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魏延安:多功能農業的形成邏輯與現實挑戰

[ 作者:魏延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9-07-18 錄入:王惠敏 ]

摘要:多功能農業乃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糧食生產相對穩定、農業產業鏈條延伸、城鄉一體化加快、農業補貼增加等多重因素催生的結果,體現為產業利潤分配格局上的均衡化、產業鏈條整合的扁平化、三產要素融合的集中化、農業要素開發的全面化。在多功能農業加快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對農民發展能力、農業發展定位、鄉村建設和多功能農業自身的挑戰,必須謹慎應對。

關鍵詞:多功能農業;三產融合;形成邏輯;內在機理;面臨挑戰

2017年10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做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部署,并將之作為七大戰略之一寫入黨章。要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和前提。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出了五句話二十個字的總要求,即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從2005年新農村建設提出的“生產發展”到鄉村振興戰略提出的“產業興旺”,絕不僅僅是“生產”與“產業”的一字之差,更重要的是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農村的經濟不再是以單一的第一產業為主,而是呈現出以第一產業為基礎、三次產業全面發展、日益呈現融合的態勢。在當前普遍關注的農村三產融合中,農業的多功能性開發是重要載體。但從目前的討論看,大多集中于如何開發農業的多功能性,對其背后的形成邏輯與內在機理關注較少,由此在討論中也容易出現就事論事的傾向。本文試圖做一些歸納性的梳理,以利對多功能農業進行更深層次的討論。

一、關于多功能農業的形成邏輯

綜合各方面論述來看,多功能農業乃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多重因素催生的結果,不可簡單歸結于某一兩種因素。

在其發端之初,主要是發達國家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而帶來的消費變化促進了鄉村土地利用的多樣化,城市的休閑消費興起帶動了鄉村文化復興,開始與農業發展相結合。此后,歐盟將農業的多功能性作為貿易自由化背景下維持農業補貼的重要手段,大力倡導。再經不斷梳理,將生產食品和纖維之外還存在的提供自然風景、資源可持續管理、水土保持等均納入農業的多功能范圍。多功能農業的基本概念、內涵等于是基本形成。[2]

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化、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農業的多功能性逐漸得到開發,也得到各方重視。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就專門指出:“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就業增收、生態保護、觀光休閑、文化傳承等功能。建設現代農業,必須注重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盵3]此后,經學界不斷總結,將農業的多功能性逐漸歸納為經濟功能、社會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并認為產業融合使農業多功能的內涵得到拓展,進一步提升了農業綜合效益和社會功能。[4]

近年來,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新業態加快發展,進一步促進了農業多功能性開發,讓農村三產融合步入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信息化同步的新階段。也正是在今天,更能清晰地看到多功能形成的歷史與現實邏輯。

(一)多功能農業是居民消費趨勢變化催生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農業多功能性的關注是居民消費達到一定層次才出現的,對于沒有解決溫飽的人而言,絕對無心欣賞風景。根據美國經濟學家錢納里的理論,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以上是居民休閑消費的開始。[5]在孟德拉斯《農民的終結》一書中,生動地描述了上世紀70年代法國鄉村復興的場景,無數的周末聚會在鄉村舉行,無數的鄉村音樂會人頭攢動,大量的鄉村民宿受到城市人的熱捧,農業因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迎合城市人的需求上。[6]而中國在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迅速提升,從上世紀90年代的東南沿海發端,到新世紀初各個城市周邊農家樂的興起,一直到今天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的遍地開花,基本上是與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而同步的。特別是交通條件的改善與私家車的普及、互網絡廣泛覆蓋與社交軟件應用的習慣養成,對休閑消費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瀾作用。2018年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億,營業收入超過8000億元,全國已創建388個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市),推介了71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原來單純的休閑旅游逐步拓展到文化傳承、涵養生態、農業科普等多個方面,休閑農業成為城市居民休閑、旅游和旅居的重要目的地,成為鄉村產業的新亮點。[7]在此發展過程中,農業的多功能性不斷被開掘,由被動到逐漸主動,由迎合式改進到主動進行調整,在自覺或不自覺中體現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義。

