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孝德等:十大征兆預示“生態文明時代”來臨

[ 作者:張孝德?劉宗超?蔣高明?黃東濤?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11-09 錄入:12 ]

征兆一: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的頂層設計。繼十八大突出強調“生態文明”作為國家治理目標之后,2015年政府又相繼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新環保法》等重要文件,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近日,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國科學院蔣高明教授分析指出:該建議涉及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生態安全、農業結構轉型、食品安全、低碳發展等有關描述,占整個篇幅的14%,可見中央對生態環境與健康發展重視程度,達到了歷史最高高度。作為全球最大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將引領人類走向可持續發展的正確道路,徹底扭轉長期以來,以西方話語權為主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之資本邏輯下的人類自我毀滅的發展局面。

征兆二:宏觀經濟下行,企業面臨全面的轉型升級。從去年開始,以出口、投資和消費刺激經濟高速發展的“三駕馬車”開始慢下來。以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礦產開發、低端制造業為主導推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已呈現嚴重的結構性失衡與不可持續的弊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低質量、低效益的產業模式,急需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產出、高質量、高效益的模式轉型。粗放型模式急需向集約型模式升級。轉型升級的關鍵在于企業經營者的思維轉換與思想解放,不僅要認識到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挑戰與機遇,還要認識到人類文明正處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的關鍵時期。嚴峻的經營壓力倒逼企業轉型升級,走一條嶄新的發展之路——生態文明之路。

征兆三:生態危機“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過去20年間,中國因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造成的損失占GDP的7~20%(間接損失不可估量)。除了大家熟悉的水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外,生態危機還表現在:生態系統全面退化;水土流失急劇,大量國土“淪喪”;瀕危物種增加,生物多樣性下降;天然濕地大量消失;人工林樹種單一,危害國土生態;農業生態系統退化危及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基礎;大化肥、大農藥、除草劑、激素、添加劑、農膜、反季節種植、轉基因技術的濫用,使得土壤板結、環境污染、病蟲害加劇、產量下降、食物沒有味道;以及非可控生物入侵、全球變暖、海洋生產力下降等等。物極必反,嚴重的生態危機,倒逼中國人反思今天的工業現代化道路,重新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開創一條還子孫萬代碧水藍天的新型發展道路。

征兆四:互聯網信息革命為生態文明提供了技術支持。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直接對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交方式產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在當前信息革命進程中,10項主要信息技術都對生態文明建設產生了范圍廣泛、作用深刻的影響:云計算為生態文明建設搭建了信息化平臺;物聯網技術實現了生態文明中各主體要素和各環節的充分、實時感知;下一代互聯網為生態文明中各主體要素的信息交流和傳遞營造了更加便捷的空間;人工智能技術為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效的技術保障;虛擬現實與可視化技術促進了數字世界和自然世界融合的實現;多媒體技術為精彩展示生態文明創造了條件;3S集成技術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生態環境的遠程、實時、動態感知創造了條件;移動通信技術進一步縮短了生態文明建設中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距離,為便捷、互聯、智慧的生活奠定了基礎;微電子技術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基礎;網絡安全技術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基礎的技術保障。

征兆五:以再生能源為核心的新能源革命。以新能源為先導產業引爆的將是一次繼200年前工業革命之后,人類文明史上又一次涉及整個經濟、社會與文化性態變革的新經濟革命,也是超出工業經濟范圍的又一次導致新經濟形態誕生的新經濟革命。發展新能源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使人類的財富更有意義。新能源特別是太陽能是一種分散分布的能源,與此相應的合理社會需要相當分離的居住方式,在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高度分散與高度集中的理想世界得以真正實現。有待開發的可再生新能源包括:海洋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太陽能、核能、氫能等。新能源將逐漸全面替代化石能源,成為史無前例的投資機會。在未來的很長時間內,將是推動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歷史性動力,對促進產業升級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并將極大地促進經濟的繁榮。

