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0歲的梁春榮是遼寧省彰武縣阿爾鄉鎮的一名鄉村醫生,常身背藥箱在阿爾鄉鎮及相鄰的內蒙古自治區科爾沁沙地里行醫,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大漠村醫”。(2018-06-06 搜狐網)
長期以來,我們習慣用老眼光看待村醫這個群體,雖然給他們貼的“堅守幾十年”“默默付出”“無人接替”等感人標簽,但隨著在鄉村處于人口、資源等凈流出的大背景下,村醫群體的服務已經遠遠更不上群眾對醫療需求,何況新生代接替老村醫寥寥無幾,更讓人覺得凄凄慘慘。
近幾年新醫改雖然讓村醫收入趨穩,少部分村醫甚至有所提高,但與原來有賣藥收入相比,大部分村醫收入比原來少了一大截,甚至不如外出務工。大學生村醫人心不穩,因為在農村工作不僅收入低,業務發展空間小,生活也很枯燥,對年輕人毫無吸引力。
加之現如今農村需要的是優質高效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而不是苦情奉獻。農村要獲得便捷、安全、持久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所以必須解決當前困擾村醫的收入、待遇等問題。筆者認為尋找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的未來,需要改變思路。總之能保障村民對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需求就行了。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