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回村的誘惑,當今有多少雙創業的眼睛盯上了鄉村?
三農指的是什么呢?記得我第一次聽這個詞語的時候,那時是在高中,我們的政治老師是山東人,常常聊起她在山東的往事,同時最熱的熱點就是三農,然后,我們就使勁背,所以我對三農這個詞語還是比較敏感的。今天呢,我就聊聊現在村里的那些事。(什么事?當然是好事啦!不好您找我)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在三農好像我們無論是學術界還是社會上很少聽到這個詞語了,可見“三農”問題的關注度呈降溫趨勢。
那么現在什么詞“”熱”呢?
鄉村價值、農業意義、土地流轉、鄉村旅游等這些詞語較熱。
我的家鄉坐落在山西省中部丘陵地區,附近鎮子種著很多蘋果樹,當然最出名的要數我們的“什貼小米”,這個小米別提有多好吃了,現在我從事的創業就是希望把我們鄉鎮的這個特色產品走出去,讓更多的老百姓吃到正宗的”什貼小米“。
這個小米非常的珍貴,產量也非常的低,再一個就是播種這個谷子太艱苦了,導致市場上真正的什貼小米非常短缺,我們都拿她當做寶貝,如果有客人來做客,首先要請客人品嘗的就是這金燦燦黃澄澄的什貼小米。
要說為啥現在好的城市人都盯上了農村?以前離開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了。這個現象非常好,轉瞬間,我們的農村又熱了,破窯洞,破瓦房都值錢了。
近幾年鄉村旅游也火了,連城市里也出現“農家小院”“柴火人家”之類的主題飯店,該有的石磨啊,墻上的辣椒玉米啊,啥都有,甚至土豪都雕了一個高頭大馬,鄉村旅游的發展使得農村資源都變成了“稀缺”的資源。農村戶口老貴啦,農民也不再愿意將其轉為城市戶口。城市化進程的速度催生的大量的“農民大款”。
這個打款可真是大款,以前我一個同事,平時和我也是吭哧吭哧的干的,突然他的村莊被劃為重點改造城中村,這位同事直接一夜間變為百萬富翁。
現在我們的國家、社會和農民的關系開始聚焦到“土地”上。圍繞著“征地,占地”成為現在三農的焦點。
還有就是,不知大家有沒有同感哈,我們的農村和城市的地理界限變得開始模糊了,出現了城中有村,村中有市的現象,而此刻農民也不再是農村的居民,城里有農民,城里人也不全在城市,鄉村也有城里人。農業不再完全是農民的產業,城里人也開始從事“農業”。我們家隔壁有個村子,里邊居然有好多城市居民賣下了好多院子,有的居然租了大棚種蔬菜還養了鵪鶉。
回村的誘惑,誘惑到你了嗎?我親愛的朋友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風車三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