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政府依然是那個政府,農村依然在為城市做犧牲。農民什么時候需要進城,農民有沒有資格進城,一切要看城市的經濟發展是否需要他們。需要他們留在農村,就會提高門檻,驅趕盲流;需要他們留在城里,就鼓勵就業,放開戶籍。
農村的淪陷,說到底還是經濟問題
看到有朋友在討論農村的發展問題。說起鄉村的沒落,筆者幾次回鄉,以及到異地鄉村旅游,感受還是比較真切的。至于其原因,有很多說法,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經濟原因。很多人不愿回鄉(或是無法回鄉),是因為賴以生存的經濟模式已經不存在了。大學生如此,農民工也是這樣。談點個人的理解,供商榷。
1.經濟制度上壓制農村。早期通過工農業價格的剪刀差,以農民的低收入為代價,發展起了早期的工業與城市;后來工業演變為工商業,但是剪刀差的制度不變,代表性是糧食的統購統銷,從1953年持續至1992年,1952年還為此成立了一個糧食部。1992年的價格改革,在客觀行為上借鑒了杰弗里·薩克斯的休克療法,大范圍放開價格,從而避免了80年代小碎步放開、民生物價飆升的情況。對于政府而言,這種改革除了抑制惡性通脹之外,還有另一層經濟動力:糧食統購統銷讓政府賠大發了,你低價買,農民不賣;你低價賣,市民搶購。政府等于自己貼錢給市民提供低價糧食。僅1991年一年,政府高價收糧、低價賣糧,財政上就倒貼了400多億。一算明白賬,政府就不干了,改革時幾乎沒有什么阻力——每每談改革,總會說遇到了阻力,其實阻不阻力的,關鍵要看政府是不是從中賺錢了。
如果不提高收購價,又會出現政府糧倉無糧、農民與市民直接交易的黑市。這種制度的廢除,一度使農村在90年代迎來第二個繁榮時期(第一個繁榮時期是1949-1956年),90年代的農民通過種田、經營一些副業可以過上較好的生活,也有精神層面的消費,典型表現是各鄉鎮的電影院還能營業,一度出現盈利。
2. 但這并不意味著對農村經濟壓制的終結。政府只是放棄了統購統銷,并未退出糧食流通環節,而且這些政府機關和配套的國企,在流通環節中居于壟斷地位。這些國企除了收購、銷售的企業,還有大批是國有農場,本身也是糧食的生產者。
最終,通過壟斷地位與政策的優勢,政府再次在全國范圍內壓低了農產品收購價格。結果出現了種子、農藥、化肥、農具的價格在上漲,糧價就是不上漲的局面。這種長期壓低糧食價格的政策從2003年起全面實施,結果農民生活又回到了以前的艱難狀態。
這種情況下,大量農民放棄農業,選擇進工廠務工,已是必然。即便政府于2006年取消了農業稅,但是這種小恩小惠,并不足以抵銷價格剪刀差所帶來的損失。
年年1號文件說要保護農業,這種話跟調控房價的話一樣,聽聽就得了。一個老板總是說你表現不錯,鼓勵你好好干,但是升職加薪從來沒有你份,你覺得這是怎么回事?
3. 農民棄田務工,最終也不得不離背井離鄉。因為在工業布局的政策上,鄉鎮也居于不利地位。高速公路不往這里走,鐵路(包括后來的動車、高鐵)不在這里設站,甚至稅收也要比城里的重。加上層出不窮的腐敗,鄉鎮工業逐漸往城市轉移,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農民從到鄉村工廠打工,演變為進城打工,在城郊是工廠工人,在城區是服務行業人員。
農民都知道種田養不起一家人了,大學生還回去干什么?
于是有條件的先走,沒條件的后走,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逐漸往城市里匯集,小城市又往大城市匯集。過去小縣城還有很多優秀的老師、醫生,現在已經大多在大中城市扎堆了。
這時候大學生回鄉,說句不好聽的,可能連找個可以對話的人都難了。
回農村創業,你想過人才招聘的事沒有?
4. 經濟上壓制,農民要跑怎么辦?
