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社區”已經構建了多重語義結構。在現實中,“農村社區”的多重語義無時無刻不困擾著一些學術研究者和政策執行者。我們對“農村社區”的不同解讀,不僅僅存在于學術研究探討中,也來自于現實政策實踐中“農村社區”驚擾。學術語境與政策行為體系建構了兩種不同的“農村社區”情境,但是這兩者又不能截然分開,學術語境、學理化的“農村社區”已經滲透到政策制定與執行過程中的“農村社區”實踐,而因為執行政策而建構的農村社區,在現實遭遇中發生了諸多問題,政策行為體系的“農村社區”同樣也被納入到學術研究范疇中。于是,我們看到了林林總總的有關“農村社區”的研究,既有政策層面,又有學理層面的,兩者經常會攪和在一起,給學者與政策實踐者造成了雙方面的困惑。
文本中的“農村社區”混亂,勢必也給現實中的學術研究與政策帶來難題。在學術體系中,農村社區已有相當豐富與翔實的研究,而在政策行為體系中,農村社區的實踐與運行的探討也開始進入學術研究視野。夏建中(2001)較早地就指出了社區概念的多義性、歧義性,并且對社區的概念分類進行了適當的澄清;肖林從整體上對社區研究進行了本體論與方法論上的區分,本體論側重于社區團結本身的研究,而方法論則是借社區研究來透視其他社會場域和理論問題(肖林,2011);而其他的大多數研究側重于學術史中的農村社區研究傳統,對社區研究的地方觀照與宏觀社會理論之間關系的張力多有論述,其關切點是社區研究何以突破其地域性的社會性限制。(王銘銘,1997;鄧大才,2010;鐘漲寶、狄金華,2013)但是在農村社區的學理性探討之外,政策行為實踐中的農村社區更是一個實體存在,有關政策行為實體——農村社區的研究就面臨著如何在學理化與政策化之間保持平衡的問題。實質上大多數對農村社區的政策性研究關注實際運行中所存在的問題,農村社區的組織形式、農村社區管理以及社區公共服務供給等現實性問題。(項繼權,2009)對實踐中農村社區實體化的諸多研究,有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即是以國家政策對應的農村社區為研究對象。
學理化農村社區與政策意義上的農村社區的差異在眾多研究中被忽略了,多數研究是把兩者等同起來進行解讀,把政策意義上的農村社區強行解讀為“共同體”,實質上是學理意義上的一廂情愿。研究者的出發點是農村社區的學理化理想類型,但是政策意涵的社區卻又有著自身的制度背景和政治考量。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學理場域中的“農村社區”與政策文本與實踐中的“農村社區”概念并不能等同,兩者之間的牽強附合只能造就理論與現實的兩張皮。我們所看到的一些根據政策意圖所建立的農村社區概念及其研究文章就明顯存在著這樣割裂的現象,一般研究文章的前半部分會援引學理資源談社區的學理性意義,而在后半部分對政策對應性社區的實地性考察,卻主要呈現的是經驗性材料,而且這些經驗材料主要以政策對應的實體性社區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為主。
可見,當前農村社區的確存在著一種“語言混亂”的現象(朱曉陽,2007),經常是政策話語與學術話語的交錯,使得農村社區的構建及其現實運行狀態以何為標準成為一個難題。換句話說,我們對“農村社區”理想類型的構建本身并不完善,造成了現實中農村社區的認識混亂。而這種混亂最主要的是學理化場域討論的“社區”與政策制定、執行產物的“社區”遵循著不同的邏輯,有鑒于此,本文對兩種不同場域中的社區進行了某種類型化的界定,即把學界公共空間中討論的社區定義為學理型社區,此種類型的社區是基于人類社會關系結合的模式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人類社會團結方式的若干法則。而把出于國家改造農村需要,對農村實施現代基層組織體系的再組織方式,稱之為政策行為社區。以此為出發點,本文分別從社區的學術史演繹和政策行為社區的雙向過程中對農村社區進行梳理,以助于我們澄清概念認識上的誤區,借以對政策施行過程中的農村社區進行某種學理與實踐的反思。
一、西方學術史演變中的“社區”
德國社會學者滕尼斯是社區概念的始創者,他對社區概念的界定影響深遠,很多學者都比較推崇滕尼斯所提出的“社區”理解。雖然,滕尼斯的社區具有濃厚的德式思辨色彩,但是對社區的一些原始界定為我們理解“社區”與“社會”的對比意義提供了借鑒,在滕尼斯看來,community和society①都是人類意志的邏輯展開,community是人類的本質意志,本質意志是人類的思維和行為受到傳統和自然情感的教化所形成的統一體,社區具體的表現形式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之上群體里實現,或者是小的、歷史形成的聯合體以及思想的聯合體,或者是建立在群體內成員意志或者習慣的適應或者與思想有關的共同記憶之上,它是“一種原始的或者天然狀態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統一體”。而社會是人類“選擇意志”②的產物,是建立在目的與手段思考之上的,所以社會是“一種機械的聚合和人工制品,社會的基礎是個人、個人的思想和意志”。(滕尼斯,1999)滕尼斯對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的對比性理解,如果按照中國文本的敘述可以用費孝通的一些原話作為注解,費孝通認為中國傳統社會的格局來自于一種人與人之間因為自然歷史傳統所形成的差序格局,而西方社會的格局則是像一個個木材捆綁起來一樣的團體格局,所以兩者的基本單位并不一樣。(費孝通,1998)社區的單位本質上不能還原為個人,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如滕尼斯所說“關系本身即結合,或者被理解為現實的和有機的生命——這就是共同體的本質”。(滕尼斯,1999)而社會則可以還原為單個的個體。
