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9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指導,中國經濟年鑒社主辦的“2017(第五屆)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峰會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題,旨在深入探討如何著眼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韓俊作主旨演講;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農業部副部長葉貞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出席峰會并發言。
11月19日上午,李偉出席峰會開幕式并作主旨演講,他在題為“以更高標準保障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的演講中表示,過去五年,中國經濟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的轉換,中國政府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保就業、保民生等各方面的壓力比較大。糧食和食品安全工作取得的成就,為中國保持大局穩定,為中國政府有效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了很大貢獻。
李偉指出,隨著前不久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論斷。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勢必對中國各個領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對做好中國糧食和食品安全工作也將提出更高的要求。
李偉強調,在農業供給側,現在還遠不能很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新需求,糧食和食品安全方面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不平衡,突出體現為數量增長快、質量改進慢,生產發展快、生態改進慢。不充分,突出體現為糧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不高。
李偉認為,中國已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他強調,在新時代,我們將全面落實十九大提出的一系列新戰略新部署,更均衡、更充分、更高水平地保障13億多中國人民的糧食和食品安全:一是以體制機制的創新,全面滿足城鄉居民不斷提升的食物消費需求。二是著力提升城鄉低收入和脆弱群體的糧食安全保障水平。三是全面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國家糧食產能安全。四是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促進全球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
開幕式上,韓俊在演講中指出,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的要求濃縮為五句話: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韓俊認為,鄉村的振興不僅僅是鄉村產業的振興,也是鄉村社會全方位的振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一定會為中國農業農村的發展注入強大的動力。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宏大的任務,其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實現鄉村振興必須要著力推進的一項重要任務。
韓俊重點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中國農業農村發展方面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談了四點看法。他表示,第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更好地保障中國的糧食和食物的安全;第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的配置為重點,進一步深化中國農業和農村的改革。一方面,我們要發育土地經營權利的市場,要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土地農地使用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重視扶持和保護普通的小農戶利益;第三,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更加重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推進農業的清潔生產,推行農業綠色的生產方式,這方面要繼續抓好化肥農藥減量化,要通過集中治理一些突出的問題,切實把過量使用的化學投入品減下來,把超過資源承載能力的產能退出來,把農業廢棄物資源利用起來,要讓透支的農業資源得以休養生息;第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統籌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要構建農業對外開放的新格局。
在隨后的“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題大會環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農業部副部長葉貞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分別圍繞“十九大后中國的經濟發展與改革”和“農業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以創新監管制度、引領食品供給質量安全水平提升”進行了發言。
王一鳴表示,我們深化改革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正為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開辟更廣闊的前景。經濟領域推進了一系列基礎性改革,同樣在農業領域也將推進改革,包括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包括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經營型用地流轉制度改革,這些改革都會釋放出新的巨大潛力。他強調,下一步要向世界最高的質量標準看齊,要讓“中國質量”像“中國速度”一樣受到世界廣泛的贊揚。
葉貞琴表示,為貫徹十九大精神,農業部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鄉村產業的重心為重點,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抓重點、補弱項,加快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做好鞏固糧食產能、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培育壯大新型工業經濟主體、大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積極推動農村創業創新、著力推動農業科技的創新、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產業扶貧等八方面工作。
孫梅君表示,解決食品安全領域不充分不平衡的問題重點的任務是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即促進供給與需求相匹配,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食品的質量,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創新。她強調,實踐經驗表明,監管政策創新,對于提高食品供給質量具有直接的明顯作用。當然,食品安全是管出來的,更是產出來的,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維護和促進公眾健康,必須從防治污染的大環境著眼,重視可持續發展,必須從農業生產源頭入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此次峰會為期兩天,除19日的主題大會和開幕式,還設置閉門會議以及多個平行圓桌會議交錯進行,圍繞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把小農生產納入現代農業軌道、保障糧食和食品安全、科技引領現代農業、金融創新服務“三農”“一帶一路”倡議下全球農業合作新格局等重要議題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另據記者了解,2013—2016年,“中國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已成功舉辦四屆,作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端論壇品牌,受到中心領導及有關國家政要的高度認可,會議成果受到廣泛關注。目前,峰會已成為官、產、研三界人士探討中國乃至全球糧食與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溝通平臺,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將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端智庫試點建設以及相關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研究成果發布提供有力支撐。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2017-11-2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