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民間自古有三大喜慶節日—春節、大十五(大端午)和六月六。每逢這三個節日來臨,城步苗族同胞都要合家團聚,親友相會,殺雞宰鴨,打酒買肉,隆重慶賀。
六月六:城步苗族的“半年節”
農歷六月六,城步苗族同胞稱之為“半年節”。這一天,家家戶戶將已出嫁的女兒接回娘家過節,殺雞宰鴨磨豆腐,每個團寨合殺肥豬一頭,青年后生去河溪捉回泥鰍螃蟹河魚,有的還包粽粑蒸甜酒,美酒美食,盡情歡飲,其樂融融,慶賀“半年大節”。當然,如果女兒女婿接女方父母去過節也行,那是女兒女婿的一片孝心。
至于未婚男女青年,三五成群來到歌坪戲臺、河邊沙洲、田頭地角,談理想抱負,唱山歌情歌,下河洗澡,上樹捉蟬,盡情嘻戲,千般浪漫……至上世紀末,城步還有過年、大十五、六月六“送節”的習俗。六月六未婚青年給訂婚姑娘家“送節”,與大十五“送節”相似,送的也是雞鴨鮮肉,煙酒糖果,女方“回篩”也是布鞋香帕繡花墊。比如我自己吧,我和我未婚妻都是苗族,都是鄉村教師,但我上世紀八十年代仍按苗族規矩去“送節”,每年老老實實地送三次節,除與農村青年所送的相同禮物外,還送當時流行的時髦禮物,“尼龍襪子送四雙,的確良襯衫買四件”。至于未婚妻當年回贈我的“千層底”和“繡花墊”,至今還有兩雙留存紀念。
六月六,時處盛夏,天氣炎熱,艷陽高照。苗族老人們傳說,這天曬過的衣被,不生蟲,不發霉,不褪色。因此,每逢這一天,苗家人都會利用這個好日子“曬龍袍”,翻箱倒柜將冬衣被褥拿出來曝曬,已備好“壽衣”“壽被”的老人們,也要將這些“寶物”翻尋出來曬一天,以期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六月六:城步苗族的“嘗新節”
“六月初六掛田青,田邊敬奉五谷神。保護禾稻收成好,天地神明護陽春”。這是城步苗族同胞于六月初六這天去給田頭社公(即五谷神)掛青時唱的山歌。六月初六,城步苗胞又稱它為“禾蔸節”、“嘗新節”,要殺雞鴨掛田青敬奉五谷大神。這天早餐后,男主人凈手帶上香燭、冥錢、米酒、供果,前往一丘大田祭祀“五谷大神”,用一些小竹片夾幾張冥錢插在田頭地角,名曰“掛田青”,以圖驅散蝗蟲鳥獸,確保稻谷豐收。如果路遇親友也不能說話,彼此點頭而過,以示對五谷大神的虔誠。此時禾稻正當抽穗,男主人會扯一把飽脹的禾穗,放到“巖缽”中搗出谷漿,拌入老米中煮熟,新穗老谷,陳米嫩漿,煮出的米飯香甜無比,芳香撲鼻。
苗族為什么要敬五谷大神呢?我老家在城步蘭蓉古苗寨,小時候常常于晚上在火塘邊聽苗族老人“講款”(講故事)。我舅舅叫楊本如,是一位“講款”、“降仙”和苗藥高手。舅舅告訴我,我們吃的米飯是五谷大神的奶汁變成的,遠古時候天下大旱,苗民饑渴難忍,死亡過半。五谷大神得知后,降臨苗鄉解救人類,不惜將自己的奶汁擠出來救命,每一滴奶汁都凝結成一粒白米,后來奶汁擠出血來,就成了紅米。所以我們苗鄉才有白米飯和紅米(烏米)飯。再擠下去,血擠干了,五谷大神也就死了。苗族人民為了報答他的救命大恩,定于每年六月初六掛田青紀念他。此時,禾稻已抽穗成漿,開始成谷,掛田青的人就抽一把谷穗回家,蒸熟嘗新,向五谷大神報喜。這就是苗族人六月六敬五谷大神的來由。也是在六月六過“嘗新節”的原因。
六月六:城步苗族的“山歌節”
“長坪府,大寨縣,長安有座真龍殿;湖廣三杉十八尖,樹樹連成一條線”。這首山歌,是歌唱城步明代苗民領袖李天保和他親手栽植的一棵神樹-“湖南杉樹王”的,名叫《湖南杉樹王之歌》。城步苗族同胞愛唱山歌,而且讓唱山歌成為一個民族的重大節日,個中有一段悲壯凄涼的歷史故事。
據道光《寶慶府志》卷三記載,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湖南城步橫嶺峒和廣西蒙顧峒(今龍勝縣境)爆發了由苗族首領蒙能和李天保領導的苗民大起義,苗族義軍一度攻下新寧、綏寧、新化、靖州、會同等州縣。到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起義擴大到今貴州黎平、天柱等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十二月,明王朝派都御使王來總督湖廣軍務,以總兵梁瑤、參將李震等領兵鎮壓城步苗民起義,迫使蒙李義軍退往廣西。景泰五年(公元1454年)二月,蒙能率軍五萬余人,浩浩蕩蕩打回黔東、屢敗官兵。景泰七年(1456年)四月,蒙能在攻打貴州平溪衛城的戰斗中,不幸身中火槍,光榮犧牲。蒙能犧牲后,義軍擁立李天保為首領,蒙能之子蒙聰為元帥,楊昌富為將軍,用蒙能所遺之銀印作敕書,以城步橫嶺峒為根據地,繼續堅持戰斗。李天保自稱“武烈王”,定年號“建元武烈”,筑將臺高九丈,懸掛黃白旗,建立真龍殿,設立了長坪府,大寨縣,稱要“攻武岡,直抵湖廣至南京登殿”。朝廷大為驚駭,當年十一月,明代宗朱祁鈺派遣南和伯方瑛為總兵,調集四省糧草,七萬官兵,數路進剿,殘酷鎮壓。起義軍英勇斗爭,鏖戰五年之久,直到明英宗天順五年(1461年),終因眾寡懸殊而失敗,李天保被擒,遇害于北京。這次起義幾起幾落,長達二十四年,是苗族人民古代斗爭史中最壯麗的篇章之一。
