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劉明龍:為什么我要建鄉村圖書館?以及我對公益的一些反思
昨天我發了一篇幫助上津愛故鄉圖書館募集資金的文章,今天我來談談為何我要做鄉村圖書館。
十五年前的一本書
2002年,當時我剛考完中考,有一天我就去我們縣城的新華書店,看到了一本書籍——《愛因斯坦傳記》,當時我就翻開書頁,驚奇的發現了震驚世界的知識,一個物體在接近光速的速度運動的時候,它自身的長度會變短,而它上面的時間流逝會變得更慢,而空間是可以彎曲的。當我知道這些知識那一刻,我感覺我的腦袋我的靈魂瞬間爆炸了,哇,原來世界如此神奇,如此的不可思議,如此的超出我們的常識。那天我用了45塊錢買下了這本書,當時45塊錢是一筆很大的數目,我父親當時打工,一天也才能掙到20塊錢,這些錢都是我省吃儉用一個學期才省下來的,書籍買回家之后,我父親還責怪我為何買這么貴的書,還好我母親支持我買這本書。那個暑假,我把這本有400頁左右的書籍看了三四遍,每一遍都看得如癡如醉。
我深深的記得,當我學會了自由落體、平拋運動的公式時候,我走在我家門前的菜園子里,我感到一種無比的愜意,我在腦袋里沉思,原來這個宇宙是理性的,它在按照理性的法則運行,一個蘋果從我家房頂上落下,它需要的時間是固定的,不管你重復多少次實驗這個值都是固定的,我拋出一個石頭,如果我知道它的初速度和高度,我就可以計算出它能拋出多遠,這簡直太酷了。另外愛因斯坦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吸引了我,愛因斯坦在德國讀初中的時候,厭惡普魯士的軍國主義教育,他認為那種軍人式的教育在扼殺人的天性,愛因斯坦格格不入,后來退學到了瑞士的阿勞中學就讀,在那里,愛因斯坦終于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氣。二戰前夕,納粹勢力壯大,諸多科學家開始站到納粹那邊,愛因斯坦憤然抗議,提醒民眾要警惕納粹,全力反對法西斯暴政。納粹試圖迫害愛因斯坦,1932年,愛因斯坦永遠離開德國,從此再也沒有踏上德國土地。
因此這本書,第一我對物理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第二我對任何扼殺自由的暴政都感到極端厭惡,這種厭惡是深入骨髓的。后來上了高中,每一個周末我都要到我們學校附近的新知圖書城去看書,我看了很多很多科普書籍,從中我提前學習到了大量的哲學知識,比如培根的歸納法,笛卡爾的演繹法。其中有一個重大的觀點讓我如癡如醉,那就是科學的審美方法,幾乎在所有偉大科學家那里,優美都是評價一個理論是否正確的指標之一,一個好的理論,一定要看起來優美而簡潔,這也是愛因斯坦一直堅信不疑的。一個復雜丑陋的理論,基本說來錯誤的概率會很大。高中我學習牛頓力學的時候,我在演算方程的時候,我確實能體會到牛頓力學的優美之處,那種優美可以讓人沉醉。到了今天,優美簡潔成為我對所有事務的一個基本要求,我要求自己的文章,自己的觀點,自己的事業,甚至我的人生必須是優美而簡潔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本小小的《愛因斯坦傳記》是如何深刻的改變了我的精神世界的,并且這種影響將持續一生。正是因為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書籍的重要性,我才要做圖書館。而在農村,由于沒有書店,沒有圖書館,家長也很少有買書的習慣,因此很多孩子根本沒有機會去接觸到書籍,更不用說熱愛閱讀了。所以在鄉下建一所鄉村圖書館,就能為鄉下的孩子提供一種可能性,我們不能指望所有孩子都來看書,但我這個圖書館一定要擺在那里,說不定就有一個孩子某天偶然來到圖書館,看了一本書,從而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呢。所以我的夢想就是要在每個鄉村建立一所圖書館。
支教時候我建了一個圖書館
