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全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推進會議在成都召開。會議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對我省打贏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戰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動。(四川日報12月11日)
深度貧困是相對于一般貧困而言,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社會文明、公共服務、民生水平等較差的區域,以及貧困缺口較大的居民的一種綜合現象。它既是貧困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也是減貧的難中之難、堅中之堅,是脫貧攻堅中最硬的“骨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在全國范圍全面打響了脫貧攻堅戰。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指出:要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無疑,做好“五個到位”是拓寬深度扶貧端口,扭緊了共同富裕的牛鼻子。
思想認識到位,務扶貧之本。古語云“病有標本”,“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者,是謂妄行”。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認識到位決定了想不想抓落實、敢不敢抓落實、會不會抓落實,同時也檢驗著每一位黨員干部的精神狀態、干事能力和工作作風。到2020年實現“兩個確保”: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唯有思想到位,方能務本求真。
攻堅力量到位,樹信念之真。正所謂,“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貧窮不可怕,也并非是不可改變的宿命。打贏深度脫貧攻堅戰,需來自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一是調動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積極性。重視發揮廣大基層干部群眾的首創精神,引導他們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同時,更得調動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扶貧事業。做好東西部扶貧協作,主動加強溝通對接,聚焦產業發展、人才培養、基礎設施、教育醫療等,以此形成全社會參與的大扶貧格局。
精準施策到位,瞄貧困之“靶”。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深度貧困地區的稟賦條件有所差異,貧困家庭的致貧原因也各不相同,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才是真正的精準扶貧。可見,圍繞產業扶貧持續攻堅;圍繞就業扶貧持續攻堅;圍繞教育扶貧持續攻堅;圍繞健康扶貧持續攻堅;圍繞生態扶貧持續攻堅;圍繞基礎設施扶貧持續攻堅等等如是,只有開對“藥方子”,才能對癥下藥、精準滴灌、靶向治療,拔掉“窮根子”,摘掉“窮帽子”。
人才支撐到位,賡后續之力。“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中央的各項扶貧政策和惠農舉措要在基層實踐中遍地開花,要落到實處民眾得到實惠,離不開一批想扶貧、真扶貧、懂扶貧的基層干部和專業也才。內生動力特別重要。尤其是培育一批鄉土“領軍人物”,再輔以基層扶貧干部,對于緩解深度貧困村人才“饑渴”現狀、帶動貧困農民致富將發揮重要作用。立足長遠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全覆蓋分類開展基層干部培訓,同時加大對干部人才的關心關愛力度,打造規模宏大、留得住能戰斗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正當其時。
群眾工作到位,解“魚”“漁”之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深度扶貧不僅僅是把政策、資源等精準地指向了貧困戶,更重要是讓貧困戶在新的產業發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既放眼長遠、又量體裁衣,既切實增加投入、又充分發揮貧困群眾的主體作用,規避“干部干、群眾看”的現象。所以,要實現深度脫貧,且脫貧后不返貧,必須“輸血”與“造血”并重,,挖掘當地潛能、激活內生動力、自身潛力和勤勞雙手,貧困戶不斷提高自我發展能力。
堅持精準扶貧,決不讓一個少數民族、一個地區掉隊。號角已然吹響,馬達已然轟鳴,扶貧步伐已然邁進。相信只要認識到位,力量到位,功夫下足,辦法肯定要比困難多,深度貧困一定能被攻破。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