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羅伯特·威廉·福格爾等:奴隸制與計量史學的革命

[ 作者:(美)羅伯特·威廉·福格爾?斯坦利?L.恩格爾曼?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1-02 錄入:實習編輯 ]

【許多新的發現曾一度令計量經濟史學家和本書的讀者一樣感到不可置信】

黑人奴隸制所存在的時代以及其后廢除了奴隸制度的南北戰爭,是美國歷史上一段被釘在十字架上的時代。如果說在美國人的記憶中,曾有什么令他們深以為恥,那一定是奴隸制的存在。

迄今為止,有大量文獻對奴隸制經濟的運行進行研究與闡釋,數百名歷史學家對這一體制的每個方面幾乎都進行了細致的考察。盡管學者對其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仍然各執一詞,但是一系列廣泛的共識已經逐步形成。到20世紀中期,這一共識被不斷重復并最終強化成一種對奴隸制的傳統解讀。這些對奴隸制的傳統解讀在全美高中與大學的課堂上被講授,這也正是為本書大多數讀者所接受的觀點。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些傳統解讀在最近15年受到了大量來自歷史學家與經濟學家的質疑與挑戰,而后者大多接受了一系列關于量化歷史研究方法的訓練。這些學者在對奴隸制傳統解讀的反思中使用了大量數據。

這些建立在新的分析技術與原先被忽略的研究資料基礎上的新觀點,在很多方面與傳統的描繪奴隸制時持有的很多最重要的觀點相矛盾。

以下是對奴隸制經濟傳統解讀的一些最重要的修正。

1.奴隸制并非是一個由那些對經濟利益漠不關心或者無法關心的種植園主所維持的非理性制度。相反,購買奴隸是一種具有很強盈利能力的投資,其回報率甚至不亞于制造業里最具盈利能力的投資機會。

2.南北戰爭前夕,從經濟上看奴隸制并非行將就木。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如果沒有戰爭或者其他形式的政治干預,奴隸制會由于單純的經濟因素而消亡。事實正好相反,當南北戰爭到來之際,奴隸制作為一種經濟制度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大,并表現出持續鞏固的趨勢。

3.在南北戰爭爆發前的10年中,奴隸主階層對奴隸制的未來沒有絲毫悲觀,而分離主義思潮恰巧伴隨著這種樂觀情緒而興起。在南北戰爭前夕,奴隸主預期即將迎來一段前所未有的經濟繁榮期。

4.奴隸制農業相比于自由農業并非毫無效率。規模經濟、有效的管理以及對勞動與資本的密集使用,使南方奴隸制農業比北方家庭農場的生產效率高35%。

5.典型的黑人農奴并非如我們所認為的那樣懶散、無能和低效。從平均意義上看,黑人農奴比自由的白人農業工人更加勤奮和高效。

6.城市里奴隸制的歷程并未證明奴隸制無法適應工業體系,也沒有證明黑人奴隸無法在工業體制下生存。工業部門中的奴隸無論是在勤奮程度還是效率方面,均不遜色于自由工人。事實上,對奴隸的需求在城市地區要比農村地區增長得更快,而非更慢。

7.關于奴隸的繁衍、性虐待與濫交摧毀了黑人家庭的觀點只是一個傳說。奴隸制下家庭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維護并鞏固奴隸家庭的穩定有利于種植園主的經濟利益,事實上大部分奴隸也的確做到了家庭的穩定。許多奴隸交易是以整個家庭被交易的形式進行的,即使單獨被交易的奴隸也大多是到了可以正常離開家庭的年齡。

8.奴隸的物質生活水平(不包括心理層面的)優于產業部門的自由工人。當然這并不是說,按我們現在的標準,當時的奴隸過得很好,這僅僅是強調在19世紀前期,無論是自由工人還是奴隸,所有工人的生活同樣艱難。

9.針對奴隸的剝削表現為其部分應得收入被奴隸主占有了。但是,對奴隸的剝削率比我們通常認為的要低得多。對于一個典型的農奴來說,終其一生,他能獲得其產生的總收入的90%。

10.南北戰爭前的南方經濟不但沒有停滯,相反增長迅速。1840—1860年,南方的人均收入增長比聯邦其他地區更為迅速。到1860年,按當時的標準,南方已經成為高收入地區。事實上,像意大利這樣的發達國家,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才達到類似的收入水平。

以上這些對傳統觀點僅僅一部分的修正,已經向我們揭示了原先那些對奴隸制持傳統觀點的學者可能犯了多么嚴重的錯誤。但是,那些觀點正在被挑戰的歷史學家都是嚴謹并勤勉的學者,他們非常聰明并富有洞察力,他們在努力刻畫南北戰爭前南方的真實歷史狀況。這些學者觀點被誤導的原因并不涉及私人偏見或其他非學術因素,雖然有時偏見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事實上,這些觀點被誤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廣泛的方法論上的問題,尤其是關于數學與統計學在歷史分析中所應扮演的角色。一些對傳統觀點的新的重要修正,正是依靠數理工具的使用。數理工具雖然晦澀,但是卻對修正傳統觀點以及重新解讀奴隸制經濟至關重要。

隨著數學與統計學在歷史分析中的廣泛應用,奴隸制問題并非美國經濟史上唯一需要進行徹底改寫的部分。對奴隸制的重新考察僅僅是一個更宏大藍圖的一部分,這一藍圖將在嚴格的定量分析的基礎上徹底改寫整個美國經濟發展的歷史。投身于這一研究的學者被稱為“新經濟史學家”、“計量經濟史學家”或“量化歷史學家”。

在這些新發現中,計量經濟史學家淡化了技術變遷對美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他們駁斥了關于鐵路對西部的移民和開放必不可少的觀點;他們認為19世紀三四十年代美國的經濟周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墨西哥與英國的發展,而非安德魯·杰克遜的政策;同時他們還否認了南北戰爭極大地加速了美國工業化程度的觀點。

許多新的發現曾一度令計量經濟史學家和本書的讀者一樣感到不可置信。的確,本書呈現的許多發現在一開始并不受重視,甚至迅速地被否決了。但是,隨著對這些不可思議的發現所進行的持續質疑逐一失敗,這些學者不得不開始接受這一對美國奴隸制全方位并且徹底的重新改寫。

本書的讀者需要足夠的包容,并認識到本書所展示的研究背后,是學者為了真實還原歷史所做出的最坦誠的工作。

(本文系作者為其《苦難的時代:美國奴隸制經濟學》一書所寫的前言)

作者簡介:

羅伯特·威廉·福格爾: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經濟的發展過程,并因在計量經濟史方面的突出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

福格爾教授是新經濟史(計量歷史學)領域的先驅,在新古典經濟學理論的基礎上,福格爾通過歷史檔案收集大量數據并使用數量方法詮釋經濟發展和制度變遷,從而刷新了經濟史的研究。

斯坦利 L.恩格爾曼:羅徹斯特大學John H. Munro經濟學教授及歷史學教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苦難的時代:美國奴隸制經濟學》前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中出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野狼第一区精品aⅴ | 天天在线高清手机看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