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治理農村環境污染 抓住源頭是關鍵

[ 作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4 錄入:7 ]

“我覺得農村環境污染不容忽視,一定要加大治理力度。”8日,全國人大代表胡大明在參加安徽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這個話題。近日,人民網記者在采訪時發現,有多位人大代表提及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一致呼吁要加強治理,并提出了一些解決建議。(人民網)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的環境等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在大多數農村地區,“臟、亂、差”現象仍然非常突出:生活垃圾和廢水隨意排放;農藥化肥超量使用;秸稈廢物胡亂焚燒等等。當前,農村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危害農民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須充分認識到農村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農村環境保護,推進新農村建設進程,促進農村地區可持續發展。

筆者認為,想要從根本上治理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抓住源頭是關鍵。

首先,各級政府部門需要加大對農村環境治理的關注,要把農村環境問題作為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來對待,在農村發展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法律辦事,不做危害環境的開發,不批破壞環境的項目,同時加強對農村環境問題的檢測,對已經發現污染的地方提出具體整治辦法,加大對農村環境污染案件的查處力度。

其次,相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杜絕會對農村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農藥化肥等生物化學制品上市,并且加大農產品質量監管,讓不安全的產品進不了市場,倒逼農業從業者少使用化肥農藥。同時,還應加強對農民正確使用農藥化肥的培訓,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提高他們科學種植的知識。

最后,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知識的宣傳,提高廣大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環境意識薄弱、缺乏科學發展觀念是導致農村環境污染產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對農村環境宣傳教育力度不夠,農民環境意識總體上不是很強,生存、生活、發展是其第一需要,農民往往會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而對自身破壞或影響環境的行為缺乏自我約束。所以,必須加大對農村基層領導及廣大村民的環境保護教育培訓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輿論宣傳和科普教育,豐富人們的環境知識,提高廣大村民、企業法人的守法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將環境法律法規和各項環境決策轉化為社會的自覺行動,努力營造農村環境保護的輿論氛圍。 

總之,解決農村環境問題需要多管齊下,不能一蹴而就,要采取綜合配套措施,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综合v日本 | 三上悠亜国产精品一区 | 亚洲导航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无线码在线 |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视频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