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對我國“三農”工作的統籌推進,更是確保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與保障。對于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認識,不同階段存在著較為明顯的演進特征。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的有機耦合,農業現代化是農村現代化的基礎,農村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依托。目前,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仍然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如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生態與資源環境面臨雙重壓力、生產成本攀升與供需結構失衡并存、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亟需增強、城鄉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較大差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有待提高等。為破解以上現實制約因素,進一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目標,應做到優先支農扶農,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立足縣域載體,推動產業深度融合;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注重生態保護,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強化人才支撐,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黨在十九大報告中對“三農”工作的重大部署,這是黨和國家首次將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融合規劃,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三農”工作理念的進步與創新,標志著我國“三農”工作進入新的階段。通過梳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歷史演進,并對其內涵進行辨析,厘清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面臨的困境與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現路徑,對更好地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助推鄉村全面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一、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演進歷程
農業農村現代化體現了傳統農業農村向現代化農業農村動態演進的歷史進程,其內涵與構成在特定歷史時期、不同國家或地區也會有所不同??v觀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歷程,我們黨對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的認識存在著比較明顯的時代變遷過程。
(一)新中國成立初期對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的認識
新中國成立以來,實現農業現代化一直是黨中央優先開展的重點工作。1949年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毛澤東要求引導農業經濟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這是農業與現代化首次產生聯系,但此時農業現代化尚未上升到戰略高度?!?95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將農業現代化作為奮斗目標納入國家發展戰略框架,并將現代化的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和國防業視為擺脫落后貧困,實現革命目標的必要條件。1963年,周恩來在上??茖W技術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農業現代化在建設社會主義強國中的重要作用。隨后,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周恩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進一步明確了“四個現代化”戰略。到20世紀60年代,“四個現代化”的內容構成發生了調整,原有的“交通運輸”被替換成“科學技術”,但農業現代化始終沒有缺位。
農村建設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黨和國家關注的重點。在《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修正草案)》中,中央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農村”,要求發展并改善農村生產關系。這一時期,農村現代化一直進行著相關實踐,但始終沒有被確立為戰略目標。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農業生產力水平低下,黨和國家在實踐中認識到解決農業農村的發展問題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首要任務,但在審視角度與政策要求方面,相關文件并沒有將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表述,而是就農業而農業,就農村而農村進行強調與要求。
(二)改革開放至新時代前對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的認識
20世紀80年代,“四個現代化”成為家喻戶曉的發展目標,從此之后,農業現代化一直作為國家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現在政府報告中。例如:2002年十六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農業,加強農業基礎地位”;2007年十七大報告強調“加強農業基礎地位,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2012年十八大報告進一步要求“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并提出“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從中央頒布的涉農文件對農業的不同表述中,同樣能感受到黨和國家對農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的重視,如1979年十一屆四中全會的“根本條件”、1991年十三屆八中全會的“根本問題”、199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根本性問題”、1998年十五屆三中全會的“重大問題”,以及2002年十六大的“重大任務”。自2003年中央農村會議至十八大,黨中央一直將農業強調為“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改革開放極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村現代化建設愈加受到重視,農村面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十三屆八中全會首次提出“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表述。十五屆三中全會將農村發生歷史性巨變的標志總結為“開創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現代化道路”。2003年中央工作會議確定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農村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之一是“開創了中國特色的農村現代化道路”。2005年,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5項要求中,后3項均與推進農村現代化相關。黨和國家也通過開展一系列國家級工程,如村村通工程(包括公路、電力、生活和飲用水、電話網、有線電視網、互聯網等)、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和“農家書屋”工程等都顯著推動了農村現代化進程。