(二)多功能農業是糧食產量高位穩定背景下的寬松調整。翻開中國的歷史,充滿了饑餓的回憶,每一個王朝的后期,總是有大量饑餓的流民成為社會最不穩定的因素,歷朝歷代均把糧食生產作為重要的政權根基。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后,吃飽飯也在很長時間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直至農村聯包承包推行之后。即使這樣,糧食生產從來不敢松懈,特別是1994年美國人布朗提出的“誰來養活中國”之問,在引起世人關注的同時,也不得不讓中國更加重視糧食生產。[8]但從2003年起,中國糧食取得十六連豐,總產量近六年一直穩定在6億噸以上。2010-2018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已連續九年保持在400 公斤/人以上,我國糧食安全總體有較充足的物質保障。如果考慮到人口高峰即將到來,人均糧食消費量還在下降等因素,中國糧食安全的未來形勢可以保持謹慎樂觀。這一糧食形勢不僅讓曾經的“布朗預言”化為烏有,也讓緊繃的糧食安全神經有所放松,更重要的是為農業的戰略性結構調整奠定了寬松的現實背景。近3年來全國累計調減非優勢區籽粒玉米面積5000多萬畝,調減低質低效區水稻面積800多萬畝,增加大豆面積2000多萬畝,糧改飼面積達到1400多萬畝。[9]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改革開放40年數據看,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由以糧食生產為主的種植業經濟向多種經營和農林牧漁全面發展轉型,2017年全國農業(種植業)產值下降24.2個百分點,林業提高1.4個百分點,畜牧業提高13.2個百分點,漁業提高9.5個百分點;到2016年全國開展旅游接待的村占全部村的比重達到4.9%,35.5萬個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經營單位開展餐飲住宿、采摘垂釣、農事體驗等新型經營活動,占比為5.9%。這一系列數字的呈現是建立在“手里有糧、心里不慌”基礎上的。

(三)多功能農業是“兩個市場”大流通背景下的“騰籠換鳥”。僅僅看到糧食生產的穩定,還不足以完全解釋多功能農業的從容。如果進一步觀察中國農業的大進大出格局,則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的底氣所在,這是蓬勃發展的多功能農業的又一重要背景。入世以來,我國農產品貿易持續快速增長。按照世界貿易組織統計,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農產品進口國,第三大農產品出口國,農產品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二位。大豆、食用植物油和棉花首當其沖,進口持續快速增長。2001—2018年,大豆進口量由1394萬噸增長到8803.1萬噸,2017年高達9552.6萬噸;食用油進口量由167.8萬噸增長到808.7萬噸;棉花進口量由19.7萬噸增長到162.7萬噸。[10]僅大豆現在每年的進口量就相當于8億畝耕地的產量,再加上油料、棉花的進口量,相當于為中國每年節約耕地約十億畝,這是一個相當寬松的“頭寸”,換來了糧食生產的穩定和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成數倍的增加。也在此背景下,鄉村旅游才可以把蔬菜、果樹、花卉、藥材、茶葉等種植到“隨心所欲”的狀態。對照可以看出的統計數據是,新世紀以來,全國蔬菜面積從2000年的15237.27萬公頃增加到2016年的19553.14萬公頃,增加128%;茶園同期由1088.95萬公頃增加到2902.1萬公頃,增加266%;果園由8932萬公頃增加到10902.81萬公頃,增加122%。(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網站)這一場景,其實在多年前的歐美也曾經上演過,農產品進口的擴大就意味著國內農業生產的可調整空間擴大。