可以說,理解近代以來的社會變遷是社會學主要的元問題之一,滕尼斯把傳統社會與近代社會以線性的進化形式做了社區(共同體)與社會之間的劃分。而涂爾干則是從機械團結與有機團結的概念進行區別,但是涂爾干則把滕尼斯的表達進行了手足倒置,在涂爾干看來,機械團結是建立在個人相似性的基礎上的,集體人格完全吸納了個人人格,這種社會類似于傳統社會,即在社會分工之前的社會。而有機團結則是以個人的相互差異為基礎,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行動范圍,都能夠自臻其境,都有自己的人格,這就是現代社會的品格。(涂爾干,2000:91)
然后,我們再回到帕克對社區的理解途徑中去考察社區的學理演變。20世紀30年代帕克訪華的時候,帕克做了一系列對中國農村社區影響較為深遠的課程演講,直接影響了中國社會學的研究路徑。當帕克的中國學生準備出版一本紀念帕克訪華的論文集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帕克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有這么一句話“community is not society”。這句話就給當時翻譯著作的費孝通以及其他燕京大學的同學造成了困惑,因為當時情境中,“community”和“society”都是被譯成社會一詞的。經過費孝通與他的同學仔細揣摩,他們最終領悟到這兩個詞所蘊含的意義并不相同,費孝通認為帕克的“community”指的是基層共存關系,人類和其他動植物都是通過適應、競爭,在空間獲得各人所處的地位,相互間可以互相利用,維持生存,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利害關系,但是“society”則是“痛癢相關、榮辱與共的道義關系”。(費孝通,1999:9)如果費孝通對帕克的理解是正確的,那么我們可以大致推測,帕克是在涂爾干意義上的“機械團結”與“有機團結”來理解社區與社會。這一用法與涂爾干的用法基本上是對應的。
然而,帕克并不單純從關系意義上去理解社區概念,他把歐陸哲學思辨色彩濃厚的社區概念與美國經驗主義的社區研究結合起來,創造了社區研究的具體形式。美國早在19世紀的晚期就有經驗社會調查的風氣,到二次大戰期間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社區研究模式,美國這一時期的社區研究主要形成了三種理論傾向:類型學的、生物學的和結構功能主義的。(賈春增,2000:204)而帕克的社區研究就屬于生物學上的人文區位研究。帕克對芝加哥各個居民區的實地調查研究過程,也借鑒了結構功能主義人類學的研究范式,他認為社區簡明扼要地說就是占據在一塊或多或少明確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和組織制度的匯集。(帕克等,1987:110)他更為關注的是社區組織制度匯集,包括社區內組織之間的互動和功能發揮。帕克的社區研究,也被他的女婿、同樣在芝加哥大學任教的社會人類學家雷德菲爾德所繼承,雷德菲爾德提倡鄉村小社區的整體研究,強調社區的小而一致性,在小社區內可以為人們提供有意義的生活,可以滿足人們從搖籃到墳墓的需要。(Redfield,1995)
二戰以后,美國的社區研究被政策界所采納,在聯合國所推廣的一些扶貧開發項目中社區發展成為一種主要的思路。而歐陸學界則秉持著社區的共同體色彩,在市場經濟中產生的個體主義問題使得一些學人不斷反思社區共同體的意義,最為典型的是鮑曼對社區共同體的反思,認為現代世界中人們深深感覺到集體主義的失落感,他們需要重新找回共同體提供安全與幸福庇護所。(齊格蒙特·鮑曼,2003)但是本文所要著重梳理的是西方學術界中滕尼斯與帕克的社區概念,因為這兩位學者對社區的理解與研究理路直接影響了中國學術界的社區研究傳統。
二、學理化的中國農村社區研究
中國學術界的社區研究可以從費孝通對社區的認識入手。費孝通是較早地接觸了社區研究,他也是最早把coummunity翻譯成社區的作者之一。中國最早的社區研究是來自于帕克的芝加哥學派,1933年芝加哥城市學派的代表人物帕克應燕京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吳文藻的邀請來華講學,其中重點就是講城市社區的研究方法。在費孝通后來的回憶中就談到帕克的芝加哥學派的一些方法理念,該學派主張理論應當密切聯系實踐,提倡實地調查的方法,研究者必須親自深入社會生活,進行詳細觀察,親自體會和了解被研究者的行為和心態。芝加哥大學社會學系以這種研究芝加哥城市各種居民區的方法而著名,帕克自稱這種研究為社區研究。帕克的講解引起了當時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學生的濃厚興趣,而且帕克本人也把這些學生帶到北京各個居民區進行實地的考察,正如費孝通后來所說,社區研究的思路影響了他們一群學生,包括楊慶堃、林耀華等人。Community以地區為基礎,如鄰里、村寨、鄉鎮、城郊,甚至大到民族、國家都可以用社區來表示,是一個以地域為基礎的人群。(費孝通,1999:8-11)