20世紀80年代至十九大,農業一直被視為國民經濟的基礎,黨和國家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一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審視角度方面,十三屆八中全會提出“農村的穩定和全面進步、農民的小康與農業的現代化”,這是黨和國家首次將農業、農村、農民三方面聯系起來并加以闡述,拉開了黨和國家綜合審視“三農”工作的序幕。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標志著黨和國家真正將“三農”融為一體進行戰略規劃設計。201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這標志著我國“三農”工作實現了由“重要”到“必須”的跨越。但在這一階段,農村現代化并沒有作為目標進入戰略設計,“三農”戰略中更為重視的仍然是農業現代化,實際工作中得到更多關注的仍是農業的產業發展。
(三)新時代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認識
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延續了“三農”工作是“一切任務重中之重”的方針,同時對“三農”工作的認識實現了從“同步發展”到“優先發展”的躍升。結合“三農”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黨中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并將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關鍵含義與重要目標。2017年,十九大明確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這是農村現代化與農業現代化首次共同進入戰略規劃。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將農業農村現代化與國家現代化并提,并將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劃分為三個階段;同年出臺的《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則進一步明確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愿景以及實踐路徑。這標志著黨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認知實現了從“為何發展”上升到“如何發展”的跨越。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強調,要全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同時要求啟動實施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到202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要求實現農業現代化且注重社會主義農村建設,到改革開放后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并強調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再到新時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黨和國家始終重視“三農”工作在實現國家現代化中的基礎地位。新發展階段下,面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問題,探索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具體實施路徑將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發揮更大效用。
二、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內涵辨析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新時代黨在農村工作中的戰略部署,厘清其科學內涵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前置條件。那么,農業農村現代化與農業現代化、農村現代化有何聯系?又有何不同?對三者具體內涵進行辨析有助于進一步深化對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認識。
(一)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內涵
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早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黨中央就提出了農業現代化的戰略構想。根據農業現代化在不同時期、不同語境下的具體內容,農業現代化的概念可以劃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其中,狹義的農業現代化是指農業產業的現代化,它以現代科學理論為基礎,用現代工業生產方式、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經濟管理方法進行農業生產管理,其內容包括物質、技術、經營管理、環境保護等層面的現代化質生產水平的提高,還包括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水平、農村城鎮化水平等與農業部門發展密切相關的社會經濟內容。關于農業現代化內涵的認識通常有兩種觀念:一是內容論,體現為不同歷史時期對農業現代化內容的靜態認識;二是過程論,體現為將農業現代化看作用先進生產要素替代傳統生產要素,從而實現農業部門由落后邁向先進的動態轉變。自新中國成立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我國長期堅持以“四化”為特征的農業現代化目標,農業的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和電氣化則是農業現代化實現的必要條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和理論界從中國國情出發,通過借鑒農業現代化國家的經驗,積極探索以“多化論”為特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和巨大的成就,突出表現為農業發展趨向“八化”,即生產主體規?;⑸a手段機械化、農業生產生態化、農業運作資本化、農產品營銷品牌化、農產品加工工業化、農業產業融合化和農業產業組織化。盡管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對農業現代化內容的認識有所不同,但總的來看,農業現代化主要關注的是農業作為特定產業的現代化,其核心在于農村生產方式的轉變。實現農業現代化,關鍵在于依靠科技進步和制度創新,改善農村的物質生產條件并提高農村綜合生產力水平,進而形成獨具特色并富有競爭力的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使其更加適應現代經濟環境和社會發展需要。
(二)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內涵
在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由傳統農村演變為現代農村的過程稱之為農村現代化。相對于研究內容極為豐富的農業現代化,學界對農村現代化的研究十分薄弱?,F階段,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已經嚴重制約了新時代“三農”的發展,農村的發展越來越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為解決我國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迫切需要加快推進農村現代化以助推鄉村全面振興。以往對農村現代化的兩種認識——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城鎮化,均存在一定偏頗。農村現代化不是僅依靠外力建設和改造使農村呈現新面貌,也不是將所有農村完全改造為城鎮,而是在城鄉逐步融合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調整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方式使其逐漸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的發展,最終徹底消除城鄉差別,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從國家整體戰略安排角度來看,農村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亦是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農村現代化還包括人的現代化、物的現代化以及治理現代化。其中,人的現代化指農民要成為現代農民,表現為農民職業化、觀念現代化和思想科學化;物的現代化指農業機械化裝備化智能化、農村產業鏈條化以及農民居住環境現代化;治理現代化指鄉村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高。
(三)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核心內涵