(四)多功能農業是產業鏈條底層生存現狀的“反戈一擊”。自從工業化以來,農業淪為工業鏈條的最低端,飽受價格剪刀差和市場危機轉嫁之苦。一般搞農業的人都知道農產品價格“三三制”的規律,即城市銷售單價為10元的農產品,農民在地頭大約只能賣3塊多錢,還有3塊錢是產地批發到銷地批發及中間運輸環節的加價,最后3塊多是終端零售環節的加價。這也是長久以來,農產品流通體系飽受詬病的地方。再以土豆種植為例,農民的地頭售價一般為每公斤六七毛錢,但城市的土豆售價卻從來沒有低于過兩塊錢;一公斤的土豆若加工成薯條、薯片,則價值會達到十幾元錢。大家普遍認識到,不把二三產業與第一產業緊密結合,把更多的產業利潤留給農村,則僅僅依靠農業自身讓如此眾多的農民致富是難以實現的。多功能農業就是典型的三產融合,已經很難定性是一產還是二產、三產,表現出很大程度上的復合性,由此大大提高了農業的產出和農民的收益。特別是互聯網等新基礎設施的出現,讓農民可以便捷地聯系市場,實現生產者與消費者的直接對接,農民將大量的產業中間環節掌握在了自己手里,獲取了更多產業鏈上的增加值。一個明顯的例子是,當網上的商家把一斤洛川蘋果平均賣到十塊錢甚至更貴時,農民卻在網上把自家蘋果只賣五塊錢,因為已經比三塊多的地頭價高了不少,中間環節的價格壓了下來,農民與消費者均受益。

(五)多功能農業是加速城鄉一體化的可行選擇。多年的探索與經驗教訓總結表明,“三農”問題在自身內部無解,必須置身于“四化同步”的軌道上,加速城鄉融合,最終實現城鄉一體、服務均等、融合發展。實現城鄉一體化的路徑比較多,如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其中產業一體化也是重要的方面。多功能農業的開發,把農業從簡單的產品生產轉向多樣性功能開發,從而為吸引城市的人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文化流等到農村提供了空間,使其加速從傳統生產向現代產業轉型,促進了城鄉產業一體化布局。截至2018年,全國各類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已達780萬,新農人、新上山下鄉成為響亮的新名詞;而“田秀才”“土專家”“鄉創客”等本鄉創新創業人員還有3100多萬,推動著鄉村創業領域不斷拓寬,由種養向縱向延伸、橫向拓展,創辦的實體87%在鄉鎮以下,80%以上發展產業融合項目;返鄉下鄉人員50%以上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創業,近90%是聯合創業。[9]實際上,一些多功能性開發較好的農業示范區,往往成為城鄉一體化的先行區,還有一些融多功能農業于其中的鄉村旅游目的地也可能成為特色小鎮。

(六)多功能農業是新時期增加農民補貼的重要領域。追溯歐洲鼓勵發展多功能農業的歷史,重要的動機之一就是能夠合理增加政策性補貼,因為多功能農業被認為是增加了非商品的公共物品供給,特別是在生態、社會、文化等方面,是應當給予補貼的。我國自新世紀以來實行的對農民直接補貼,目前總量已經不小,逐漸接近入世時承諾的8.5%的上限。在此情況下,增加對農業農村的投入,需要進一步轉換思維,在繼續增加對生產直接補貼的同時,可以向歐盟學習,加大對多功能農業的扶持,破解補貼上限的制約,同時促進鄉村產業的全面繁榮,拓展農民的增收空間。如農業農村部實施的新型經營主體扶持計劃,其扶持對象往往就從事著多功能農業的開發,普遍表現為種養一體,生產加工結合,注重線上線下渠道的開拓,也普遍進行著休閑農業、創意農業、農旅結合的探索。到目前,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超過3000萬畝,催生了火爆的國民網紅美食——麻辣小龍蝦;“農業+”文化、教育、旅游、康養、信息等產業快速發展;作為重要的三產融合載體,全國已經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62個、國家農業科技園32個、農產品加工園1600個,創建農村產業融合示范園148個、農業產業強鎮254個。

二、關于多功能農業發展的內在機理

多功能農業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發展也必然有諸多機理體現其中。綜合各方面研究,概括起來講,就是產業利潤分配格局上的均衡化、產業鏈條整合的扁平化、三產要素融合的集中化、農業要素開發的全面化。