2011年到2013年,我到了云南臨滄的一個村莊里支教,當時我從清華航天學院那里申請了5000元的公益資金,在學校里建了一個很小的圖書館,藏書加上以前學校的舊書,大概就是500冊左右。我發現小學生非常非常喜歡看書,特別是看童話書籍,每天放學開館,都有很多學生來借書。這給我的震撼非常大,你不要小看孩子,他們的好奇心非常強大,只要你打開了他們的好奇心,他們會一直去探究思考很多未知的事物。什么叫做自由的心靈,憑著自己的愛好,不斷的去探索未知世界,這就是自由心靈。
我們班上專門開了一門閱讀課,每周一節課,這節課老師就不講任何東西了,就是學生自己在下面看書,我當時給他們看的都是童話繪本,一本大概就是20頁,里面文字不多,但有很多精美的圖畫。我發現有的學生45分鐘能看完四五本,這個確實非常驚人。然后我就讓他們上臺給大家講故事,很多學生都能把故事復述出來。當時班上有一個叫做李亞軍的學生,特別愛看書,于是我就私下送了他好幾本書,沒想到一個學期結束,他把所有我送給他的書籍全部看完了,其中有一本史記故事,然后他就成為了我們班上的故事大王,他就經常給大家講故事。現在我這個學生進了初中,每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而且比年級第二高出二三十分。他有一次跟我說,他進了初中變化很大,他說是因為當時讀了很多書籍,書里的道理慢慢的他就明白了。
所以我支教時候建的這個圖書館讓我在此看到了書籍的重要性,讓我見識了孩子們身上存在的無窮無盡有待開發的心靈潛質,我們一直在抨擊應試教育,一直在思考為何我們出不了大師,我認為還是要回到孩子的童年,要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讓他的天性得到自由發揮,讓他的好奇心能保存下來,讓他的感情,他的想象力豐富起來。這樣的一個孩子,從小就擁有自由的心靈,長大了,會給他的人生施加很大影響的。而我們現在的教育都是在扼殺天性,把孩子的好奇心,童真,純真全部扼殺掉。你說這樣能培養出人才嗎?所以我要建圖書館。
為何我要建鄉村的圖書館?
首先我來自農村,這份感情擺在那里,另外鄉村缺乏圖書館,城里已經有很多書店,再其次是因為要建設農村,就必須改變農村貧瘠的精神土壤。如果有人熱衷于建設城市圖書館,我一百個支持,只是我精力有限,主要把精力放在農村,這些地方更加的需要圖書館。
有一個宣威老鄉曾經質問我,為何不在老家建設圖書館,為何跑到湖北上津去建呢?我要說的是,對于我來說,能安放看我理想的地方即是吾鄉,哪里有條件建設,哪里有人愿意支持我,我就去哪里建設。建設故鄉不是要變成一種狹隘的地方主義,這個我是絕對不贊同的,我一直強調我們要有普世精神,什么叫做普世精神呢,就是我們關心不僅僅只是自己,自己族群,自己家鄉的利益,我們還關心其他人的故鄉,還關心少數民族,還關心中東非洲美國一切與我們有相似困境的人。這就叫做普世精神,沒有這種精神,我們建立不起偉大的圖書館。有一天即使我回到老家宣威去建設故鄉,那我思考的也不僅僅只是我的老家,我思考的一定是一個普適性的問題,思考著其他人的故鄉。
另外建設一個鄉村圖書館,絕對不是說把書籍往那里一放就行了,捐一點錢,買幾百本書很容易,非常非常容易,但我告訴你,圖書館建立起來后期的運營這才是重心。你這個圖書館建起來之后,你能否每天開館,你能否圍繞圖書館開展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甚至是社區活動。這個才是關鍵,你建了一個圖書館,然后天天閉館,那叫狗屁圖書館。現在很多村里政府也建立了圖書館,但是沒人管理,上級領導檢查的時候,開開應付一下,領導走了,關門。所以這個圖書館館長就非常重要了,第一這個館長要能長期的堅守在圖書管里,能夠長期堅守的人,只能是當地人了,你說在偏僻在鄉下,有幾個人愿意去?第二個這個館長要有新思路新理念,能組織大家做很多活動,通過活動把圖書館與社區鏈接在一起,說白了就像教堂一樣,教堂與周圍社區是有機融合在一起的,居民生孩子,結婚,死亡都要去教堂,教堂都提供這個服務,周圍鄰居有困難了,教堂還要出面幫助。這樣的教堂才是活的。
所以我為何要支持湖北的陳迪橋做上津愛故鄉圖書館,就是因為他能長期呆在那里,他有那種做各種活動的能力的理念。也就是圍繞圖書館,我們可以探索一種新的教育方式,迪橋就帶著孩子一起閱讀,還邀請家長也過來一起讀書,開故事會,做夏令營,爬山等。今后還可以開展自然教育,還可以一起來參觀了解古鎮。它是一整套的東西。我現在到我老家宣威建一個圖書館,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人愿意長期的呆在圖書管里,更不用說開展各種活動了。