農業農村現代化并不是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內容的簡單疊加,而是由二者有機耦合而成的互有聯系、彼此促進、相互交融的有機整體。從政治經濟學視域看,農業現代化奠定了農村發展的經濟基礎,農村現代化筑就了農業發展的上層建筑。從社會學視角看,農業現代化的本質是通過不斷變革農業生產方式,并將其發展為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環境和人民生活需要的現代農業,進一步實現農業生產效率和農民經濟收益的同步提升;農村現代化的真實內涵則是在大部分村莊逐漸凋敝的趨勢已經難以扭轉的既定事實下,保持和維續鄉村的主體性,推動鄉村社會不斷調整和改變生產生活方式,實現傳統鄉村和現代社會協同發展。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體系來看,農業現代化是產業現代化的概念,它是將農業升級為現代產業部門的過程,盡管農業生產活動以農村為平臺,但其所涉及的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以及農業教育、研發、服務等活動并非局限于農村;農村現代化則詮釋了地域現代化的概念,它是變落后的農村為美麗鄉村的過程,其內容不僅包括農業產業的現代化發展,也包括農村文化、生態環境、居民生活和鄉村治理的現代化,更包括涵蓋廣大農民的人的現代化。盡管學者們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但其觀點均表明農業現代化與農村現代化共同構成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豐富內涵。就二者之間的關系來看,農業現代化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只有農業實現生產經營管理現代化,才能為農村現代化提供豐富的物質資料;農村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的保障,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所必需的人口、土地等資源要素提供空間載體。因此,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農情,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大要求”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才能實現農業農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的全面提升,并逐步將傳統落后的農業農村改造為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農業農村。
當前,我國正處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關鍵時期,單獨依靠農業現代化或農村現代化都不足以推動實現整個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必須統籌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才能促進我國農業農村早日實現由傳統農業農村轉變為現代農業農村,加快建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三、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是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的必要前提,亦是新時期我國“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目前,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具體推進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和現實挑戰。
(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
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是制約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因素。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截至2016年底,全國擁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的村占比為25.1%;通天然氣的村占比僅為11.9%;飲用水方面,全國接通自來水的農戶不到一半,占比為47.7%;衛生設施方面,全國擁有衛生廁所的農戶占比也不到50%,凸顯了加快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此外,城鄉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方面也存在著較大差距,2019年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已經達到92.9%,而農村這一相應水平僅為59.3%,二者相差33.6個百分點。此外,我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僅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存在較大差距,而且還存在重建設、輕管護現象。農業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同樣也是薄弱環節。以家庭農場為例,2018年,43.42%的家庭農場面臨著生產性基礎設施落后的發展難題,對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構成了現實挑戰。
(二)生態與資源環境面臨雙重壓力
盡管我國在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方面取得了較大成效,但農業綠色化發展水平不高和人均耕地資源不足形成的雙重壓力依然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所面臨的重要約束。一方面,農業綠色化發展水平與現代農業要求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近年來,我國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成果顯著,2019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的農藥和化肥利用率分別達到39.8%和37.8%,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初步遏制。但是,由于我國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長期使用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導致生態環境存量欠債較多,農業面源污染形勢依然嚴峻。此外,我國化肥、農藥使用強度明顯高于國際安全上限標準和世界平均水平。這表明,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勢在必行。另一方面,我國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分散小農戶依然占據較大比例,人均耕地資源不足對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形成了現實制約。從耕地資源來看,我國人均耕地面積不足1.5畝,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一至三等耕地面積占耕地總面積比重更是不足1/3。現代農業的發展有賴于土地集中連片和適度規模經營,但人均耕地資源不足的“大國小農”現實國情無疑阻礙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進程。
(三)生產成本攀升與供需結構失衡并存
破解農產品生產成本不斷攀升與供需結構失衡難題是促進農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方面,農產品生產成本的不斷攀升擠壓了農民增收空間,對農民增收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構成了現實挑戰。在農業生產經營各類成本中,人工成本與土地成本是構成農產品生產成本攀升的兩大關鍵因素。以小麥為例,2005—2018年我國小麥實際畝均人工成本和畝均土地成本分別增長1.06倍和1.91倍。生產成本快速攀升使得農產品尤其是大宗農產品國內外價格倒掛現象嚴重,進一步壓縮了國內農業生產者的利潤空間,打擊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另一方面,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產品消費需求也逐步向優質化、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轉變。但就目前而言,我國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不足,中低端農產品供給過剩,由此形成的農產品供需錯配難以適應和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的多元化需求,凸顯了轉變農業生產經營方式、優化農產品品種結構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四)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亟須增強