也許正是帕克一再強調借用人類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意義,使得當時燕京大學社會學系的師生非常關注社會人類學中的功能主義學派。也正是在1935年,吳文藻邀請了當時功能主義人類學主要代表人物拉德克里夫-布朗訪華,正式給當時在燕京大學的師生講授人類學研究方法。帕克強調的是實地調查的引入,而布朗更注重的是在實地區域如何進行調查,他把人類學中的功能主義方法帶入到了中國,從而強化社區調查的研究理論。他強調社會調查中要注重整體聯系的觀點,社區的“各方面均是密切地相互關聯著,或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或體系中的各部分”。要研究社區的某一方面,必須要研究相關的聯系部分。社區的社會生活基礎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結構,亦即是將個人聯合為一個集體的一組社會關系”,社區的綿延就是社區結構的綿延。布朗推動了人類學功能主義研究在中國的傳承,但更重要、更為關鍵的是他給燕大師生的一個建議,他以為中國研究,社區的研究單位“最適宜于開始的單位是鄉村”,他提供的理由有兩個,一個是中國人大多數還居住在鄉村里,其次是調查員有了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種精密研究的機會。(拉德克里夫-布朗,1936)
正是在這些社會人類學名家的潛移默化影響下,民國時期的社會學燕京學派緊緊抓住了社區的這個概念,試圖以社區研究的路徑完成對中國社會的救贖之路。所以一開始社區研究包含著燕京學派很大的抱負,如吳文藻所說社區的單位可大可小,小之如鄰里、村落、市鎮,大之如都會、國家、世界,而實地的社區研究,在吳文藻看來尤其對中國有重大的歷史使命,什么使命呢?即在西化越來越深的時候,造成人們與本國傳統精神的愈離愈遠,在我們的意識中鑄下歷史的中斷。(吳文藻,1990:149)社區研究就可以把這種背離和中斷重新鏈接起來,完成對歷史沿承的使命感。
在一開始的階段,燕京社會學系的學生做出社區研究的全面開花階段,包括城市社區的研究與農村社區的研究。但是,真正完成社區研究愿景,或者讓社區研究成果蔚為大觀的則是帕克、布朗所期許的中國農村社區研究。也正是在民國時期基本確立了農村社區研究等同化于村落研究的傳統,①甚至某種程度上社區研究就是農村社區研究的代名詞。對農村社區研究影響最大的是來自于讓費孝通贏得國內外關注的《江村經濟》,雖然在此之前,一些國外學者已經開始了中國村莊的研究,如葛學浦的《華南的鄉村生活:廣東鳳凰村的家族主義社會學研究》,但是以社區研究的視角研究中國農村的應該說起始于費孝通及其代表著作《江村經濟》,《江村經濟》在人類學研究中的意義已經在馬林諾夫斯基的那篇贊賞有加的序言中了然清晰。而《江村經濟》所引發的中國農村社區研究成為以后人類學社區研究的典范,其主要的研究特點是抓住了社區結構與功能的兩個著力點。但它所引起的爭議同樣也從反方面對社區研究進行了評判,如弗里德曼對社區研究的批判,他認為社區研究不足以承載中國文化傳統的歷史復雜性,揭示一個國家的文明更應該從宏觀的、歷史的整體結構分析。(弗里德曼,1962)
在之后的《云南三村》中,費孝通開始已經有意識地構建一種歷史脈絡中的社區歷程。在不同的社區研究中提煉出社區類型比較法,即已經在對一個社區進行詳細解剖之后,再以這個社區為基礎去“觀察條件相同的和條件不同的其他社區,和已有這個標本作比較,把相同和相近的歸在一起,把它們和不同的和相遠的區別開來”。(費孝通,2006)這一社區類型比較法是費孝通認識中國農村基本面貌的途徑。顯然,從社區研究到社區類型比較研究,承擔著費孝通當時中國社會的特殊認識使命,但是從學術界來說,《江村經濟》對農村社區研究的示范性意義顯而易見,于是我們可以看到諸多命題落在了農村社區的載體上。單個村落雖然不能代表一個國家,但是村莊可以獲得解剖麻雀的效應,在農村社區中我們也可以窺斑見豹,村莊的興衰起伏也是國運命脈之象征,村莊革命動蕩起伏也是整個中國國家的革命動蕩史。也在這一意義上,農村社區承接了學術意義上的小社區大關懷的抱負。
新中國成立以后農村社區研究傳統雖然有所中斷,但是它在民族研究中卻被繼承下來,成為民族識別的一個主要研究手段。但是民族社區的說法并沒有在學術界有過多的闡釋,其實在研究者的眼中,已經有把社區研究與村落研究等同的趨勢。因此,在改革開放之后,隨著農村政策研究的退潮,農村社區研究又開始重新占據中國學術研究的主流舞臺,以曹錦清、張樂天等所撰寫的《當代浙北鄉村的社會文化變遷》為先行者,在該書序言中,作者曾經為了撰寫農村研究的著作,開始重新閱讀當年費孝通、田汝康等人所做的社區研究,這些三十年代中國社會學者的社區研究著作對他們的寫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曹錦清,1995),加上海外中國鄉村研究系列的引入,包括杜贊奇、黃宗智等人著作的翻譯出版,都為農村社區研究的復興起到了助推器作用。在社區研究回潮的影響下,中國本土人類學也開始重新回到社區研究,王銘銘、莊孔韶等人的著作無一不是中國農村社區的延續,進而農村社區研究席卷到政治學、社會學、歷史學等各個學科,涌現了一大批農村社區研究的當代經典著作。
