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舉行的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共享銀發經濟:老齡化社會的新機遇”主題論壇上,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里斯托弗·皮薩里德斯(Christopher A. Pissarides)表示,全球人口發展趨勢是老齡化加劇、生育率下降,收縮型的人口金字塔已成定局。未來中國制造業、農業勞動力需求會下降,建議更多勞動人口應轉向銀發服務業。
全球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趨勢能否改變?人口老齡化是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如何將挑戰轉化為機遇?老齡人口全球第一、經濟總量全球第二的中國,如何發展銀發經濟,開發全球最大的銀發人口紅利?針對這些問題,克里斯托弗在論壇上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發展銀發經濟已成為全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銀發經濟主題論壇成為進博會期間最受關注的論壇之一。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商務部、聯合國人口基金主辦的第七屆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共享銀發經濟:老齡化社會的新機遇”主題論壇,吸引了300余名中外嘉賓參會,全場座無虛席。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健康養老關系全球民生福祉。全球老齡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發展銀發經濟已成為日本、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今年,中國政府印發《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引發廣泛關注。
專家預測,中國銀發經濟規模2035年將達到19.1萬億元,2050年將達到49.9萬億元。
全球人口發展趨勢是老齡化、少子化
全球人口老齡化現象最早出現于50多年前,亞洲地區的日本1970年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克里斯托弗指出,老齡化是健康水平提升使人均壽命更長和生育率下降共同作用的結果。“一般生育率要達到2.1,目前許多國家低于2.1,比如美國是1.6、歐洲是1.4、中國是1左右。”
老齡化意味著人口紅利消失。克里斯托弗根據人口金字塔結構圖分析指出,目前,全球只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呈現出增長型人口金字塔(增長型人口金字塔即青少年人口比例大,中老年人口比例低,人口發展呈增長趨勢),“比如剛果、阿爾及利亞的人口增長情況較好,還能享受人口紅利。”
在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隨著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提高,老年人口仍在不斷上升。克里斯托弗判斷,未來全球趨勢仍是老齡化加劇、生育率下降,收縮型的人口金字塔已成定局(收縮型人口金字塔即青少年人口比例小,中老年人口比例大,塔形上寬下窄)。“從當前發展趨勢看,我們不會產生人口紅利,反而會產生人口拖累。增長率會降低,因此會帶來消極或負面影響。”
中國老齡人口勞動參與率在全球偏低
如何抵消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影響?克里斯托弗坦言,寄希望于女性生育孩子數量翻倍是難以完成的奇跡。激勵人們生育是一個長期目標或長期解決方案,也是最難的解決方案。
克里斯托弗認為,當下更可行的方案,是從三方面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勞動力不足:一是增加勞動力,加入女性和65歲以上老年人等非傳統就業人群;二是提升生產效率,從人口紅利轉換為人才紅利;三是引入自動化工具,讓機器人或人工智能代替人類工作。
在增加老齡群體勞動參與率方面,克里斯托弗注意到中國政府出臺的延遲退休政策。他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決策。目前,中國人退休年齡在全球偏低,即使執行延遲退休政策后,中國人退休年齡仍低于其他國家的退休年齡。“中國女性55歲至58歲退休,或者說63歲退休,這個退休年齡還是偏低。一般國家女性退休年齡是65歲或67歲,甚至更高齡。”
克里斯托弗認為,中國延遲退休的方向正確,但還需要激勵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參與工作。“中國男性勞動參與率50至60歲年齡段是65%,美國是80%;中國女性勞動參與率56至60歲年齡段是28%,而美國是70%。”
中國制造業、農業勞動力應轉向銀發服務業
克里斯托弗指出,中國重塑人口結構的同時,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比如通過機械化方式代替傳統行業的勞動力。“現在,中國農業占用20%勞動力,這個比例必須要下降。西方國家雇傭2%勞動力進入農業,通過機械化生產就能滿足整個國家農業產品需求。”他建議,中國要謹慎考慮實施政策,改變傳統小農經濟模式。
“中國制造業占用30%勞動力,德國占用19%,美國占用10%,中國制造業占用的勞動力比例,未來可能會下降至15%或20%,要讓一半制造業勞動人口轉向其他行業。”克里斯托弗認為,未來制造業、農業勞動力需求會下降,建議勞動人口應轉向銀發服務業。
當前,中國服務業在GDP中占比50%左右,而高收入國家服務業占比75%。克里斯托弗認為,中國消費趨勢應從商品型消費轉向服務型消費。在他看來,中國發展銀發經濟必須提升服務業和服務消費體量。“中國需要更大的服務行業,需要以服務行業來吸引更多的就業。”
克里斯托弗認為,為促進經濟發展,中國未來最重要的是提升消費。“中國人消費太少,儲蓄太多。需要更多的國內消費,必須讓消費率從37%增長到60%至70%。”
(作者系政治經濟學院教授、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鄉村發現轉自: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 2024年11月10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