所以這個鄉村圖書館不只是擺幾本書在那里那么簡單,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新的教育探索。我們現在的教育都是城市主義教育,教科書里都是城市知識,與鄉村孩子沒有任何關系,所以孩子們學起來非常無趣。我設想的農村教育起碼得有農業課,帶領孩子們去種地,去認識觀察各種農作物,動植物,帶他們一起養小動物,這些課程如果能開展起來,那會是多么有趣。另外在鄉土上要有鄉土教育,要讓孩子從小了解自己的故鄉,比如上津古鎮有這么一個古城墻,還有一座美麗的教堂,那可以和孩子們一起參觀教堂和古城墻,跟他們講解古城的歷史,還可以一起來畫畫,描繪自己的故鄉。上津還有非常優美的自然風光,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山里欣賞優美的風景,到水里嬉戲打鬧,在田地自由奔跑,這些就是最好的鄉土教育,就地取材,這種教育出來的孩子一定不差。我自己童年時候就是在田間地頭摸爬滾打長大的,我就覺得當時非常美好,我長大了之后也時常回憶童年,不管我走到哪里,我的內心都有一片故鄉的領地。所以圖書館建設是一種教育探索,也是重建故鄉的一種探索,意義重大。
我為何就是選擇了支持陳迪橋的上津愛故鄉圖書館呢?
我從07年參加臺灣慈濟活動,到現在,做了近十年的公益慈善活動。這期間去了很多公益組織,見到了無數公益人,但實事求是的講,我敬佩的公益人只有兩個,一個是我大學時代認識的雨欽師姐,一個就是陳迪橋。雨欽師姐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她的發心,她的堅定都讓我特別特別感動,我能感受到師姐真的是真心的就是想幫助蕓蕓眾生,她甚至跟我們說,要趁早快點做善事,要不然就來不及了,來不及了。在迪橋身上我再次看到了這種發自內心真心實意的就是想幫助家鄉孩子,就是想建設故鄉的精神,并且不斷的堅持堅持再堅持,你可以看到他那種執著,雖然遭受眾人誤解,雖然物質貧乏,但是依然苦苦堅持,就是這種精神深深的打動了我。因為我也是一個愛堅持的人,執著于自己理想的人,我見到這種人,我就惺惺相惜。
其他的公益人,我也見到很多很多,但他們要么是去體驗生活,要么就是去拿一個證明為了出國,要么就是為稻粱謀,要么就是沽名釣譽。他們或多或少都是動機不夠真誠,我欣賞他們,但是談不上任何欽佩。也就是在很多公益人身上,我看不到那種強烈的精神性的東西。是的,我知道很多公益人,學歷非常高,有博士,有哈佛耶魯的,還有來自微軟高盛的,也有來自官宦子弟的,他們有錢他們靚麗,他們也很專業,但就是引發不了我發自內心的欽佩。甚至我還非常厭惡某些公益人。現在你都可以看到很多公益人首先都要說,老子來自于哈佛耶魯,老子來自于高盛,老子年薪百萬,但是,但是,但是,老娘不干了,老娘來山溝溝里教書,尋找內心生活,我每次看到這種行文,我就生出厭惡,什么,你的意思是說,看,老娘本來有那么高的社會地位,但老娘不要了,老娘來陪伴這些孩子,老娘的境界,老娘的道德是不是很高,老娘是不是很瀟灑啊,老娘的生活方式不是很酷啊?這些公益人我是一點都不喜歡的,你要做公益,可以,但不要說你當初年薪百萬,你放棄了工作來做公益,我們的孩子擔待不了你那金貴的時間,你想想啊,你每一秒鐘都值得100美金,我們哪里敢浪費你的時間啊。你可以介紹你的工作,你的學歷,但是不要每次介紹你做公益的時候,都要說我以前年薪百萬……。這樣說多了會令人討厭,你知不知道。
另外很多公益人一點都不實在,為了籌集資金,把自己包裝得花里胡哨,就像孔雀開屏。為了籌集資金,適當包裝宣傳無可厚非,但是演戲,天天演苦情戲,演悲情戲,我就看不下去了。而且有人浮夸數據,甚至謊報數據,那就是在誤導公眾了。現在我還非常厭惡一種關系,那就是總有些捐贈者高高在上,覺得自己是爺,是你爺啊,我做公益,永遠這個心態,我和捐贈者一定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的話,那我不要這個錢。公益是雙向受益,受助者得到了幫助,而捐贈者得到精神的收獲,沒有誰虧欠誰的,沒有誰非得要感恩誰的,感謝可以,但感恩絕不必要。我支持陳迪橋做這個圖書館,我絕不會說,孩子們你要感謝我,我沒有這個要求。我做這件事情就是在完成我的理想,我實現了我自己的理想,這就是我最大的收獲。當然如果孩子們感謝我的話,我也欣然接受。所以現在看到一些公益人,抱大腿,諂媚捐贈者,甚至都不要自己人格尊嚴了,我看到就厭惡。