三、學術抑或政策:農村社區的雙重表述
農村社區一直以來具有學術研究的傳統,亦構建了學理型農村社區的學術公共話語,由農村社區及其相關聯因素所形成的社區研究是中國學術界的主流血脈。學理意義上的社區研究,有關其內容和方法的討論有很多,但總體說來受到滕尼斯和帕克的雙重影響,中國的社區研究內容上關注滕尼斯的共同體意義,研究農村社區結構與村莊內各種社會關系,以及當代農村社區與市場、國家之間的互動,社會經濟的變遷對村落共同體的影響;但同時又從形式上借鑒了帕克的人文區位研究思路,以村落為單位進行一種人類學式的民族志撰寫。
在學理意義上,我們對社區的理解是作為研究單位的代稱。但是在生活語言與政策實踐上,社區則隱含有是城市社會基礎單元的假設,社區參照地方實踐被理解為以居委會為地域范疇的一個實體單元,在此之內包括鄰里關系、物業關系和業主關系,等等。而對農村的基礎單元則是建立在“村”或者村落共同體的基礎之上的,我們理解農村的典型就是一個一個的村莊,在此意義上,村與社區分別對應著更為廣域的范疇概念農村與城市。社區較早地與城市基層單元結合在一起,有著其歷史根據。城市按照行政層級的劃分可以劃分為市—區—街道—居委會的基層組織設置,而社區更多的是與居委會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城市社區。在早期的研究中,也是通過學術話語構造了城市社區的意義。因為,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們在城市實行的是以單位制為基礎的社會控制體系,人人都生活在單位中,單位可以承認一個人完整的生活歷程,包括出生、讀書、工作,等等。但是改革開放以后,單位制瓦解,城市社會的基礎單元松動了,城市生活出現了脫域,人們的社會生活從狹小的區域空間中牽引出來(劉少杰,2009),于是如何重新整合人們的社會關系以及調整城市的基層組織體系也成為了問題,而這一問題首先就被學者們所探討。因此,在政策上就出現了重建城市基礎單元的問題,社區服務、社區建設這一概念就是在這個路徑上被正式提出。其實,在較早的社區建設研究中,基本上把之定位于城市社區的研究,例如在一次聚集相當多社會學者的會議中,大多數人討論的社區基本上定位于城市社區。①我們現在也有很多有關社區的政策研究,基本上就是城市社區的研究。
然而,現代城鎮化的擴展以及學術理念的影響,城市社區的實踐也影響了政策制定者的農村社區改造意圖,以社區移植的方式改造農村,農村社區逐漸從一個邊緣性的政策概念開始向政策中心概念轉變。政策體系中的農村社區主要由政策制定中對農村社區的表述和各個地方實踐過程中,根據政策性的表述在各個地方一一對應所建立的農村社區實體構成。
進入21世紀以來因為城鄉差距的擴大,農村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與整個國家的形象產生了沖突,在國家建設過程中,農村長期承擔了國家發展的貢獻者角色,以至于后來國家認為應該對農村采取更為激進的扶持政策,改造農村的“落后”狀況。至少在國家的視角中,農村又一次被作為政府所動員的對象,不過這個動員過程的出發點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在提出扶持農村建設的新農村建設政策之后,緊接著政策意義上的農村社區開始出現,在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文文件里,正式提出了“全面開展城市社區建設,積極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健全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的內容,農村社區建設此時與城市社區形成了相對應的政策建制性概念,但同時也開始脫離學術話語,具有政策上的獨立意義。緊接著中央文件的精神,民政部作為農村社區建設的指導部門,就農村社區的政策意義有了一系列文件的闡釋和地方性實踐。在2006年民政部發布的文件《民政部關于做好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通知》中,明確地說道“城鄉差別呈繼續擴大的趨勢,農村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薄弱,村民自治組織的行政化傾向嚴重,凝聚力不強”。但是一些地方所開展的農村社區建設卻提供了較好的示范效應,這里的農村社區更多的指農村建設的內容,即在農村基層服務設置,農村社區服務功能的增強,其目標是為了方便村民生活。所以,按照對政策的理解,其實農村社區就是農村另外一種說法,那些運轉較好、居民服務工作到位以及村民的認同度高的就可以稱之為農村社區。但是,內容的呈現必須要有一定的形式,在各個地方實踐的過程中,其實首要關注的是農村社區的形式,然后才會注重內容。至于社區的具體形式,在有關文件中并沒有明確對農村社區形式進行規定,只是鼓勵各個地方進行探索,應地制宜,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進行探討。