征兆六:以生物技術為主導的生態農業革命。世界需要一個更加環保的糧食生產方式,需要從一個嚴重依賴農藥和化肥等化學品、對環境破壞很大的農業模式,轉化成對環境更友好、能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農民生計的生態農業模式。在市場需求和世界糧食危機雙重動力下,一次繼機械化農業、化學農業之后的生態農業革命勢在必行。從目前發展趨勢看,有五類產業將會成為中國振興鄉村文明發展的新興產業:一是生態有機農業;二是鄉村旅游業;三是鄉村手工業;四是鄉村農副產品生產與加工業;五是鄉村新能源產業。中國農業需要現代化,但不是目前所定位的工業化式的現代化,而是需要從工業化式定位轉移到農業生態化定位上來,從西方式的農業工業模式轉變到探索適合中國特色、適應生態文明的農業現代化上來。

征兆七: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新產業革命。人類文明的進步,單純依靠技術創新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未來文明的發展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更需要文化創意的推動力。文化主導的需求將替代物質主導的需求,成為未來生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文化消費將成為未來的主導消費。文化消費不僅可以矯正目前的物質消費與精神消費失衡的問題,還是一種怡心養性的低碳消費。當代人類在滿足物質消費的基礎上,如何加大文化消費是適應生態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在文化消費和文化創意的推動下,文化產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大趨勢。文化創意引發的不僅僅是純文化產業崛起,文化創意還將會覆蓋到滿足人類需求的所有終端產業領域。使傳統的產業在文化創意中向具有個性化、文化化升級轉型,是未來新產業革命的主要內容之一。

征兆八:以低能耗、低投入實現生活幸福最大化的人類生活方式的革命。長期以來在解決能源與環境的危機中,一直受困于生產與消費失衡的悖論。一方面,我們為資源與環境的危機而擔憂;一方面,我們所有的政策和制度設計又在為滿足不斷膨脹的物質需求和GDP增長而努力。如果不對病態的消費模式進行變革,僅僅在生產的一端,降低能耗,搞清潔生產,很難在根本上解決現代工業文明的能源與環境危機問題。本著節能環保、降低污染的原則,在現代技術與新能源的支持下,使人類過上一種低能耗、更智能化、更健康的新生活,將會成為新經濟革命的重要內容之一。沿著這個思路走下去,現有的經濟系統面臨著另一個革命性的變革,從GDP最大化的“生產經濟”向追求幸福指數最大化的“生活經濟”轉變。

征兆九:以金融危機為標志,西方工業文明開始走向衰微。困擾工業文明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的問題,根源在于“成本外化的工業化模式”。不可再生資源的有限性與生態環境成本的補償缺失,構成了工業經濟發展不能突破的自然邊界,從而導致人與自然的失衡。生產與消費失衡導致的GDP崇拜,使工業化的生產目標迷失在為生產而生產的迷途中,越走越遠。按生產需要所塑造的現代物質幸福觀,使人類生活目標迷失在物質化毒化的生活方式之中而不能自拔。基于人與自然對立的工業化,不僅嚴重地破壞了自然生態環境,同時,缺乏多元文化制衡的單極化工業文明,也嚴重地破壞了人類的文化生態系統。現代西方工業經濟不僅遭遇了進入金融資本階段后的金融危機的困擾,還遇到了能源與環境危機的困擾。在雙重危機的沖擊下,人類的文明需要拐點的選擇,這就是正在興起的生態經濟與生態文明。

征兆十:以大中醫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熱潮。當前,中醫熱、國學熱、東方文化熱,絕不是空穴來風,是針對工業文明病、現代文明病、西方文明病而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整體觀、“辨證論治”的系統觀、“陰陽五行”的平衡觀,與新興的生態文明價值觀有著天然的契合性,是救治現代工業文明病的最好處方。五千年中國文化傳統,包含儒、墨、道、法、佛、醫、禪等諸子百家思想,是先進的、智慧的、開放的、包容的、生生不息的文化體系,蘊含著豐富的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智慧、生活智慧與生命智慧,必將在未來的生態文明建設中大放異彩。面對人類日益凸顯的醫療健康危機與種種社會危機,大中醫文化率先登上歷史舞臺,本著“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的生態理念,綜合調理個人病、家庭病、企業病、產業病、社會病、國家病和人類病,構建天人合一、自他不二、人地共生、天下無病的命運共同體,為人類生態文明建設披荊斬棘、保駕護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百丈文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四房综合激情五月在线 | 中文字幕欧洲与亚洲无吗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爱首页 | 中文字幕免费的日本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自拍 | 亚洲日本人成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