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最大限度地凝聚一切有利于寧德綠色發展的智慧和力量……”在福建省寧德市政協四屆一次會議上,新任主席蘭斯琦的話引發了現場委員們的共鳴。(新華網2017年1月19日)
近些年,精準扶貧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開展當中,各地區機關部門也都各自承擔劃分了的“責任田”,這里不就各部門的精準扶貧工作做得好的做得差的作出評論,但至少,有的部門負責人光憑借錢款財物的支持去搞脫貧攻堅工作,肯定是不行的。
在黨政網看到的報道:福建寧德市政協委員以“生態環境‘俏起來’, 扶貧就會‘熱起來’”為題,闡述了自己為官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決心——要最大限度地凝聚一切有利于寧德綠色發展的智慧和力量,通過“綠色布局”為紐帶整合旅游資源,利用環境、生態文明的跨越式發展,推動當地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
可以看到,人家的脫貧攻堅工作,也并非單純的為當地貧困地區廣施財力物力的支持,而是依托打造和改善生態環境,通過改變環境帶來帶動扶貧工作的開展。又比如筆者所在的區縣地區,有丘陵平壩產業園,也有高山林地風景區,有特產藥材、農作物、畜牧產品,也有特色的旅游產業和人文、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為何不能加以利用,依托各項產業的大力發展,來助推扶貧工作的開展呢?
同理,在我國的古代,先哲們也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脫貧攻堅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需要真正讓被扶持的貧困對象能夠自給自足的富足起來的工作。授人財物,通常也能解決眼前的困難,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能夠依托各地實際情況,通過因地制宜的有措施有計劃的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授人以漁”的方式解決被扶持人員的貧困問題,這才是脫貧攻堅的根本目的。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