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峰縣八峰村,是我省“邊遠山區致富奔小康的一面旗幟”,面對市場經濟的跌宕起伏,八峰村經歷了巔峰時的輝煌,低谷時的潰敗。然而,這一切都沒有阻止帶頭人姚紹斌的創業之路,歷經三次創業后,全村一百多戶人家入股辦“八峰生物”集團公司,已經辦成特色養殖場、生物有機肥廠,去年創收2400多萬元,(來自:2016年8月18日 湖北日報)
奧運場上傅園慧的“洪荒之力”瞬間引爆朋友圈,其背后是對中國時代精神的深刻寫照,那就是國人永不放棄的韌勁,不忘初心的干勁。這股“洪荒之力”不僅閃耀于奧運賽場之上,更是起舞在新農村建設的麥浪之尖。讓筆者將這股別樣的洪荒之力聚焦在鶴峰縣八峰村,看看村支書姚紹斌是如何帶領全村人民在錯誤與挫折的泥淖里挺身站起。
新農村建設中,人的問題是最突出的矛盾之一。近幾年,國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斷向農村輸血造血,下派“第一書記”到村入戶,然而,部分干部存在身處農村,心在城的尷尬局面,還有些干部怕犯錯、怕麻煩,常常以不作為來選擇自保,如此一來,難以與農村“同呼吸、共命運”,又何談新農村建設。
縱使“失敗是成功之母”,也要為每一次成功釋放“洪荒之力”。錯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錯誤之后畏縮不前,甚至連一次嘗試的勇氣都沒有,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道:“一個人最寶貴的就是歷經滄桑后仍懷一顆赤子之心”。面對“八峰藥化”的一場大失誤,姚紹斌沒有因困危而止步,而是選擇在摔倒后快爬起跑,到處跑業務。終于,在歷經三次艱苦創業后,八峰村成為遠近聞名的一顆深山明珠。這不得不讓人想起扎根小崗村的黨支部原第一書記沈浩,用盡畢生的“洪荒之力”來建設小崗村,他說新農村建設就是需要帶頭人,他愿意擔起這個帶頭人,他告訴干部要一針一線親手編織新農村發展的新出路,但不能畏首畏尾,否則一件事也辦不好。他們釋放了體內所有的“洪荒之力”來建設新農村,只為實現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本色初衷,只為實現造福一方百姓的使命擔當。
縱使跌宕激揚,也要守住初心。這個初心包括黨旗上你我最初的誓言,也包括一個人不能被困難打敗的“洪荒之力”。倘若沒有沈浩改天換地的豪情,小崗村又怎能成為中國的唯一;倘若沒有姚紹斌不屈不饒的奮斗,八峰村又如何成為深山明珠。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同志講到:“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這也正是新農村建設呼喚“第一書記”釋放的洪荒之力,只有不忘初心,我們黨才能不斷校準揚帆遠航、不斷開辟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
縱使“路漫漫其修遠兮”,“第一書記”也要當好脫貧致富帶頭人,帶領全黨干部和百姓上下求索。新農村建設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道路雖曲折,但前途仍光明。只要“第一書記”帶頭將迎難而上、勇于創新的“洪荒之力”投入到事業之中,定能在新農村建設道路上創造出震撼人心的“中國奇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