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國務院關于脫貧攻堅工作情況的報告》時,扶貧填表問題引起不少委員關注。我曾經在某貧困縣掛職,以我的經驗來看,當地意見最大、反響最強烈的也莫過于搞“表格”式扶貧。
一名駐村干部反映:這次搞的摸底調查,我已經記不清是第幾回了,反正光“回頭看”“再回頭看”都已經搞了四次了。每一次摸底調查結束后,都要填寫各種信息表,完了還要錄入市、省和中央三級扶貧辦信息系統,大量的時間都花在填表、錄入上了,鋪路修橋、發展產業都只能見縫插針地干。
部分地區目前的基層扶貧工作出現了一些“怪現象”:一些領導下基層檢查扶貧工作,不是到田間地頭看看勞動成果,到貧困戶家里揭鍋蓋看看生活現狀,而是直奔辦公室,看看墻上掛的扶貧表格齊全與否,看看扶貧工作的資料做得多不多。
痕跡材料固然重要,它反映了基層干部的工作軌跡,是較為直觀的反映工作是否踏實、是否按章執行的重要標志。但是,衡量工作成效如何,痕跡材料并不是唯一的標志。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群眾的滿意程度都是重要指標。為人民服務才是工作的根本宗旨,同樣的表格重復填報這已經不只是扶貧領域出現的現象了,基層工作的很多板塊都不同程度的存在這一問題。
如今,隨著移動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工作也應該乘著信息技術的東風,讓資料輕起來、智能起來,實現信息共享,地方各級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大數據平臺,而不是“另起爐灶”自建一套工作系統,做一些重復性、無意義的工作。
(作者系浦貝社區大學生村官)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