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鄉村之“魂”,該如何涵養?

[ 作者:秩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1725 更新時間:2021-10-16 錄入:易永喆 ]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又要鑄魂。什么是鄉村的“魂”?又該如何鑄造、培育和涵養?習近平總書記對此高度重視,多次作出重要論述。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總書記再次強調,“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推動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比之有形的物質世界,一個人的精神世界同樣不可或缺。鄉村亦然,一個有靈魂的鄉村才是靈動鮮活、有生命力的。鄉村之“魂”,看不見摸不著卻能夠被清晰感知,村落里如何待人接物、婚喪嫁娶,農戶家有何精神追求、怎樣教育后輩,鄉鄰間崇尚何種風俗禮儀、有什么文化活動,都折射出鄉村的靈魂是豐盈飽滿,還是單薄蒼白。鄉村之“魂”,由鄉村社會所有個體共同疊加構筑,又反過來潛移默化影響著一方水土之上的人群,看似縹緲卻實實在在,成為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和寶貴精神財富。

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鄉村建設中也面臨一些新情況。一方面,傳統農村的封閉性、穩定性被打破,農村社會結構和農民思想觀念發生深刻變化,過去靠鄉規民約、道德禮俗等調控的模式不再處處奏效,個別精神空虛、價值混亂、道德滑坡現象不容忽視。另一方面,進入新發展階段,廣大農民群眾在衣食住行已不成問題后,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層面的更高追求則尤為迫切。因此,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涵養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就顯得至關重要。這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推動力和軟件基石,又關系著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尊嚴感、滿足感和幸福感。從長遠而言,還將深刻影響著經濟社會的和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那么,一個鄉村的靈魂如何孕育形成?答案就是,充分發揮文化的引領和滋養作用,用文明春風化雨,以文化成風化人。令人欣喜的是,這些年來,不少地方探索出許多有益的方式和載體。比如,挖掘整理鄉村歷史文化資源,重塑鄉賢文化,培育鄉土文化人才;打造“讀書會”“公益講壇”“鄉村藝術節”等文化陣地和舞臺,組織村民參與民俗、文體類活動;持續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遏制天價彩禮、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

與此同時,一些誤區也需要注意。如,有的地方認為鄉風文明建設是“虛功”“慢活”,不愿投入太多資金精力;有的地方忽視農民主體地位,造成群眾積極主動性沒能發揮出來;有的地方只重硬件投入,缺乏有效組織利用;還有的地方一陣風,做完花樣子就萬事大吉。這些不良傾向都需要警惕和規避。

“夫教化可以美風俗,雖然,必久而后至于善。”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培育形成,是一個較為長期的過程,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農民群眾經常得到文化的滋養、文明的浸潤、風氣的熏陶,向善向美向上的鄉村文明新氣象才能形成;當鄉風正、家風興、民風淳時,鄉村也必將真正“活”起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21年10月13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中文字幕aⅴ天堂自拍 思思热精品在线8 | 婷婷在线视频这里都是精品 | 日韩精品亚洲国产中文一区蜜芽 | 中国三级在线观看久 | 午夜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