回家的路,進而塑造人類全新的生活格局。

在我們這個時代,家園不是人人都有的,但住處可能是人人都有的。城里人有“回不去”的家園。家園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對特定社區資源(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獨特利用的過程。家園建設是一點一滴在喚醒人們對土地、對家鄉的感情,和睦鄰里間的關系的同時,交還給家園主人對生活環境與空間的主控權,是一個真正由下而上、浩大綿久的家園再造工程。

家園是有生命的,有起點、有發展、興盛的過程。家園是以聚落為中心的,一個家庭不能成為家園,一群人才能構成家園。然而,現代的人看不到家園的起點,因為出生的時候都是完整的村落或者聚落,但是每個家園都有其起源、或者村落開創的傳說和故事。家園,是一個應對所處自然環境而建構起來的地理空間的過程。家園,在文化的作用下,是一個應對所處社會環境而建構起來的文化空間的過程。家園聚落是一個具有漫長歷史的人文空間,是一個讓人們安身立命的人文空間。

家園有“自然之景”與“人文之景”,這是“家園故事”的載體,也是鄉愁的所在。家園之“景”是對家園故事的延續與再造,對鄉愁的記憶與構筑。是在對家園獨特景觀的一種創造,對家園生活環境的永續經營。家園聚落為其生存、發展、延續之需要,在應對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所建構起來的文化事實,包括流傳在家園的舞蹈、音樂、儀式、神話、傳說、故事、寓言、民謠、諺語等,更包括生計、社會組織、倫理觀念、習俗等。民間信仰是家園的根,是聚落社會人們行為規范一把“戒尺”——人在做,神在看。超越法律,甚至超越道德倫理,成為聚落社會秩序的核心機制。家園是達成生態、生計與生命的耦合體。

鄉村蘊含著我們世世代代積累下來的人類智慧,這一智慧包括了人類“天地人和”的宇宙觀,包括了類似二十四節氣這樣的農業知識體系,還有代代相傳的生計知識和人情世故的鄉土情懷,更包括了人類不同文化下人群繁衍的“生活類型”,不同文化事實體系的人群“生活樣式”。鄉村的民間智慧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是為生存而內發的智慧。

在偌大個中國,偌大個地球,難道就不容下安靜的鄉村,非要把鄉村弄的沸騰起來,讓人們找不到躲處。人類需要有家園的信仰。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生態民族學 微信公眾號(原創)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中文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直播 | 亚洲AV日韩AⅤ综合手机在线观看 | 中文字母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欧美日韩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