其后,民政部連續發布的社區文件開始對農村社區的形式與內容都進行了一些補充,在2007年《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縣(市、區)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里面,就提出“按照地域相近、規模適度、群眾自愿的原則,科學界定農村社區的區域范圍,明確農村社區的定位”,而在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則提出“農村社區建設要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行政村范圍內,依靠全體居民,整合各類資源”。也就是在民政部和中央的政策文件中,有關農村社區的形式并沒有做出明確的固定,只是在提倡“一村一社”的原則基礎上,允許各個地方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實驗。
隨著政策設計上對農村社區的重視,各個地方也開始進行農村社區試點,出現了多種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并存的現象,有一村多社區,多村一社區,一村一社區。(項繼權、王明為,2015)從而也引發了一些研究者對政策意義上“農村社區”的關注。在對政策語境和實踐“農村社區”的研究中,很多學者也把學理意義上的農村社區的理解帶入到了政策中,從而從學理和政策雙重意義上來解讀農村社區。如項繼權是較早對政策行為“農村社區”進行研究的學者之一,他對農村社區的研究始終是在學理場域和政策場域中徘徊,一方面援引大量的學理性資源去理解現實中農村社區的運行,另外一方面現實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實然狀態往往又不能較好地體現學理語境中的“農村社區”。(項繼權,2009)項繼權的農村社區研究很好地說明了現在政策與學理攪合中“農村社區”的語義混亂。此外,我們也可以看到相當多的社區研究者一方面試圖對政策行為農村社區融入學理意義,試圖在社區實體化過程中創造一個理想的和諧的共同體,如毛丹就認為在政策社會學的視野里,國家應該在允許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的同時,積極發展鄉村社區,實現農村社區向城市社會的平穩過渡,避免農村社區與城市的不均衡性發展。(毛丹,2010)這其中就顯然帶有一種理想化的學理型社區學術意涵。
在中央以及民政部的相關文件中,對農村社區的定位是一種改善農村居民社會環境,提供國家優質服務資源的措施,但是在農村社區地方化的政策解讀中,卻會形成不一樣的理解。諸多的地方政府實質上是從城鎮化的改進角度去執行農村社區的政策試驗,在他們的構想中就是把農村改造成與城市一樣的行政設置、居住格局,所以在有些地方我們看到了借農村社區之名強行推動的拆村合村運動,把一些農村強制性地拆除,迫使農民不得不購買或者遷移到一些集中居住的樓房中,然后在這些地方成立農村社區。(陳靖,2013)顯然,很多地方試驗中,農村社區都是以城鄉一體化的名義強行推動農村的改造,農村社區的設置根本上是為了城市服務,而不是真正為農村服務。
現有的農村社區基本上都停留在農村社區的基本定位和實踐探索中,相關的研究著作基本上以現實社區政策的解讀為主,而對農村社區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一些理論文本和意義闡述上,缺少對農村社區的實踐反應機制研究。政策行為農村社區作為一項自上而下的上層設計在地方社會實踐中必然會形成“沖擊—反應”的結果,并且在實踐的探索中,地方逐漸會把原有社區建設理念走偏,有些在農村社區設置中沒有的東西增加為社區的主要內容,而原先設計的一些好的理念和原則基本上只是文本范式,在實踐中因為沒有運行基礎而被拋棄。
按照一般意義上的理解,我們可以對農村社區兩種類型進行具體的分析,如表1所述:
對于社區的意義,學術語境中的農村社區顯然更強調作為一種方法和對象的意義,是客觀認識中國農村的理論路徑。所以,社區基本上與自然意義上的村落結合,形成社區研究的主要范式,但是社區既是一個以社會團結為特征的、具體的客觀對象,同時也是展示一個主體多元互動博弈的特殊社會場域和理解其他理論問題的“透鏡”。(肖林,2011)不同的學者對農村社會研究會有不同的表述,例如在施堅雅的研究中,他把中國農村社區的研究基本單位界定為集市,當然施堅雅堅持認為農村集市作為中國農民的基本區域行動單位,與四川盆地所形成的特殊地理結構與經濟結構相關。(施堅雅,1998)而政策行為農村社區更強調的是一種基層組織單位的意義,即從國家與基層關系入手,即什么樣的基層組織形式符合國家的改造意圖,所以政策上的社區側重的是基層組織體系,行政村或者幾個行政村所形成的社區,或者農村向城鎮化的轉變所帶來的鄉村變革,這些是具有政策實踐意義的社區。
學術意義上的農村社區是一種結構性的分析,關注社區政治、經濟、文化結構的變化,這是從費孝通江村經濟以來所形成的傳統,當然其社區結構也有主體,例如現代農村社區研究中所關注的政治秩序,權威更迭以及社區熟人社會性質,這些從現代性與社區互動的角度探討村落變革,探究變遷的動力。而政策行為農村社區更關注的是現代公共服務體系對社區的改造,關注社區內部的合作與組織模式,以及社區內社會組織架構的建立。即什么樣的社區更適合于政府在有限的管理成本中服務于居民,滿足現代農民的多層、異質化的需要。