現階段我國產業融合發展面臨著不少問題與挑戰,對農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形成了制約。一方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關系存在不穩定性。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是實現產業融合的踐行者,由于各類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地位差異性以及不對稱性的存在,家庭農場尤其是普通農戶在同企業開展聯合與合作時往往處于劣勢地位,這對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穩定性構成了挑戰。如河南新野縣農戶參與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形式較為單一,大多數農戶采用“企業+農戶”訂單模式,農戶參與程度低且各主體缺乏緊密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另一方面,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深度仍然不足。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還停留在產品初加工階段,農產品深加工程度不足且農產品在農業全產業鏈中增值收益小。同時,過度注重農業的經濟功能而忽視農業的多功能性也不利于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更不利于發揮六次產業的發展優勢和乘數效應。除此之外,外部支撐環境不健全、自我升級發展困難以及輻射帶動能力弱同樣也制約了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五)城鄉居民收入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不斷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是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表現。2011—2020年,盡管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了快速增長,但與城鎮居民相比依然存在較大差距。202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農村居民26703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處于較高水平。一方面,在推進城鎮化發展過程中,能力強的農民轉移到城市就業定居,而能力弱、收入低、缺少進城機會的農民只能留守農村,進而導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另一方面,農村缺乏新產業、新業態,農民收入結構單一化,也是拉大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關鍵因素。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需要發揮農業的多功能性,而一些鄉村衰落正是由于產業分割條件下農業多功能性的喪失而形成的。此外,相對于城鎮居民而言,由于農業所具有的天然弱質性,農民收入增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面臨著更大挑戰,尤其是在重大外生沖擊的影響下,農民增收更顯乏力。如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民收入穩定性增長產生了重大負面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農民脫貧致富進程,增大了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
(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質量有待提高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確保我國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主要載體,但目前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發展仍然存在諸多短板和現實制約。家庭農場、合作社和龍頭企業作為我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盡管形成了功能互補、分工協作的良好發展格局,但其自身發展所面臨的規范性欠缺、可持續性較弱和穩定性不足等問題制約了高質量發展進程。就家庭農場而言,土地難以集中連片經營、盲目追求經營規模、勞動力短缺、貸款融資約束以及缺乏完善的農業保險體系等都是制約家庭農場高質量發展的現實問題。合作社發展方面,空殼合作社較多,真正意義上的合作社所占比例低。此外,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與合作社缺乏穩定的合作機制。對于普通農戶而言,龍頭企業在農業產業化發展合作過程中占據絕對優勢,從而使得雙方合作關系呈現較高的脆弱性。因此,為更好地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引領作用,保障小農戶增收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效銜接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的作用和穩定性亟須增強。
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實現路徑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對我國“三農”工作的統籌推進,更是確保鄉村全面振興的關鍵與保障。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于實現產業現代化、地域現代化和人口現代化的融合發展。但目前我國“三農”工作仍然存在一系列制約因素,對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偉大目標構成了嚴重挑戰。為進一步加快實現農業質量安全和效益提升、農村青山綠水和設施完備、農民生活富裕和精神富足,亟須促進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補齊農業農村現代化短板。
(一)優先支農扶農,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首先要促進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備完善和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是建立健全財政支農扶農惠農政策體系,推動資源要素優先向農業農村傾斜,將“三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契合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展,努力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難題。二是加大力度補短板,不斷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相對滯后是城鄉差距的重要表現,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首先要完備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為農民營造宜居宜業的良好環境。一方面,加快農村道路、電網、自來水、清潔能源、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同時,通過推動數字鄉村建設,不斷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進而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此外,推動農村開展廁所革命和污水治理,不斷提高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和生活污水處理率,進而逐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另一方面,以縣域為載體,優化縣域內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統籌城鄉發展,積極推動文化教育、社會保障、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等領域的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農民提供就地就近優質均等化公共服務。三是加快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支撐。進一步加大支農扶農惠農政策支持力度,推動高標準農田、水利灌溉設施以及糧食倉儲配套設施建設。同時,支持并引導丘陵地區開展農地宜機化改造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注入活力。
(二)立足縣域載體,推動產業深度融合
