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 作者:鄧麗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9-27 錄入:吳玲香 ]

習近平總書記26日從齊齊哈爾趕赴吉林省松原市,到查干湖了解生態保護情況。他乘船沿途察看水域保護和污染防治狀況。登上捕魚浮橋,熱火朝天的捕魚畫面躍入眼簾。粼粼波光,網收魚躍。習近平同漁場職工們親切交談,他強調,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都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這條路要扎實走下去。他祝愿大家“年年有魚,年年有余”。(人民網,9月27日)

生態旅游是生態與旅游所組成的一個復雜系統,其實質是運用生態學思想指導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業在內的旅游系統的有序發展。生態旅游是一種依賴當地資源旅游,旅游對象是原生、和諧的生態系統;是一種帶責任感的旅游;是一種高品位性的旅游活動。它同時也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價值的綜合體現,是以良好生態環境為基礎、保護環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會經濟活動。生態旅游的開展,不僅提高了人們走進自然、欣賞自然的興致,也提高了自然旅游在旅游業中的地位。

一是生態旅游是一種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方式。生態旅游是可持續發展原則的一種實現方式——為旅游者提供積極的體驗,同時做到經濟上可靠、環境上適宜、社會文化上可以接受。沒有積極的體驗,旅游者就不會再來;經濟上不可靠,旅游者所需要的設施和服務就沒有人提供,生態旅游對提供者和當地人的潛在經濟收益也就無法實現;如果環境沒有得到保持,就破壞了生態旅游賴以存在的基礎;如果不是文化上可以接受,就很難得到當地人的支持,他們甚至會對旅游產生敵意,加以抵制。

二是生態旅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然旅游,而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的自然旅游。從包容關系來看,生態旅游是自然旅游的一個子集,但不是所有的自然旅游都是生態旅游。自然旅游強調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而生態旅游則側重于對它的保護,強調可持續的價值觀,同時涉及社會文化因素、當地人的需要等;自然旅游強調旅游動機和單個旅游者的行為,因此并不必然是可持續性的,而生態旅游則側重于綜合性,包含了社會目標的設定和實現。

三是生態旅游不是可持續旅游發展原則,而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原則的一種形式。生態旅游是實現可持續旅游發展原則的一種典型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更不是可持續旅游發展原則本身。實際上,所有的旅游活動,尤其是占主流的大眾旅游,都應該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將其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在线第一页 | 在线观看1024国产 | 宅男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线观看人 | 亚洲第一网站a√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你懂得 | 色天使久久综合给合久久97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