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張園
“您貴姓”,這是中國現代文明里最起碼的開場問候,一開口便直奔主題而去,把姓氏作為培養人際交往的第一道工序,等雙方熟絡之后,才輪到“吃了沒”。姓氏文化是中國獨特的文化內容,是由血緣關系而衍生的人本文化。以人類為主體,隨著人類個體、家庭、家族的發展而發展,是人類群體的伴生文化。關于姓氏譜牒是家族的史書,尋根謁祖、血緣認同,忠孝仁愛的教誡深入骨髓,浸透血液,世代相傳,深固難拔。
現在我們日常見到的那些姓氏,就像趙錢孫李張王劉陳,大概1000年前的宋朝以來就是這樣,宋、元、明和現代中國人姓氏的分布數據和分布曲線幾乎沒有什么大變化,這說明中國人對姓氏使用一直相當穩定。
中國的姓氏是種文化,伴隨著中華民族延續數千年,血濃于水而勝于水。錢文忠教授在《百家講壇》說:“我們的姓氏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家族傳承的歷史,更記錄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形成史……如果我們每個人連自己家族的故事都不清楚,怎么能夠指望整個民族能夠記住自己的民族歷史呢!沒有父母的孩子是孤兒,那么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也應算是孤兒,精神和文化上的孤兒。”
1 法律條文里關于姓氏的說法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會議聽取了關于民法通則和婚姻法部分條款的解釋說明,明確中國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母姓,在三種情形下可以不隨父母姓氏,大概是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因由法定撫養人以外的人撫養,而選取撫養人姓氏;有不違反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法律上的硬規定一來,在現實生活中解決了很多尷尬。2012年8月,浙江衢州一對皆不姓喬的夫婦想讓自己剛出生的孩子姓喬以紀念喬布斯,當地派出所即拒絕了這種申請。
三種情形的明確,很有必要。無他,姓氏也是傳統文化的一種,應該而且值得保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姓名。名字就是一個符號,的確如此,區分彼此而已。姓則不然,姓,固然也是一個符號,卻是與名具有本質區別的符號。
說起人的姓,還需要追溯一下“姓氏”,如果你覺得姓和姓氏是簡稱的關系,那么你就錯了。姓與氏在今天構成了一個詞語,專指姓,而在戰國以前卻是分開的,二者所承載的功能不同。在原始社會后期的母系氏族階段,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此氏族區別于彼氏族,就是靠“姓”,這個漢字的構成已經說明了問題,“女所生”也。從前的姓極少,顧炎武在《日知錄》里統計,“見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三”,跟日后的“百家姓”亦不可同日而語。且這23個姓,多與母系的本質——“女”相關,姬、姜、姚、姒、媯等。
氏呢?姓的分支。隨著人口的繁衍,同姓越來越多,血緣不僅有了親疏,過渡到父系社會后,不同氏族的地位與財富也漸漸有了區別,這就必然產生新的區分,標志即為“氏”。比方姒姓之下,就分為“夏后氏、有扈氏、褒氏、費氏”等一大串。而“軒轅氏、神農氏、伏羲氏、燧人氏”等早期著名的氏,雖為神話傳說,很可能已經是父系社會的真實反映。到戰國,數量很少的“姓”為大量的“氏”所淹沒,姓氏不分,或氏姓合一。還拿顧炎武的話來做個小結:“自秦以后之人,以氏為姓。”但無論隨母的姓還是隨父的氏(姓),都代表你記掛先祖,就是現在我們說的“不忘本”。
姓和氏,古人分得一清二楚,先秦時期男子從不以姓相稱。倘若您有幸穿越幾千年,居然迎面撞上見到孔子,切不可說“幸會幸會孔先生”,因為孔是氏,他實際上姓“子”。同樣的道理,屈原也絕不是姓屈名原,屈是氏,他實際上姓羋。羋,這個字以前咱不熟,看了《羋月傳》咱都知道該咋念了吧。
2 姓氏,是血緣尋根也是文化尋根
姓氏不僅是人的符號標志,還是超越時空的文化現象。
關于中國的姓氏文化,現在的姓氏制度,確立于秦漢之際;魏晉六朝的門閥制度造成了世家門第、著姓庶姓的社會現象,從而使作為人的個體符號的姓氏有了高低貴賤之別;兼容并包的華夏文化與古代各民族之間的互相交融,直接導致了大量胡姓漢化與部分漢姓胡化,而胡漢姓氏的混淆互化又反過來促進民族交融。對于中華民族來說,奉行厚德載物,重生報本,尋根歸宗,這也是偉大凝聚力的血脈之源。
中華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個以炎黃為人文共祖,以華夏文化為中心,同時融匯了國內各代民族文化的統一體;數千年來,中國文化的發展從未間斷過,即使經歷諸侯割據、南北分裂、五代十國、軍閥混戰等歷史震蕩,也能奇跡般地重新統一,體現了綿亙不斷、強韌延展的連續性。慎終追遠,祭奠祖先;春節供祖,清明祭祖;按字排序,區別輩分……背后都包含著濃濃的以姓氏為紐帶,以血緣為主線的血脈文化。民間廣為流傳的一句話是:“問我祖籍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其實,這是一種由于歷史原因,百姓人家不知自己祖籍在何處造成的趨同心理,也可以說是一種情緒。