當年李天保因敵我力量懸殊而被迫撤離根據地時,他拔了三棵杉樹苗,分別“倒栽”在湖南城步大寨、靖州飛山寨和廣西小江的寨門前,他用“倒栽杉樹”的辦法來占卜吉兇,激發義軍士氣,若倒栽的杉樹成活了,象征著義軍富有生命力。李天保在倒栽杉樹時,慷慨激昂地告別長安營故鄉同胞說:“這棵杉樹如果栽活了,我李天保必定打回來”。哀兵必勝,神樹顯靈。他當年倒栽的三棵杉樹不但都活了,而且至今都還健在,一共長出十八個樹尖(其中大寨這棵有三個樹尖,飛山寨那棵有六個樹尖,廣西小江那棵有九個樹尖)。其中城步大寨這棵杉樹最賦生命力,最為神奇,它也像李天保一樣,成為“樹中之王”。2018年年初,由湖南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主辦的尋找“湖南樹王”評選活動結果揭曉。尋找“湖南樹王”活動歷時8個月,評選范圍覆蓋湖南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并登記掛牌保護的古樹。評選專家根據樹齡、樹體兩個定量指標,綜合樹形、保護價值、人文內涵3個定性指標,為推選的“樹王”打分。活動期間,湖南省綠化委員會、省林業廳結合全省古樹名木資源詳查,從樟樹、楓香、銀杏、桂花、柏木、閩楠、羅漢松、馬尾松、杉木、南方紅豆杉10個樹種中推選出10株“湖南樹王”。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營鎮大寨村的這棵杉樹,以其樹齡1600年、樹高28米,胸徑2.2米,冠幅28平方米,四周伴生有古杉群落,滄桑雄偉,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而獲評“湖南杉木王”。
為了紀念李天保這位苗民領袖,城步苗民在長安坪修建了“天王廟”,并于每年的六月初六舉行“抬天王菩薩”游行和開展山歌賽活動,進而逐步將長安營山歌賽演變為城步“六月六山歌節”。到2012年更名為中國邵陽城步“六·六”山歌節暨中國大桂林旅游·湘桂原生態風情節。2014年升格為湖南省級節慶活動,成為湖南省四大節慶品牌之一。2018年5月,城步“六月六山歌節”被列入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資格名單。近年來,城步六月六山歌賽的強勢崛起,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一場原生態山歌風暴,并有席卷全球的趨勢。
(作者單位: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政協辦公室)
(城步苗族自治縣長安營鎮航拍照。楊瀚/攝)
(城步第九屆六·六山歌節在長安營鄉舉行。楊文武/攝)
(第十屆六·六山歌節移師城步縣城舉辦,,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盛情演唱。楊文武/攝)
(第十二屆山歌節又在長安營鄉舉辦,圖為比賽現場盛況。楊文武/攝)
(每年六月六期間,城步苗族婦女都聚在庭院前面,歡歡喜喜包粽粑,歡度“半年節”。雷學業/攝)
(城步苗族傳說,稻米是五谷大神所賜,他的每一滴奶汁都是一粒白米,奶汁流完后擠出的是血,就成了紅米。楊文武/攝)
(六月六來臨,城步苗家阿妹精心做布鞋 。不過,現在做的布鞋,很難看到“千層底”啰。楊瀚/攝)
(六月六期間,城步苗族大媽教女兒繡鞋墊。楊瀚/攝)
(城步長安營鄉苗族同胞六月六抬天王游行活動。楊文武/攝)
(城步長安營鄉六月六抬天王游行時,請動“神龍護駕”。楊文武/攝)
(六月六這天,城步苗家阿哥阿妹身著盛裝,來到河中嬉戲游玩。楊瀚/攝)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