有關社區的界定學術界中有諸多的說法,但是最為重要的一點則是認同說,即社區內的文化認同意義,一個社區的組成并不是外在的標準強行給它限定的,而是社區內居民自發的認同所形成的,他們認同社區的主要依據是來自于歷史文化傳統,是一種因自然關系所衍生的,所以學理型社區研究都定位于社區的自發性,村落和宗族就是一種自然集群,自然村和宗族都具有很強的文化認同。而政策性行為社區是一種強行政力量的外界界定,是國家出于行政管理便利性或者資源整合性的角度來考慮的,即在什么樣的范圍內,可以有效地實施地方組織管理和讓公共資源更有效、更方便地供給村民,有效半徑為多少,多大的地理范圍合適,人口多少戶,這些數字化的指標體系就成為行政性社區的主要考慮范疇,在一些地方調研的過程中,地方的社區規劃者經常會強調社區的地理范圍與服務范圍,例如在一份文件中就強調農村社區的“社區服務設施輻射半徑一般2公里-3公里,在超過2公里-3公里之外的偏僻村落有建立社區(村級便民)服務站點”等規定,還有的社區則規定居民到社區服務站的行走時間不應該超過半小時等,這種對便利性的考慮典型具有功利性質,忽視了地域認同中的文化、慣習和歷史傳統,所以,在行政行為農村社區中經常會出現內部地域性的矛盾和糾紛。
對農村社區與個體之間的關系理解上,學理型社區不斷追問這個主題,強調的是社區對個人的價值性意義。而政策性的農村社區則是從工具性角度去理解社區對個人的意義,社區共同體對于個體的意義被學術界一直以來所沿襲,誠然如鮑曼所描述的共同體是安全和相互熟悉的,相互依靠對方(鮑曼,2003),如我國古書上所說的“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在我們學理型農村社區中也存在著對村落的這份共同體情結。社區就為個人提供了安全感,情感的慰藉,相互扶持的現實可能。而在政策行為農村社區中,基于國家對農村改造、動員的考慮,社區是國家認為個人要達致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社區要建立各種服務設施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例如在有些農村社區試點中所建立的社區服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社區文體中心等,只要是農村社區都要建立這些基礎設施,其宣揚的目的就是更好地為居民提供便利性的服務。
最后,從社區的定位來看,學術性的社區更多地倡導的是一種自治的理念,無論是傳統的鄉紳治理還是現代民主協商治理,這些都代表著學術界對社區的理想構建;但是在政策行為農村社區雖然也倡導居民自治的概念,實際上,社區更多地代表著政權基層組織的延伸,去考察任何一個應政策要求所建立的農村社區,農村社區工作人員抱怨最多的是社區工作任務就是執行上級地方政府的行政命令和任務攤派。在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實踐中,學理型意涵的引用與實踐表述之間的歧義導致政策執行者的困擾是非常多四、學理型農村社區與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邏輯沖突的。在一些多村一社區的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地方試驗地區,農村社區干部基本上是鄉鎮(街道)下派,但是農村社區在政策文本設計上是典型的群眾自治性單位,而且農村社區成立之后,基本工作也都是圍繞著行政性事務展開,社區干部往往都說社區行政性工作太多,服務性工作太少,社區就是基層政權的延伸。
四、學理型農村社區與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邏輯沖突
一方面我們對農村社區注入了多方面的學術理想抱負,試圖從人類理想共同體的角度構建農村社區的現實形態,另外一方面政策制定與實踐中的農村社區卻多方面與理想類型相違背。在一些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試點地區,雖成立了農村社區組織框架,也有相應的社區工作人員與社區工作事務。但是社區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就有著很多的困惑,包括社區的組織體系,社區的任務,社區工作人員的性質,社區的日常工作,等等,最后其實都會回到政策行為社區剛開始建立就有的問題:即政策對應的農村社區到底是做什么的,農村社區的定位是什么。即使有了文本性規定的前提性基礎,然而,在社區的實際運作過程中,仍然產生很多制度、理論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現在政策性農村社區的工作人員就會抱怨自己工作的錯位,名義上,社區工作人員選舉產生,實際上是上面安排,工作的重心全部都是處理上面安排下來的任務,完全是行政化的。
學理型農村社區與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內在沖突是不可避免的,兩者遵循著不同的邏輯。學理型農村是以學理化的研究構建,對“農村社區”是以地方性社會為本位,尊重地方性知識,以居民的生活空間與地域認同作為標準。而政策行為農村社區是國家改造農村的嘗試,是以國家的視角重構地方基層行政區域和組織體系,以此便于國家對地方基層的管控與資源輸送。而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在構建過程中卻引入了學理型社區的若干理念,導致了研究者和政策工作者的雙方面困境。
(一)學理型社區的地方性原則與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國家行政主導邏輯的沖突
