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發地區搞高質量發展,要回答兩個問題,一個是怎樣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另一個就是怎么走新型的城鎮化道路。”5月15日,在以“后發地區的高質量發展-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路徑探索”為主題的中國城市百人論壇——駐馬店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裴長洪表示,“這兩個問題回答得越好,模式就越成功。回答了一部分,那么還需要總結經驗,繼續發展。”
在這場以駐馬店為典型案例,探討后發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理論與對策的會議上,裴長洪指出,農區離不開一個“農”字,它搞高質量發展和普遍意義上的城市高質量發展是不一樣的。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走新型城鎮化道路過程中如何避免過去的彎路,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首先是如何構建現代產業體系。農業在全世界都屬于弱勢產業,只有當最有農業基礎知識、農業生產經驗,最懂得現代科技運用的人去種地時,農業才能變成綠色、高效的優勢產業。并且,一般認為農區里的產業就是種植業和養殖業,實際上這兩種在自然科學意義上被稱為生物學經濟,還有一種經濟形態叫生態經濟,就是指生態也要變成一種經濟,也要有收益。因此,農村的現代產業體系包括了生物經濟和生態經濟兩種。
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要三次產業融合發展。過去的發展經驗是農業先向工業轉移,搞完工業化發現工業落后,工業領域又向服務業轉移。而現在可以越過這個傳統的路徑,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道路。只有這樣融合發展,才能避免過去走的彎路,不再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的路徑按部就班地低質量發展。
并且,現在農村里的經濟模式也不止一種,不僅有生物學經濟,還包括生態經濟、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等等,還有現代服務業。包括駐馬店在內的許多地方都在搞農業電商、“互聯網+”農業、休閑農業,未來還可以探索“農業+貿易+金融”的高端路徑。
第二個問題是城鎮化道路。城鎮化的概念一般有兩點,一是城市空間擴容,二是人口集聚。前者城區的擴大是過去中國城鎮化的最主要路徑,在房地產資本的推動下進行城市土地開發,把土地變成資本再開發房地產。有些小縣城建成區面積規劃有100多平方公里,實際上北京二環以內的面積也只有50平方公里,建完了沒人住,房地產就過剩。
而后者人口集聚也是城鎮化的重要指標。西方經濟學用人口規模來定義城市是否是城市(鎮),超過一兩千人的大村子都叫市,但在中國這些只是鎮。也有人用產業來定義城鎮,不種地的地方叫城市,只要種地就不叫城市。
在裴長洪看來,這兩種定義都不完全。他認為,城市和和農村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城市或城鎮的公共產品比農村多。所謂公共產品,一類是水、電、氣、熱、道路交通等硬件,另一類是科教文衛體等軟件,哪個城市的公共產品越多,這個城市就越有吸引力。
而駐馬店等后發地區的城鎮化道路要做活小城鎮,讓城鎮比農村有吸引力,就要在這兩類問題上做文章。如果一個小城鎮的學校、醫院好,教育科技各方面都不錯,不僅農村人愿意落戶,生活在擁擠的大城市里的人也愿意來。“過去我們小城鎮建設的失敗,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類公共產品建設沒有找到路子。”他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華夏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