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曹東勃《在城望鄉:田野中國五講》
《在城望鄉:田野中國五講》是上海財經大學青年學者曹東勃多年實地調研與學術研究的結晶,旨在探尋當代中國城鄉格局與三農問題的變遷與現狀。
全書五講,包括:①現狀:沉靜的鄉村,流變的結構;②歷史:誰的城市,誰的故鄉;③土地:城鄉關系的核心;④治理:復雜的博弈;⑤出路:創業的農民,適度的規模。這些標題顯示了在傳統的社會學田野觀察基礎上,該書對社會現實的結構性分析與對社會現象的意義闡釋的張力,以及為農村改革提供突破口的戰略構想。
曹東勃出生在遼寧西部的一個縣城,父親是糧食系統的資深專家,家學淵源,曹東勃考取了上海的高校并留滬工作,加入華東理工大學的鄉村研究團隊,開展駐村調研,又在云南掛職做過教育副縣長,所以,他對農村有著切身的親近與敏銳的感知。
研究城鄉問題的著作通常視角宏觀,注重政策研究和理論闡釋,但也容易忽視生活其中的人的行動邏輯。而曹東勃的研究既有學術的功底,也沒有脫離鮮活的經驗事實,在論述的過程里,注意將個體農民的生活與村莊生活聯系起來,將農民背后的解釋系統揭示出來。
曹東勃抓住了中國農民的一個典型特征——風險厭惡。為什么農戶普遍青睞糧食作物?因為,在綜合考慮前期投入、勞動時間和風險之后,盡管糧食作物收益較低,但風險也小,又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托底,由此影響了農民的種植決策。這種風險厭惡還體現在其它很多方面。比如,“動賬不動田”的“兩田制”。村民與村集體達成一種默契:新增人口(娶妻、生子)就將相應數量責任田性質改為口糧田并免繳承包費,遷出人口(去世、嫁女、升學)就將相應數量口糧田形制改為責任田并繳納承包費。村集體從中獲得了穩定收益,承擔起提供公共品、維持村莊整體利益和社會規范的道義責任。曹東勃認為,“兩田制”的社會心理基礎是“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權”的傳統觀念。比如,為何互聯網應用在農村難以展開?除了教育程度、網絡覆蓋等因素之外,也有人們的心理因素。留守農村的老年人對于新風尚缺少體驗的興趣,那么,怎樣改變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呢?書中講到了一個綽號叫“謝大腳”的農村超市店主的事跡,以超市這樣的村民集合地作為公共空間,以熟人幫扶、消費示范的效應,一個偏僻的小村子出現了生活化的“群”的需求,跟上了新時代。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命題提出以來,人口流動和新農村建設的關系問題就擺在了我們的面前。隨著農民生活方式的劇烈變化,新的價值觀、道德觀、倫理觀,也相應變化了。城市化帶走了大量的農村剩余人口,“農村空心化”是近年來的嚴峻問題。曹東勃注意到了費孝通先生所詮釋的傳統中國鄉土社會的差序格局在新時代的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分家不分舍”的代際關系,有意思的是,曹東勃的調研結果指向的主動方是老輩人,多半是父母覺得不自在而首先提出分家的,這意味著核心家庭結構的變動比我們以為的更加深刻。曹東勃關注農業女性化和市場深化與家庭分工視野下的女性角色。一項調查顯示,返鄉回流的農村女性,要比男性更加懷念城市里的打工生活。這種懷念不僅出于性別意識,實際上涉及了農村年輕女性個人主體的形成過程與改革過程里中國城鄉關系調控的內在要求。改革時代的現代性讓外出做工的農村姑娘增長了見識,她們的視野與她們的前輩有了很大的不同。
以上例子說明,曹東勃的數次調研是細致又實在的,沒有大而化之、泛泛而談,是就事論事,走進群眾的。書中還有一項特別的研究。最近十年間,在珠三角、長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逐漸形成了一個異地務農的職業農民群體,曹東勃稱之為“農民農”。“農民農”主要從事蔬菜瓜果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向特大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他們也多沿用家庭承包經營的方式,夫妻共同勞作,間或雇用本地農民(多為老年婦女)作為輔助勞動力,直接從本地農民或經由村集體組織介紹,承包大小不等的土地耕種。書中關于“農民農”的講述,在第一講的部分點到即止,但我以為,它可以拓展為一部獨立著作,因為,“農民農”具有串連起其余四講的作為著作骨干的可能。
曹東勃在歷史部分討論了溫鐵軍的八次危機理論,并且加上了對陳云的綜合平衡思想的研究,作為一個人口大國,我國的糧食生產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建國后取得的成就是偉大的。目前,我們必須遏制糧食耕種面積不斷下降的趨勢,面對水土流失以及人為因素導致可耕地減少的現實,力保18億畝的耕地“紅線”。土地是中國城鎮化的“阿喀琉斯之踵”,耕地占用與城鎮化的關系,不能靠“拍腦袋”來決定。“空心村”是近年來一個熱點的經濟社會問題,由于農民工常年在城鎮務工生活,即使有把責任田轉承包給親戚或者其他村民的措施,農村的耕地和宅基地荒廢還是非常嚴重。農村土地流動是一個重要問題。資本介入的不可逆的土地開發使得農民退無可退,這是導致城鄉關系緊張的一大矛盾,開發拋荒閑置又導致大量浪費。書中提及,日本有比中國嚴格得多的土地用途管制,農用用途不得改變是個大前提。中國需要學習日本經驗,實施土地流轉穩定小農承包制,那么,“農民農”是否是可推廣的模式呢?本書最后一講說“出路”,舉例上海松江的家庭農場,通過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提供了農民職業化的契機。推而廣之,本地農民有創業機會,也可以向異地務農的“農民農”開放,前提是政策、管理和配套服務等都要跟上。
《在城望鄉》為我們提供了全方位觀察當代農村的窗口,這次觀察包含了當代中國鄉村建設的路徑、方向,本書可以作為戰略發展的參考,對于曹東勃個人的意義,則是讓我們看到了青年學者融入社會、學以致用的積極嘗試。
(作者系人文社科聯合書單評審,《新京報》、《北京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媒體讀書欄目撰稿人。主要方向:文化史與人文類非虛構作品,或者經典作家與經典文學作品評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