學理型社區的核心在于地方性社會關系的集結抽象,是對地方性知識的概括。因此,社區研究單位的選擇無論是宗族、村落或者集市,都是以肯定地方性居民的自主認同為前提。學理型社區更加關注的是地方性內部的組織體系,內部的糾紛處理機制,內部如何應對外部社會環境的變化。而政策行為社區,其邏輯是從國家管理的原則出發,是國家對農村進行的一種借助于公義名義下的行政強制推動,政策行為農村在試驗中一再被地方政府的利益化原則所引導,很多地方都打破了原有的鄉村居住格局,把相鄰的幾個村或者毫無關系的幾個村合并成一個大的農村社區。這樣的社區組成,罔顧歷史,在沒有學術性農村社區的理解前提上,硬性地把幾個村聯合組成農村社區。其理由是農村所出現的空心化,大多數農民外出打工,大量的房屋建筑都是空巢化了,造成了農村資源的浪費。顯然,農村社區的考慮假設是行政資源或者是國家的便利性,而不是以尊重地方性的認識為前提。
還有的地方政府實行的是更加激烈的農村改造計劃,即實行農房集聚的農村社區改造政策。從經濟地理學上講,中國農村地區逐漸出現了人口從山上到山下,從山下到中心村,從中心村到城鎮的集聚過程,政府就認為這一過程是必然,所以他們人為地推動山區的人到山下居住,偏遠地區到城鎮集中居住。把山上幾個距離非常遠的村推行社區化,造成了山上農村居民相當被動的局面。顯然,在這里政府考慮的是地方政府的服務成本,并不像學理型建構的農村社區要考慮地方的歷史傳統、民情和文化習俗。
(二)學理型社區的自治與社區的行政化治理悖論
學理型農村社區與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并不是一種理論與實踐的脫節,如果說是脫節,那也是作為學術研究者一廂情愿的情懷,在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實踐中,太多的學者注入了學理型的情懷。但正如上面所述,兩者本就是遵循不同的邏輯,學者把這種學理性社區的理念加入到政策行為社區中加劇了內在沖突。在學理型社區的公共話語構建中,社區無疑具有自發性,是一種內生性權威導向下的自治理念,而政策性農村社區本身就是行政化的產物,在實踐中自然很難“去行政化”。
從早期西方學者的論述,如上面提到的滕尼斯和帕克的論述中,對社區的內部治理都是集中于關系方式的聯結。而中國學者的社區研究更是非常注重社區內部的自發性質,內部權威如何在歷史演變中形成。直到晚近之后,現代國家政權建設把國家權力延伸到地方社會,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原有社區的文化網絡,杜贊奇對這一過程有過非常細致的描述。(杜贊奇,2004)因此,在學理型社區的概念中,社區治理強調的是地方性權威和內部文化網絡的聯結。從這一意義上講,現代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其實延續了國家對基層社會權力控制脈絡,因此,政策行為農村社區不可能脫離行政權力的干擾,因為政策意義上的農村社區其成立之初就具有國家改造目的和強行政性色彩,本身就是上層行政設計的產物。其成立都是由行政力量介入或者強行干預所構建而來。由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什么在政策行為農村社區成立之后,主要的任務是完成鄉鎮(街道)布置的任務,完成上級指令性安排,農村社區的考核也基本上是由基層政權來裁決。
但是沖突的邏輯在于學理型社區的秉持者又深深影響著政策的運作過程,所以在文本的宣傳上政策行為農村社區仍然以群眾自治為主,強調服務居民為主要工作職責,強調社區的服務性質,強調社區的自組織性質。于是,在政策實踐與學理主張之間就不可避免產生了張力,在一些農村社區試點調研的時候,就遇到了許許多多鄉鎮(街道)干部、社區工作人員對農村社區的不理解,他們對農村社區的解讀往往以文本對照實踐,從而指出在社區成立之后所承擔的行政性工作過多,而服務性工作不足,有悖于文本設計的初衷,從而進一步對農村社區提出性質定位的問題,到底農村社區定位于那種性質的組織,是居民自治還是行政權力的機構延伸。
(三)文化沿承機制的邏輯沖突
學理型社區關注社區內部的文化慣習,追問的是社區何以可能的問題,并且從社區的文化出發構建社區的邊界。文化關注的是語言、習俗、宗教與象征等各種呈現形式,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上,表現為社區內部的同一性,在社區內部實行共同的祭祀信仰、共通的儀式。在漢人社區中,村落的自然屬性就可以囊括文化的表征。因此,在學理型社區的構建中,村落的文化因素具有同一性,在村社內部的人具有共同的交往原則。
但是政策行為社區,一方面會打破文化認同的原則,在以行政力量粗暴地合并幾個村落構建農村社區的進程中,實際上就有可能出現不同文化慣習之間的強制性合并,或者村際之間本身因為歷史傳統的原因不可能構建成一個社區。另一方面,政策行為社區也試圖通過活動或者文娛節目來提升社區的活力,但是這種政策行為社區的活動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功利性,并不能持續長久。在合村并居的政策行為社區中,文化認同很難建立,即使是聚在一起,也會以原來的村落社區作為單位。在一些地方實行的農村社區改造實驗中,筆者曾對某一市的多村一社區進行調研,發現政策行為農村社區雖然形式上建立,卻實際上處于一種全面退縮的狀態,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無法獲得其生存空間與發展空間,不得不又重新退回原來村落為主體的傳統社區形態。這一實驗,筆者以為正好恰當地詮釋了農村社區的自主性從哪里來的問題,農村社區的形塑只能來自于自下而上、尊重傳統的學理型闡釋,而不可能通過硬性的政府政策規定方式達成。政策行為農村社區雖然通過各種活動試圖重建新型社區的文化認同,但實際上效果非常不明顯,而且因為政策行為社區的“代理人”角色過于突出,形成了傳統社區的反動。
