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建設“都市后花園” 打造“生態新梅林”探索可持續、可復制、可示范的美麗鄉村之路
湘潭縣位于湖南省中部偏東,縣域總面積2134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549個行政村,總人口101萬,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資源大縣、人口大縣,是全省小康經濟強縣、全省特色縣域經濟重點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近年來,湘潭縣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市各相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把規劃好、建設好、服務好杜家毫省長親自聯點的梅林橋美麗鄉村示范片,作為一種重大使命、一份政治責任、一個重要契機,堅持“生產與生態、輸血與造血、文化與文明”有機融合,集中力量,整合資源,創新方法,突出特色,致力打造一個面向長株潭的“都市后花園﹒生態新梅林”,努力為全省探索一條可持續、可復制、可示范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湘潭縣梅林橋美麗鄉村示范片于2013年7月啟動建設,片區含梅林橋鎮高橋、谷塘、梅林橋、洪塘、京廣5個村,總規劃面積19.5平方公里。2013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和示范片建設指揮部認真貫徹落實杜家毫省長關于梅林橋美麗鄉村建設的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的總體要求,以建設“都市后花園?生態新梅林”為總目標,以改善基礎建設為突破,以發展特色產業為支撐,以創新投入建設機制為保障,深入推進示范片建設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初步實現了“四美、四提升”:
一是環境改善村莊美,整體形象大提升。兩年多來,示范片累計爭取各級財政投入、社會資金和村民自籌資金3億余元,以“三不”原則(融自然景觀,不大興土木;就地形地貌,不大拆大建;重農民意愿,不大征大遷)改善基礎設施,美化村容村貌,一個村組道路平坦整潔、亭臺花草交相輝映、讀書娛樂設施齊全、宜游宜居宜業的全新景象躍然眼前。
二是村強民富田園美,產業發展大提升。始終把產業發展擺在第一位,發揮資源優勢,調整種養結構,促進規模經營,推動了示范片由糧豬型傳統農業向現代生態型休閑農業轉變,片區內村平集體經濟收入達1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萬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45個百分點。
三是便民宜居生活美,幸福指數大提升。示范片內村級活動中心、醫療點、小學、敬老院、農貿市場、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配套齊全,村民就醫、就學、休閑、購物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人民群眾幸福感明顯提升。
四是生態休閑景觀美,綜合人氣大提升。立足優美的自然生態和人文景觀,依托系列節慶主題活動,為城鄉居民打造了一個近距離體驗農耕文化、親近田園生活、品味綠色果蔬、感受淳樸鄉情的休憩勝地,其知名度、美譽度逐年提升,日均接待游客300人左右,高峰接待游客達2000人/天。
湘潭縣委、縣政府嚴格落實美麗鄉村的建設理念和總體規劃,擯棄以往示范村建設過于依靠政府行政推動、依靠巨額資金投入的傳統模式,遵循自然規律,夯實產業基礎,注重發揮村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力爭做到發展可持續、經驗可復制、成效可示范。其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注重產業帶動,構筑美麗鄉村的核心支撐。利用示范片的交通區位優勢和農業資源基礎,支持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美麗鄉村“強筋健骨”、“造血生津”。
一是突出主體培育。結合湘潭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百家示范”工程,采取“企業+基地+合作社”模式,通過土地流轉、政策扶持等方式,流轉土地7000余畝,先后引進培育梅林山莊、龍暢金谷等4家農業產業龍頭企業,扶持發展春靜水稻、錕燦家庭農場、佳輝水果等9個專業合作社,實現村民就近就地就業達2000余人,每年人均增加收入近萬元。