(一)多功能農業是產業利潤分配格局上的均衡化。生產什么的不如賣什么的,這是關于產業利潤分配不公的形象描述。農民長期收入不高,也與產業鏈條的主動性掌握不夠有關。多功能農業對于農業食品保障、農事體驗、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性的開發,在推動三產交融的過程中,創造了新的利潤增長點,讓原來農民的產業利潤分配地位有了較明顯的改觀。甚至在農業多功能性開掘深入的地方,農民的主要收入已經依賴非農業生產之外的形態來支撐。這是時代給予農民的機遇,同時也是對他們新的賦能。以每年春天各地游人眾多的油菜花節為例,一畝油菜帶給農民的純收入僅僅二三百元,但因為油菜花的盛開,卻吸引來大量的游客,讓農家樂火爆起來,農民在不到一個月的花期中,餐飲服務的收入就達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有的還及時銷售了自家的食用菌、茶葉、土蜂蜜等特色產品,還有的辦起了民宿,其綜合收入是油菜的幾十倍。但若沒有油菜花的支撐,這一切又都無從談起,生動地闡釋了多功能農業是如何在消費升級轉型的時代悄然實現的。還有的地方,為了讓油菜花海的規模更大一些、更好看一些,對油菜種植采取了補貼,也對油菜種植的形式進行了創意,形成了各種新奇的田間畫,進一步吸引了游人,也讓后續的多功能開發更加深入,農民在深度、廣度的產業鏈上得到了更多實惠。

(二)多功能農業是產業鏈條整合層面的扁平化。全產業鏈是諸多大企業的夢想,因為全產業鏈能降低各產業環節之間的交易成本,最大程度實現利潤最大化。但迄今為至的實踐表明,全產業鏈絕非易事,連一些跨國企業也難以輕易做到。但多功能農業的興起,卻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輕輕松松地整合了產業鏈。以種黃豆為例,每畝直接收入僅幾百塊錢,但將黃豆的加工鏈接上,則收入迅速翻番;再做成菜肴,進一步身價倍增,讓這些輕松實現的載體就是休閑農業,像北京郊區有一個豆腐宴村,生意就十分火爆,從業農民收入很高。農民以前還沒有這樣輕松地掌握過主動權,不需要借助別人,就讓產業鏈交易環節大幅度減少。再比如越來越多的農民從事電商和網絡直播,表面看是把自家的農產品直接從網上銷售出去,或者把自家的田園風光和好產品通過網上推薦給城里人,但其背后卻蘊藏著重要的經濟學機理,這意味著農民已經從原來的生產者變為網上的經營者,從單純的第一產業從業者變為三產融合的實踐者,卻又都在一部手機、一次點擊中輕松實現,這種互聯網賦能農民的重大意義與其帶來的深刻變革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三)多功能農業是三產要素融合的集中化。農業的利潤要提高,必須把原產品生產后的二三產業環節盡可能密切地連接起來,從而把后續產業環節的利潤留下來。但實現三產融合,需要具體的載體,多功能農業就是其中之一。在生產功能之上延伸出的農事體驗、文化教育、手工制作、餐飲娛樂等,已經很難準確定義是屬于哪一層次的產業,已經深度融合。以農家樂為例,實際上幾盤土菜就將鄉村三次產業輕松融合,自家種菜是第一產業,加工豆腐、燒點土酒是第二產業,做成菜肴就是第三產業,而切入點只是把門打開,掛上牌子,開通WIFI。而且,對農業多功能性開掘越深刻,融入的產業環節就越多,集聚的產業要素也就越多,三產融合的程度也就越集中。像一些生態農業生產區,到后來逐漸演化為生態餐飲、生態教育直至生態康養的綜合園區。

(四)多功能農業是農業要素開發的全面化。農業總是與農民、農村緊密相連的。人類對土地開墾而形成農業,從事農業催生農民,農民集聚形成農村,安土重遷的鄉土文明就此形成。多功能農業的到來,不僅僅是就農業而言,更重要的是把農業、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資源要素統籌了起來,從而挖掘出了獨特的地域鄉土文化民俗和展示這些鄉土文化民俗的農事活動、特色食品、非物質文化遺產等,讓多功能農業的開發有了豐富多彩的內涵可以展現,這是對農村潛在要素的全面激活。日本在一村一品的發展過程中,可以說對農村資源進行了深度開掘,哪怕一塊石頭、一首山歌也能講出故事,開發成產品。到今天,有更多的鄉村體會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為隨著交通設施的改善、網絡通信的發達,特別是社交網絡的普及,更多的傳統村落成為人們眼中的“桃花源”,鄉村民宿快速興起,帶動了鄉村旅游、文化傳承、農家餐飲、農事體驗、手工DIY、鄉村課堂等延伸功能的開發,形成了復合產業集群,讓鄉村實現了全要素開發。