(四)社區經濟的邏輯沖突
學理型社區注重社區長期以來所形成的特殊產權制度,在傳統社區的演繹中逐漸形成了村社濟貧的集體產權制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活在底層的居民經常會遭遇到自然風險、市場風險,因此就在傳統社區的發展中逐漸衍生出“公田”、“族田”以及“祭田”等集體產權制度,就是為了他們在遭遇困難時候可以得到適當的經濟救濟。而新中國成立以后所形成村社集體產權制度某種意義上講是傳統村社福利保障機制的沿襲。但是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卻要剝離村社的集體產權制度,試圖通過股份化把集體產權明晰到個人,以明晰產權的形式進入市場流動,就是以個人承擔市場自然風險,實質上是有悖于社區的理念。
傳統村社集體產權制度是一個融合了新舊歷史傳統的堅固內核,無法在短時間內消亡,在某些地區,集體產權制度已經成為構建村落社區主要的經濟基礎。而在政府行政力量推動的政策性社區改造中,傳統社區的集體產權制度卻成為一種邊界阻礙,政策行為社區試圖通過消解集體產權制度構建一個純公共服務邊界的社區,其實質的理念仍然是以城市社區為模板,消解農村社區的實質性意義。然而,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經濟改造很難獲得成功,傳統村落社區的集體產權具有長久的歷史合理性,打破這種村莊集體產權制度將是異常困難,正如折曉葉在沿海地區考察時所發現的一樣,村社的經濟邊界可能越來越開放,但是社會邊界卻難以打破。(折曉葉,1996)由此也造成了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始終無法解決的難題——村落集體產權制度所規定農村社區社會邊界的牢固性。而集體產權的存在,其實就是傳統村社的單位,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因為缺乏對農村社區的尊重,缺乏對農村社區的充分理解,雖然形式上存在,但往往也是有名無實。
五、結語
政策體系中的農村社區在其一開始就有著學理性意義的滲透,在對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的原始定義中,或者在學者對政策行為農村社區研究邏輯中,學者們在參與政策界定過程中就把自身學理性的意義滲入政策中,并且試圖在政策實踐過程中,引申政策行為社區的學理型意義,表現了學者們把學理型農村社區的理念付諸實踐改造的希冀。但是政策的運行邏輯并不以學術性為圭臬,政策運行過程尤其依賴自身特定的邏輯路線,它是基于一種國家動員性的政治性運動,是運用國家力量強行對鄉村社區進行的一次改造,因此,政策行為社區的運行某種程度上恰恰違背了學理型社區對傳統歷史文化、慣習和制度的尊重。政策行為農村社區面臨著農村鄉土邏輯的激烈碰撞,學理型社區在傳統社會里所形成的宗族性網絡、村落邊界意識很難被打破,而新傳統所留下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更是強化了村莊在經濟利益基礎上的社會認同,所以政策行為社區一開始就遇到了學理型社區基本原則的抵觸,為了減少村落共同體的阻力,地方政府也設計了一些辦法讓村民與村社共同體的關系瓦解,第一個辦法是實現村落土地與人關系的松綁,即土地確權之后的流轉,第二個則是村落集體資產與村社關系的剝離,第三個則是農村戶籍制度的改革,這些改革措施無非就是為了實現國家對基層社會的單一化、勻質化的管理模式,即農村與城市都形成的社區單元。但在現實運行的層面,這些問題既要面臨現有法規體系的沖突,同時更重要的是面臨著學術性農村社區的歷史文化傳統沖突問題。
在農村社區建制中,為什么由多個村落組成的新型政策行為農村社區最終沒能成功覆蓋,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筆者以為最主要的是忽視了學理型社區的資源。學理型社區非常強調從民眾自發的秩序著手,側重于農村社區的歷史感,無論是傳統村落,還是集鎮市場,這些都是建立在學者相當長期的觀察基礎之上,是從尊重農民自發性基礎上形成的學理性建構。而政策行為農村社區具有非常強大的行政暴力性,他們主要考慮的是服務半徑和行政管理成本,在農村地區的某個地方指定一個點成立社區服務中心,周圍的民眾就會自發來到這個中心進行活動,形成一種社區的同心圓范疇。但事實上,民眾卻有自己所形成的認同場域,與行政強制建立的社區中心背道而馳。在政策行為農村社區鋪天蓋地而來的試驗中,這些以行政強制性而產生的農村社區,往往是不盡如人意。最重要的是,這些政策行為農村社區最終會向傳統社區倒退,就如同一些地方試驗的結果一樣,成立之后的政策行為農村社區最終不得不又退回到傳統學理型構建的農村社區形態。
參考文獻: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社會學評論》2016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