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推動小城鎮建設,助推縣域內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一是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通過推進以縣域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形成以縣帶鄉、以鄉帶村的城鄉融合發展格局,促進城鄉之間土地、資本、勞動力、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雙向流動和優化配置,進而暢通城鄉經濟循環,為農民提供高品質的就地就近公共服務,不斷縮小城鄉公共服務水平差距。二是因地制宜、依托地區資源稟賦優勢,發揮農業多功能性,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一方面,鼓勵并支持龍頭企業在糧食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立農產品加工基地,推動農產品深加工、精加工和標準化生產。另一方面,推進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建設,以培育重點龍頭企業,打造特色農產品品牌。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優勢,逐步構建和完善農業產業體系,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就近就地就業,進而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三是加快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一方面,支持引導農村發展休閑農業、設施農業、景觀農業、體驗農業、鄉村旅游、農家樂等新產業新業態,充分發揮新產業新業態帶動農業農村發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以訂單合同為紐帶,大力推廣發展訂單農業,推動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展聯合與合作。創新訂單農業模式,鼓勵發展“農超對接”“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等多種形式的訂單農業模式,促進各主體形成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農產品產加銷一體化發展。
(三)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堅持以質量安全、效益提升為發展理念,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夯實農業生產基礎,走農業高質量發展道路。一是積極推進“藏糧于地”和“藏糧于技”戰略,不斷提高糧食產能,保障糧食安全。此外,還應推廣實施“藏糧于庫”戰略,以應對重大突發外生沖擊風險,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穩定。二是嚴守耕地紅線,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為糧食及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奠定堅實基礎。三是動態調整優化農產品供給結構,以適應市場需求,促進農產品供給差異化、多元化和標準化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平臺以保障產品質量安全。同時,依托各地資源稟賦優勢,培育推廣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打造名特優農產品品牌,確保產品優質優價,契合消費者對于農產品供給數量、質量以及品種的多元化需求。四是堅持和完善農業價格政策和補貼政策,建立健全農產品價格支持保護體系。完善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和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范圍,充分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保障農民自身利益不受損害。五是做好農業生物育種工作,打好種業翻身仗。聯合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等平臺力量,加大農作物種業育種科技攻關力度,筑牢糧食安全基礎。六是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優勢,推廣增產增效、綠色防控、生態環保和耕地質量提升相關新技術應用,提高農業生產經營效率和效益,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四)注重生態保護,加強鄉風文明建設
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村居民文化素質水平。一是堅持綠色引領,增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一方面,加快構建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制度體系,以生態環境友好為導向,推進農業生產過程中化肥、農藥等化學投入品減量使用,推廣使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綠色生產技術,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另一方面,以美麗宜居為導向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推動農村地區垃圾分類,促進農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廢棄物資源化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此外,開展農村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在糧食主產區推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改良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質量,進而緩解生態資源壓力,增強農業發展可持續性。二是加強鄉風文明建設,促進農村形成新文化新風尚。一方面,通過文化宣傳墻、宣傳欄積極推廣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優秀鄉村文化,治理高價彩禮、封建迷信等不良社會風氣。鼓勵支持農村建設圖書閱覽室與文化活動廣場,為培育文明鄉風、提升農民文化素養筑牢基礎。另一方面,發揮文明道德模范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在農村開展文明道德模范評選并積極宣傳其優秀文明事跡,促進農村深化移風易俗,形成良好風氣與文明風尚。
(五)強化人才支撐,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
突出抓好農業農村人才建設,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力量。一是加強“三農”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具有“三農”情懷的鄉村精英。堅持農業農村人才“走出去”與“引進來”導向,建立農業農村勞動力雙向流動機制。一方面,鼓勵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就業定居,并為其提供就業、子女教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政策環境保障。另一方面,優化返鄉創業就業環境,為致力于服務“三農”的農業農村人才提供良好的創業就業環境,充分發揮“三農”人才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為加快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提供智力支撐。二是建立健全農村農業勞工市場體系,完善農業農村勞動力市場平臺,及時發布勞動力供需信息,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季節性雇工與臨時性雇工難題。三是堅持規范化管理、綠色化生產和經營效益優的發展理念,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質量發展。同時,完善農業保險支持體系,加大農業信貸擔保支持力度,為增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提供保障。四是充分發揮政府引導、服務和推動的職能作用,促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勢互補、分工協作,提高合作穩定性。五是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我國農業生產經營中的引領作用,通過利潤返還、保底分紅、股份合作等形式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有效銜接小農戶發展現代農業,提高小農戶的組織化程度,增強小農戶增收的可持續性和穩定性。六是堅持農業專業化生產與多元化經營并存,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土地流轉服務體系,堅持在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基礎上推動土地集中連片,遏止盲目追求擴大經營規模引致的“規模不經濟”風險。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黨委書記;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五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