三、關于多功能農業面臨的挑戰

多功能農業近年發展很快,成績有目共睹,但面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發展面臨的挑戰也不少。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多功能農業對農民的能力提出挑戰。對于從事農業的人而言,其主要定位是生產功能,后續的加工儲藏、銷售等主要交給相應環節的從業主體。種地能手、養殖能手等稱號,往往就是一個優秀傳統農民的代名詞。但隨著多功能農業的到來,現實對農民提出了更高要求,就是要逐步學會從種地把式向農業經營全能冠軍轉變,不僅會種還要善于研究市場和消費者,懂經營,會管理。這樣的要求,使大量的傳統農民在今天的形勢下反而迷茫與無助,如果不能盡快自我調整的話,就必須有專業化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來作為補充,這也是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但對于多功能農業而言,由于其產業融合度深,且地域特色鮮明,反而不利于專業化社會服務的介入,于是只能由從業其中的農民在刻苦修煉中不斷提升。也就是說,多功能農業的前景當然是誘人的,但其對農民提出的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農民必須轉型,否則就難以承擔起這個新的角色。由此,農民在由社會身份(peasant)向職業身份(farmer)轉型的基礎上,要進一步轉變為管理者(manager)。這也不得不讓人想起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的呼吁,投資農民是值得的![10]因此,必須把人才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在繼續鼓勵各類人才返鄉下鄉的同時,應不遺余力地加大對農民知識技能的培訓,特別是經營管理和信息化應用方面的培訓,讓他們能適應多功能對農村從業者提出的新要求。

(二)多功能農業對農業的定位提出了挑戰。伴隨著多功能農業的到來,三產融合加速,農業的邊界開始模糊,甚至已經難以區分。而經濟社會發展對農業的要求,進一步加劇了這種模糊程度。還是以油菜為例,原來作為農產品生產的油菜種植,主要考慮產量、品質因素,油菜花只是油菜生產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但休閑農業時代到來之后,油菜的生產功能讓位于觀光功能,主要考慮因素轉變為花期是否足夠長、株型是否挺拔等,這樣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方便大家觀賞和拍照留念,至于收獲多少油菜籽反而成了副產品。農業科研的方向也就需要相應調整,力爭培育出觀賞型油菜品種才更好一些。油菜產業的指導也需要對其觀光功能與區域布局進行充分考慮并作出調整。因此,當農業大踏步地由單純的生產向綜合產業邁進,產業地位開始重塑,農業的發展、研究、指導均需要做出新的調整,以體現出應有的跨界融合特點,這對農業行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從目前的實際看,無論是農業方面的研究者、行業管理者還是一線從業者,對其帶來的挑戰認識還不夠深刻,各方的協同還不夠,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研究和協作。

(三)多功能農業對農村的建設提出了挑戰。前面已經討論過多功能農業乃是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多種因素復合作用的結果,是在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產物,其結果也注定對農村的發展軌跡產生影響,要求農村的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大幅度縮小城鄉在基礎設施方面的差距,特別是具有重要作用的交通、網絡、物流等方面。以交通為例,新農村建設時代的通村道路工程,只解決了傳統的出行問題,對于私家車時代的道路需求顯然預備不錯,必須開展新一輪的改造升級。再比如電力,上一輪農村電改解決了不通電、無動力電等硬約束問題,而新一輪電改要解決電容量不足、電網運行效率不高等新問題。農村的生態建設也面臨新挑戰,多功能農業的開發要與農村的生態宜居要求相匹配,既要生產過程的綠色化,也要發展過程中的綠色化,還要日常生活的綠色化,滿足越來越高的農村生態環境新要求,而中央更是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第一場硬仗。同時,農村的土地利用規劃也需要進一步調整,以滿足多功能農業發展的需要,特別是2018年下半年開始的“大棚房”(注:專指在農業設施或農業用地中進行的商品房及其他非農建設)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暴露了一些地方土地利用規劃調整不及時、土地開發手續不完備等問題,應該適應多功能農業發展的需要,做好土地利用規劃及相應用途調整,讓土地這個財富之母在多功能農業時代為農民帶來更多現實的紅利。

