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教育報刊發《農村教育要有一點鄉土味》一文,作者認為,城鄉教育同質化使得農村學校難以與當地農村社區相融合,所教授的內容和所要求的教學條件都脫離農村教育現實,沒有為普通的農村學生設計好人生出路,致使他們很難有辦法走出鄉村社會。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及農村勞動力涌進城市,對傳統以農耕為主體的鄉村文化產生了強烈的沖擊。農村中小學作為鄉村文化的中心,也受到了影響——生源萎縮,教學質量下降,城鄉教育差拉大。
面對城鄉教育失衡問題,國家越來越重視農村教育,即使如此,城鄉教育的差距,特別是學校教育質量與內涵管理的差距依然存在。要打破這一窘境,就必須破除城鄉教育同質化發展的錯誤傾向。而立足鄉村教育實際,充分發揮農村教育的潛在優勢,著力辦好具有農村特色的優質教育,就不失為解決農村教育困境的重要途徑。
在筆者看來,農村教育最大的優勢就是鄉土資源,而這恰恰是城市學校無可比擬的。教育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對等,“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鄉村學校置于綠水青山之間,學生可以自由呼吸新鮮的空氣、享受田野的芬芳、探訪自然的奧秘、感受鄉土的氣息。這樣的生活環境為學校設置的各類課程提供了最直觀、最真切、最生動的注釋。
農村學校要正視城鄉差距,通過揚長避短實現自身長足發展。一方面,依托鄉土資源,實現鄉土課程與文化課程的有效銜接,讓學生在鄉土文化中感受中國傳統田園文化和農耕文化的魅力,通過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對書本的知識產生更深刻的體驗。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媒體了解外面的世界,感受城市的現代文明。這種對鄉村文化的體認與融入是城市學校難以企及的,這是農村教育的優勢所在。
早在1926年,教育家陶行知就提出:“中國鄉村教育走錯了路!他教人離開鄉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飯不種稻,穿衣不種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羨慕奢華,看不起務農。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農夫子弟變書呆子。”這段論述時隔近百年,仍然振聾發聵、讓人警醒。時過境遷,如今的城鄉結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教育培養的人才并不一定非得回到鄉村。但通過農村教育培養學生對鄉村的情感,培養其綜合的素質與能力,讓農村學生不至于與城市學生發展產生較大的差距,這必須得到我們充分的重視。
農村教育不是讓農夫子弟變書呆子,不是培養考試的機器,而是培養適應未來社會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這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導向,也是素質教育的理性訴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在他的學校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小組,諸如少年植物栽培家小組、育種小組、園藝小組、動物小組、機械化小組、電工小組等,他通過一系列的小型勞動集體,為學生提供了一種豐富的智力生活,盡可能地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才能和愛好,為每一個學生找準發展的方向與目標。這種教育在今天看來就是真正的素質教育,有充足條件與先天優勢的鄉村能夠開展這些素質教育活動。
農村教育需要突圍,突圍的方式不是遠離農村,而是更加近距離接觸鄉土,充分依托鄉土資源,積極地嘗試與探索。讓學生享受到鄉土資源帶來的紅利,獲得充足的發展,這才是農村教育的發展方向。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蒲公英評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