二是注重特色發展。科學編制示范片產業發展規劃,建成1000畝油菜、1000畝湘蓮、500畝蔬菜等5個特色農產品基地,初步形成了“春看油菜、夏賞荷花、秋摘葡果、冬觀梅林”的特色產業發展格局。特別是示范片內綠色有機蔬菜定點配送長株潭各大市場,供不應求,產銷兩旺。
三是促進三產融合。實施現代農業“接二連三”工程,投資4.5億元建設天易示范區農產品精深加工園,把美麗鄉村示范片作為農產品精深加工園主要的原料種植和供應基地,目前10余家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入園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在示范片內建設了中心文化廣場、自行車游道、文化長廊以及11家農家樂和3家農特產品專店等配套設施。成功舉辦“都市后花園?生態新梅林”開園儀式和知名書畫家現場創作筆會、自行車邀請賽、汽車場地越野友誼賽、籃球賽和特色農產品交易展覽會等系列文化體育旅游活動,策劃推出“美麗梅林休閑觀光一日游”線路,中央7臺《美麗中國鄉村行》欄目進行了專題報道。目前,示范片旅游接待能力達3000人/天,前來游玩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
第二,堅持多元投入,破解美麗鄉村的資金難題。創新市場化籌資方式,最大限度發揮政策的杠桿效應、項目的漏斗效應,有效解決了美麗鄉村建設資金不足的難題。
一是整合項目集中投。按照“渠道不改、用途不變、統籌安排、集中投入”的原則,對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試點、湘潭市城鄉統籌示范、新增千億斤產糧工程建設、高標準糧田建設、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等項目進行有機整合,累計投入項目建設資金達1.2億元以上,實現了多部門、多項目、多主體協調推進,發揮了項目資金最大使用效益。
二是吸引民資直接投。充分利用示范片較好的基礎條件和投資環境,通過“筑巢引鳳”,成功引進了以梅林山莊、梅林現代農業產業園等農業產業發展項目和農貿市場建設等民生項目。目前,梅林山莊已完成投資達1億元以上,農業種養殖和農業觀光園區初具規模,垂釣中心已對外正式營業;梅林橋農貿市場建設項目完成投資3200萬元,取締了困擾當地近20年的馬路市場,日交易額達到50萬元以上,活躍了地方經濟。通過社會資本的注入,示范片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三是激勵群眾自發投。以一個個項目建設的生動實踐,用以獎代投的方式,激發群眾的建設熱情。近兩年來,在農田水利建設、民居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方面,村民自籌總額達300多萬元。特別是創造性地建立“土地自調、矛盾自解、青苗自補”的“三自”機制,進一步加快了項目建設的進度。
第三,突出村民主體,回歸美麗鄉村的建設本位。在美麗鄉村規劃、建設、運作過程中,始終以農民群眾為主體,調動群眾參與的主動性、積極性,匯聚一股群眾共建美麗鄉村、美好家園的強大正能量。
一是在基礎建設上依靠群眾。在用足用活各級項目資金的基礎上,積極發動群眾共建美好家園,兩年多來,先后完成紫荊河生態改造8.5公里,自行車游道4公里,建設高標準農田9000畝,新修渠道15公里,拓寬村級主干道10公里,硬化村組公路23公里,改造危橋6座,安裝太陽能路燈350余盞,完成民居改造300多戶,示范片村民人均籌勞在10個工日以上。
二是在環境整治上引導群眾。開展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實施農村清潔、村莊綠化等工程,完成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1處、“三改”及庭院綠化500多戶,“美麗屋場”100多個,“三邊”綠化10多公里,拆除違章建筑100多處,添置分類垃圾桶300多套,小型垃圾回收站5個。將門前衛生“三包”、定期收集整理垃圾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廣泛開展“兩型村莊”、“文明家庭”等主題的創建、評比活動,引導廣大群眾自覺維護美好家園環境。
三是在精神文明上教化群眾。依靠本地民間藝人挖掘當地的地名、景點的來由和典故,編寫民間故事進行包裝,成功打造了“梅林橋、葫蘆灣、美女曬羞、紫荊河”等民俗文化景點,進一步賦予美麗鄉村建設的文化內涵。同時,通過舉辦籃球賽、廣場舞賽、武術表演等系列文體活動,進一步豐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作者單位:湘潭縣大鵬路縣政府大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