(四)多功能農業對多功能農業自身發展提出的挑戰。越來越多的地方和農業經營主體看到了多功能農業廣闊的發展前景,也出現了熱捧的跡象,大量從日本、歐美和我國臺灣地區復制模板。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重復引進、同質競爭也開始愈演愈烈,各類的玫瑰莊園、薰衣草農場出現在各個城市周邊,逐漸失去吸引力,而在文化教育、手工DIY制作、衍生產品的研發上普遍下功夫不足,造成多功能農業的內涵不夠豐富,產業鏈不夠長,開發深度與精細度不夠。更有甚者,破壞了傳統村落布局,毀壞了原來的古建筑,發展所謂的新型農莊,損害了鄉村文化的根基和生產生活基礎,是值得警惕的。反思當前多功能農業發展的瓶頸,一個重要的制約是復合型人才短缺,需要盡快發現培養一批領軍人才和示范項目,為多功能農業的健康發展做出好的示范和帶動。這就要求有更多的城市創新要素滲透到農村,與農業充分融合,多一些創意,加快推進創新,扶持返鄉下鄉創業,多在有區域特色的歷史文化底蘊、鄉風民俗、地方特產、山水田園風光等方面進行深度開發,實現個性化定位、差異化發展,不斷推動多功能農業由簡單的數量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小結與建議

從一個時代的角度和廣闊的歷史現實背景來看問題,才會看得更為真切一些,對于多功能農業這樣一個復合性的概念而言,尤其如此。既然,多功能農業有著復雜的產生邏輯和內在機理,給現實提出了許多挑戰,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就必須積極應對這一挑戰,努力作出完美的回答。就當前的“三農”發展而言,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業已揭開序幕,脫貧攻堅將在2020年完成最后的總攻,“一帶一路”倡議更加深入地推動將給農業帶來更多的機遇也是考驗,走在“兩個一百年”奮斗路上的中國農民正在與傳統身份加速告別,農業的發展正處在深刻嬗變的關鍵時期,多功能農業將迎來新的發展階段。推動多功能農業發展持續健康發展,應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從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方位來謀劃多功能農業發展。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居民整體生活水平也在從小康向富裕邁進,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會越來越高,作為人類文明重要的形態——鄉村文明也在今天迎來新的繁榮期,多功能農業是實現這一繁榮的重要載體,基于農業,而體現于鄉村,發展于城鄉融合之間。

二是從鄉村全面振興的總體要求來推動多功能農業發展。多功能農業雖然基礎是農業,但涵蓋了農村的經濟、文化、生態、社會各方面,與鄉村振興的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生態振興、文化振興、組織振興均息息相關,應該注意在多功能農業的發展過程中,進一步與鄉村振興的目標相銜接。如鄉村文化產品的開發,應注重對優秀農村傳統文化的保護;鄉村旅游項目的開發,應注意原生態的保護,避免將蘇州園林式的城市公園搬到農村;農家樂的升級要避免過度標準化,防止喪失土菜土飯的風味及同質化等。

三是從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目的來提升多功能農業發展。農村的發展是為了農民,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在“三農”工作上的體現。2015年,農業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11部門印發的《關于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大力促進休閑農業發展的通知》(農加發〔2015〕5號),提出“農業為基礎、農村為載體、農民為主體”的理念,落腳正是在農民。[12]農民是多功能農業的主要從業者,也是最終受益者,必須圍繞多功能農業發展來提升農民、引導農民、服務農民,讓他們在多功能農業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9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 | 亚洲日本乱码在线观看 |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 亚洲—本道中文字幕 | 日本韩国欧美人人澡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