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12月28日至29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三湘大地引起熱烈反響。
“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讓全省農口戰線精神振奮,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充滿憧憬,大家通過電視、廣播、移動客戶端、網絡等各種方式收聽收看總書記講話,心頭倍感溫暖。
大家表示,要以飽滿的干勁抓生產、奪豐收,奮發有為挑重擔,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奔向現代化的美好明天。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要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提供了行動綱領和根本遵循。”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袁延文稱,全省將堅決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方針,全面推動鄉村振興;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加強鄉村治理,促進城鄉融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努力開創湖湘特色鄉村振興新局面,確保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省扶貧辦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賀麗君表示,一方面要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牢牢守住防返貧底線;強化易地搬遷后續幫扶措施,加大就業和產業扶貧力度;另一方面要接續推進脫貧地區鄉村振興,實施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產銷對接活動,完善基礎設施,加強農村低收入人口的常態化幫扶。
在“三農”研究專家陳文勝看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湖南要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大力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提高鄉村善治水平。省農業農村廳農村合作經濟指導處處長周立華稱,全省要探索總結好的經驗做法,推廣運用“積分制”等有效模式,持續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繼續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收聽總書記的講話,藍山縣三峰茶業公司董事長雷沅傳心里吃了“定心丸”。
奮斗多年,雷沅傳創辦三峰茶業公司,在海拔800多米的百疊嶺新建3萬畝高山有機茶園,帶動周邊農民種茶、制茶、賣茶。如今,黨的政策好,扶持基地改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打造茶旅融合樣板,助推鄉村振興。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
“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生產年年要抓緊。”收看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各級農業部門的干部既感到責任重大,又充滿自豪。作為農業大省、主糧大省,湖南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在肩、使命光榮。
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湖南要全面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切實落實好“穩面積、穩產量”目標。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唐建初稱,防止耕地非糧化、非農化,建設好高標準農田,打造種業創新高地,強化品牌建設和標準化生產,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
省水利廳廳長顏學毛表示,水利系統將全力加快犬木塘、椒花、涔天河等水源樞紐工程建設,大力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著力推進灌區現代化建設,持之以恒地開展秋冬春水利建設,逐步形成“大中小微互補、蓄引提調結合”的農田水利網絡,推動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落實。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關鍵在科技。省農科院院長單楊稱,省里要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走“產學研用”一體化之路,企業與科研院所要真正結成共同體,圍繞糧食生產、儲藏、加工全產業鏈,加快各環節綠色節本高效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把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落到實處。
“總書記高度關心‘三農’,讓種田農民深受鼓舞。”全國十佳農民、湖南錦繡千村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龔佑瓊收聽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更加堅定了種田致富的決心。她表示,不管有多少困難,種糧面積不減,服務農民不打折扣。
近幾年,錦繡千村為“無機械、無勞力”的農民提供土地全程托管和“菜單式”服務,托管服務面積近10萬畝,每畝增收200元左右。龔佑瓊說,散戶種糧難、效益低,自己領頭成立合作社,就是要服務好農民群眾,當好“田保姆”,為糧食安全出力盡責,為農民增收作貢獻。她充滿信心地說,新的一年,錦繡千村將建設100家標準化村級服務站,服務30萬畝優質稻標準化生產,帶動3萬小農戶增產增收,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當好糧食生產和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保持戰略定力,以釘釘子精神推進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加強土壤污染、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等治理和修復。
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首先要在農業生產上實現“綠色化”。省綠色食品辦公室主任譚小平介紹,我省正在大力推行農藥、化肥零增長行動,推廣化肥機械深施、葉面噴施等高效施肥技術,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作物從柑橘、蔬菜、茶葉向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節肥潛力大的園藝作物拓展;實施綠色防控替代化學防治行動。通過這些措施,減少面源污染,普及綠色生產,讓越來越多的“湘字號”農產品打響綠色食品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
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要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省水利廳廳長顏學毛表示,水利部門將以縱深推進河湖長制為抓手,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域生態空間管控,推進農村水系綜合整治、鄉鎮樣板河湖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建設一批生態宜居“水美湘村”,增強群眾幸福感。
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轉自:湖南日報-02版 要聞 2020-12-3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