對家族文化(血緣尋根)最直接的平臺載體是家譜,就是一個家族歷史的先祖檔案。家譜這個事,從古至今,不要指望什么檔案局幫你忙,都靠一輩輩子孫筆端接力,家譜主要反映的是家族存在的各種社會關系和血緣痕跡,家譜應是對中國歷史(正史和方志)的重要補充。家譜也稱譜牒學,其核心是姓氏和人名,是血緣尋根的最重要文化依據。進入三四千年前的夏商西周時期,在甲骨文、青銅器上已留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記錄,這是真正記錄了當時有關姓氏的歷史,所以中國人有文字記載的姓氏歷史應有3300年。
一部好的家譜就是一部家族的真實歷史,各民族各姓氏各家譜的總和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姓氏歷史,也就是一部血緣歷史,可見續譜修譜的深遠意義和歷史責任。中國人“家譜與正史、方志構成了中華民族歷史大廈的三根擎天柱。“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文化尋根是人類的天性,姓氏尋根,就是中國人的血脈文化尋根,其實就是根源意義上的文化認同,是人性尋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每當我們談到中華民族的共同祖先,人們總是會懷念炎黃二帝,這是因為當今占中國人口九成以上的姓氏中絕大多數的尋根可以追溯到炎帝和黃帝,均自稱為“炎黃子孫”。
我們中國人的宗族觀念根深蒂固,同姓同宗是一種很強的聯系紐帶。實際上自西周春秋三千年以來,在宗法制度下,以父系為中心,來論親屬的親疏。父系家族的延續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事。祭祀祖宗,延續香火,被認為是家庭的頭等大事,無后被認為是最大的不孝。
3 尋祖要到三晉來
山西洪洞大槐樹,尋祖要到三晉來。因為你的姓氏很有可能就開宗于山西某處。
通過旅游了解姓氏歷史文化、游覽古建民居,已然是時下出游的熱點。這個熱點實際上要靠那種強大的根祖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來支撐。
中華民族許多姓氏從山西開宗立姓,目前可查的有40多個,其中王、張、趙、魏、楊、郭、賈、郝、裴、傅、尹、霍、路、冀、萬、解、蒲、溫、芮、耿、荀、晉、籍、南、祁等姓氏均源自山西,上古母系社會八大姓之一“媯”姓也源自山西。這些姓氏盡管有些因種種原因在現代社會中已不多見,但其中不少姓氏成為中華民族發展中自強不息,人才輩出的望族。在山西,目前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姓為王姓,其后的九大姓氏分別為:張、李、劉、趙、郭、楊、陳、武、高。順便,把全國人口最多的姓氏排名前十的也說一遍吧: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
從1991年開始,山西洪洞已成功地舉辦了20多屆中國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喚起了華夏子孫、槐鄉后裔對先輩故土的思念之情,特別是許多臺灣同胞、海外僑胞、外籍華人及古槐后裔到洪洞拜謁先祖,增強了古槐后裔及全球華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國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節目前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民間尋根謁祖活動,“洪洞大槐樹祭祖習俗”也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同根同源同祭先祖、聯親聯心聯謀發展,由姓氏,到大槐樹祭祖,再到當下發展,姓氏血緣有了更新的定位。
山西是文化大省,又具備獨一無二的姓氏領域資源,山西當然可以做出關于姓氏研究的文化品牌,2015年,由山西衛視和東方風行聯合制作的中國首檔大型姓氏揭秘互動脫口秀節目《你貴姓》橫空出世。作為文化類節目中的后起之秀,《你貴姓》打破了以往姓氏文化類節目的固有模式,在堅持挖掘姓氏文化內涵的同時,以輕松愉悅的表達方式和時尚多元的電視元素完成了姓氏節目的“換裝秀”。“認清自己,從姓開始”,這是《你貴姓》打出的口號,‘認清自己’是回到過去,尋根問祖,找尋先人的精神力量;‘從姓開始’是要和每個人發生關聯,讓同姓族人找到榮耀感,傳承家風,對今天有所啟迪、對今后有所指導。
進入21世紀后,我們身邊的社會結構進入了一個與以往五千年完全不一樣的嶄新的歷史時期,城鎮人口在快速增加,農村人口在減少,城鎮建設的巨大發展,保存上千年不變的古老鄉村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那些不再受村民保護的各姓氏家族文化也許要被強烈沖擊。人們的居住地會離自己的祖籍越來越遠,催化姓族親情疏遠,原本脈絡清晰、記載有序的中國姓氏規則和傳統,都將迎來新環境的考驗。以姓氏血緣為紐帶,尋找宗族文化血脈,在當下和未來,依然需要存在和加強,研究姓氏文化,編纂家譜,希望這不只是上了年紀的老人的事兒。
中國鄉村發現轉自:山西晚報 2016-05-1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