前期是反對農民跑的,所以要用一些辦法束縛住他們。城市的工作基本上由政府統一分配,農民進城不僅很難有工作,還會成為“盲流”,受到法律上的打擊。
隨著工商業的發展,城市需要大量勞動力,這時候便不那么反對農民進城了,甚至一度鼓勵進城。鼓勵的方式,有正面鼓勵,一個改革開放遍地是黃金的夢想,但更有效的方式還是負激勵,維持糧食價格的持續走低。
鼓勵他們進城,又不希望他們享受城市的福利,配合戶籍制度的暫住證應運而生了。
每當城市經濟發展遇到瓶頸,可能出現就業危機時,就會以查暫住證、維持治安為名,驅趕農民工。
可是他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回鄉能干什么?
5. 很多人說是戶籍制度的錯,如果允許自由遷徙就沒這么多問題了。
問題是,戶籍制度改不改,誰說了算?
與其談公民權益、某位大大良心發現,不如算一筆經濟賬。
有一天,城市需要大量勞動力,現行政策又不足以吸引這么多勞動力時,政府便有動力去推動戶籍制度改革了。
這一天,正是當下。
說起來,這個問題的出現正是政府推行的另一項“國策”——計劃生育帶來的副產品。別看媒體上時不時爆出一個超生致貧的大新聞,中國人口出生率自1991年以來已經連續20多年低于2.1了。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說法,從2000年開始,年凈增人口低于1000萬,“中國人口進入了平穩增長階段”。
這個“平穩增長”帶來的后果是很嚴重的。在現有的醫療水平下,人口出生率2.1是維系一個社會正常發展的基準線,低于這條線,人口結構就會出現老齡化。
問題是,中國人口出生率長期跌破1.3,考慮到城鄉的差距,城市人口的出生率只會更低。過去說得好聽,一個孩子有四個老人疼;現在想明白了,這個孩子長大了,得養好幾個老人呢。
首先暴露問題的是社會養老金的難以為繼。城里這么多老人要吃飯,可是來這里交稅的年輕人數量遠遠不足。
這個問題在人口出生率低迷的歐洲、日本同樣出現。日本的做法是鼓勵老年人再干幾年,自力更生,前幾年大熱的老年人自強文化不是突然冒出來的;歐洲的做法是鼓勵中東、北非移民,結果是大量穆斯林涌入歐洲,帶來了文化與民族上的沖突。
盡管歐洲有很多人對這種沖突充滿警惕,甚至出現了排外的苗頭,可是你不讓他們移民,誰來幫歐洲人養老呢?
終于,中國政府也想明白這個問題了,放開了二胎,然并卵。
歐洲、日本沒有計劃生育,隨便生,甚至鼓勵生,也沒能提高人口出生率,你放開一個二胎指標,就想解決了?
因此,配合二胎政策,城市的戶籍制度也在松動,降低了門檻,吸引人口。典型代表是四個一線城市都推出了積分落戶的政策。
其中,廣州不像北京、上海那樣一枝獨秀,所處的珠三角,個個都是經濟上的競爭對手,旁邊還有個深圳,因此戶籍門檻調得最低,學歷只要初中,社保繳滿4年便可申請積分落戶。
說白了,歐洲、中國都在進行搶人大戰,歐洲搶中東、北非的年輕人,中國是城市在搶農村的年輕人。
中東、北非的年輕人走了,這些國家的貧困也加劇了;中國的農村變成了什么樣,你懂的。
6. 在這些變革的背后,有的人看到了社會的“進步”,我看到的是,政府依然是那個政府,農村依然在為城市做犧牲。農民什么時候需要進城,農民有沒有資格進城,一切要看城市的經濟發展是否需要他們。需要他們留在農村,就會提高門檻,驅趕盲流;需要他們留在城里,就鼓勵就業,放開戶籍。
說來諷刺,政權是靠農民的支持建立起來的,但是農民的地位與命運卻是如此的卑微坎坷。為什么會這樣?其實也不難理解,有的人雖然出身農民,但后來錦衣玉食深宮大院已經不用種田了。
問題是,歐洲人口下降了,可以吸納其他國家的年輕人;中國城市人口下降了,可以吸納農村的勞動力;中國的農村人口下降了,又要從哪里去找人呢?
幾十年后,當中東、北非因為大量年輕人的出走而陷入貧困、混亂時,中國的農村又將是怎樣的一副光景?
這樣的故鄉,你我還回得去嗎?
作者系廣州教育工作者,新觀察專欄作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