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就業扶貧能兼顧田間的勞作和工廠車間的工作,還能照顧老人和孩子呢?送崗上門,就近就業,讓不少身在農村的“就業邊緣人”變身產業工人,就是這樣一種就近就業扶貧方式。
據新華網報道,位于安徽萬山鎮長崗村的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扶貧車間,是安徽廬江第一家扶貧車間。目前這個扶貧車間里有26名員工,年齡在35歲至60歲之間,均來自貧困家庭。職工聘用后經過簡單的技能培訓就可以上崗,月收入2000元左右,實行三班倒的輪班制度。工作之余,還不耽誤家里種地,是一項穩增收的就業扶貧創新之舉。
像這樣的扶貧車間,一個村或幾個村建立一個,一個縣成建立幾十個,就能解決一大批貧困戶就業問題,讓一大批貧困戶增收脫貧。要把扶貧車間引進來,需要政府的參與。政府要做的是給予優惠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入駐和后期可能遇到的難題。廬江縣的做法是,鼓勵本地服裝、紡織、電子、漁網、農業種植等企業在鎮村創建就業扶貧車間,對入駐就業脫貧車間的企業、個人,3年內所涉及的場地租金、水電費給予一定數額的補助。
有的地方不適合建立扶貧車間的,又如何解決就業問題呢?實踐證明,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通過靈活就業的方式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可行。經過梳理,廬江縣的各鎮及相關單位整合開發出鄉村公路養護、水庫安全管理、山林防護等多個公益性崗位,吸納貧困勞動者7000多人。這樣的公益性崗位,其他地方也可以提供,同樣能解決一大批就近就業問題,值得借鑒。
解決就近就業問題是為老百姓特別是貧困謀長遠,解決后顧之憂。到了2020年,全面脫貧以后,他們還可以繼續在企業務工,收入有保障。引入企業入村,必須重視一個問題,那就是環境污染的問題,對那些環境污染嚴重,又不能采取措施解決的,寧可不要,對于那些雖然有環境污染但是能采取措施避免且企業愿意投入適當資金治理的企業即使優惠政策多一點也要想方設法引進。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劉營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