迪橋就是這些公益人中的獨特的一位,首先他是真心想做這個事,他做的真實,唯一目標就是讓孩子能有一個圖書館好好讀書,建設自己故鄉。沒有其他更多的花花腸子,比如我要申請國外的大學啊,我要變得更加出名啊,這些他都沒有。我現在看人做事情,我不看他有多大規模,我更喜歡小而美,小而精的事業,這個校圖書館,因為迪橋的初心,它變得非常美麗,他在實實在在的做事情。有人說迪橋做得不專業,我要說迪橋憑借一人之力,在一年多時間里,克服種種困難,把圖書館做到今天這個程度,已經很了不起了。你們說的專業我知道什么意思,就是說規模一定要大,然后要分工明確,流程清晰,規章制度完善,這個是大公益機構的要求,不是咱們這種小圖書館的要求。我寧愿把錢捐贈給實實在在做事情的,有理想有堅持的非專業人士,我也不會把錢捐贈給那些看起來高大上,但卻有各種花花腸子的公益機構,再說那些大公益機構已經很有錢了,我做公益的原則就是,不做錦上添花的事情,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我要說句實在話,很多所謂的專業公益人,他們不如迪橋。
有人又在質疑迪橋連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做什么公益啊。我要說這種觀點非常有害,基本是胡說八道。樂山大佛大家都知道,很大,很壯觀,這不是個人能建造起來的。但它就真的是一個身無分文的和尚建起來的,這個和尚就是海通法師,當年海通法師來到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匯處,看到洪水泛濫,經常導致船毀人亡,于是就發心要建造一尊大佛,來鎮住江水。為了募集資金,海通法師云游天下,四處化緣,足跡遍及江河湖海,歷經千辛萬苦,終于募集到了開工的資金,嘉州郡守聽說海通手里有一大筆錢財,就前來勒索。海通面對威脅,毫不畏懼,斷然拒絕了,他斬釘截鐵的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海通高傲和蔑視激怒了貪財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會有人有膽量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惱羞成怒的說:“那你就挖出來看看!”面對寡廉鮮恥的郡守,海通威嚴的盤腿坐定,端起一只銅盤,毫不猶豫的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舉到郡守面前。樂山大佛經過90年修建,最終建成。
丁龍,一個貧窮的美國華工,終生未娶,卻克勤克儉,積攢每一個銀毫子。到了晚年,他已經有了一筆引人驚羨的存款。他請主人卡本蒂埃出面把他終生一分一分積攢的血汗錢,捐獻給一所有名的美國大學,請這所大學建立一個漢學系,來研究他祖國的文化。丁龍捐贈了他一生的血汗積蓄1.2萬美元,這在當時的美國家庭,也是一筆巨款。而這個漢學系,就是今天的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
所以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如果你不想做善事,那么請不要去嘲笑阻止別人做善事。任何人在任何時候在任何處境下,只要他想做善事,他都可以做善事。我要告訴大家,即使我做的鄉村圖書館有一天全部被風雨摧毀,那么我依然會在風雨過后,再次把它建立起來。如果我死了,我的子孫后代依然會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好青年(微信公眾號)2017-11-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