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住在湖南長沙的譚湘平,妻子智障,兒子腦癱,一家三口擠在面積不到15平方米的屋子里。他靠撿拾垃圾每月進賬約300元,這筆錢是一家的主要經濟收入。難能可貴的是,譚湘平從未放棄努力,保持著生活的韌勁。(11月22日《中國青年報》)
三口之家,有兩名成員是殘疾人。這種“一戶多殘”的模式在我們國家并不鮮見。在我們生活中,似乎極少看到殘疾人。但事實上,我們國家目前有大約8500萬殘疾人。言下之意是,每16名中國人里就有1名殘疾人。正常人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的事,對他們來說卻非常困難。對于視障患者而言,“像少年那飛馳”是不可能觸及的夢;對于“腦癱”患者而言,正常的舉手投足也是不容易實現的。而殘疾人的貧困問題,更是一個地區脫貧攻堅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
近些年,我國殘疾人權益保障事業蓬勃發展。無論是法律法規,還是醫療社保;無論是社會氛圍,還是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都取得了顯著進步。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人康復”。這為未來五年的殘疾人事業指出了鮮明的發展路徑。而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殘疾人平等參與公共社會的需求與愿望也越來越迫切。因此,簡單以財物捐贈、志愿者服務的傳統助殘模式就顯得滯后乏力,也不具有可持續性。構建科學完善的幫扶體系,實現政府兜底、企業共建、社區支持、公眾參與的完善的助殘格局,凝聚更廣泛的幫扶力量,就顯得現實且必要。
雖然我國殘疾人事業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殘疾人基本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而就業,則是提高殘疾人基本生活水平的根本之策,也是構建助殘格局的關鍵一環。通過就業,既能讓殘疾人擁有一份體面的工作與收入,增強殘疾人家庭自我生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又能讓他們享有平等參與社會財富創造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厚植他們的精神沃土。以上述新聞中的譚湘平為例。雖然他不具有一技之長,但他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品質,卻足以讓他勝任很多崗位。如果能讓他擁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助力其自食其力,這或許比簡單的志愿者幫扶、無償捐款捐物有效得多,這樣的助殘模式也更能行穩致遠。
當然,這里面就有兩個細節需要深究。一是殘疾群眾自身的就業,二是殘疾人家庭健康成員的就業。對于前者,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于出行沒有障礙的殘疾人,可以到工廠和公司入職,這就需要企業更有社會責任感,需要員工卸下“有色眼鏡”;而對于一些不便出行的輕度殘疾人,可以引導其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蜀繡、手工藝品,再通過“互聯網+”和社會認領等方式進行銷售。比如之前朋友圈流傳很廣的“一塊錢購畫”,就是一個很好的創意。而對于殘疾人家庭的健康成員,特別是上述新聞中三口之家兩名殘疾人的情況,留守殘疾人如何照顧、安全問題,便顯得現實與突出。在這種情況下,既要相關部門探尋就近就業的便利渠道,還需要社區、志愿者積極行動,通過陪護、托養等方式,解除健康家庭成員出去工作的后顧之憂。
扶貧先扶心,助殘先助業。人是社會性動物,唯有在集體的勞動中才能深刻的感知到生命的價值,感知到自己被需要、被認可、被肯定。美好生活,人人共享。殘疾人也應平等享有參與社會財富創造的權利。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也涌現出了如同張海迪那樣自立自強的殘疾人,通過自力更生與艱苦奮斗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可。改善殘疾人及其家庭的經濟現狀,不僅要職能部門繼續做好社保、醫療、教育、維權等方面的工作,還要相關企業自覺擔負社會責任,更要殘疾人摒棄“等靠要”思想,在殘疾人自強典范上汲取堅強、自尊、自信、自立的正能量,通過辛勤努力與奉獻擔當在社會上找準自己的位置,活出屬于每個人的精彩人生。
(作者單位:成都市錦江區殘疾人聯合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