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特色小鎮之 "特色產業"的選擇、培育與導入
小鎮要堅持“以產立鎮、以產帶鎮、以產興鎮”,促進從小鎮資源到小鎮產業,小鎮產業到小鎮經濟,小鎮經濟到小鎮發展,最終實現產鎮一體、協調發展,為中國特色小鎮提供持續健康發展的動力和支撐。但特色小鎮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產業體系,,聚焦某個優勢產業。因此,確保某一產業在小鎮中的獨特及主導地位,圍繞其來打造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是激活小鎮經濟,促進小鎮特色形成的重中之重。
一、特色產業的發展路徑
特色產業是特色小鎮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經歷科學選擇、合理規劃、核心培育,再到集群輻射,最終提升到產業品牌的發展路徑。
產業選擇——科學論證進行選擇,重在尊重現實基礎、尊重市場需求;
產業規劃——把握產業發展戰略,重在空間布局規劃、分階段發展目標;
產業培育——發展壯大核心支撐,重在龍頭企業的招商和培育、產業鏈的打造;
產業集群——強化產業輻射帶動,重在圍繞特色產業“補鏈補強”;
產業品牌——增強特色城鎮競爭力,重在產業文化和整體形象。
二、定位“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如何選擇
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發展首要做好產業的選擇工作,目前全國各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亂象普遍,很有可能產生惡性競爭。因此在產業選擇方面,各級政府應以客觀的眼光尊重本地發展現狀和市場需求;以敏銳的眼光和科學的思維把握產業發展前景;以超前的眼光突破傳統深化改革,加強創新驅動,促進特色產業領先發展。
在城市主導產業選擇基準理論的基礎上,綠維創景結合市場與科學機制,提出了以6大原則引導的多層指標選擇體系。
特色產業選擇流程
(一)特色產業的六大選擇原則
特色產業的六大選擇原則
適應原則——要與小鎮發展相適應,做到因地制宜、適應市場;
特色原則——特色要明顯,優勢要突出;
關聯原則——產業關聯度要大,經濟帶動性要強;
創新原則——創新能力要強,技術進步要快;
生態原則——要平衡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
需求原則——產業的現實市場需求要大,未來需求潛力可觀。
(二)特色產業的七大選擇指標體系
根據以上六大原則,我們從產業本身發展層面及外部市場導向層面,給出了特色產業選擇的七大指標體系——產業發展基礎、產業關聯度、技術創新性、產業特色性、產業環境影響、市場需求、外部支撐。整體采用專家評分法與客觀數據賦分法,最終通過加權計算,選取得分最高的產業為特色產業。
三、培育“特色”產業——特色產業如何培育
“集中突破”是特色產業發展的關鍵。小鎮的特色產業選定之后,就要遵循特色小鎮的培育要求,將主導產業做精做強。先采取“集中”策略,重點突破,將戰略的注意力集中于產業鏈思維上,挖掘深加工潛力,延伸產業鏈條,把特色產業逐步做精做強,發展產業的核心優勢。
“規模優勢”是特色產業穩定發展的保障。規模效益是在產業發展基礎上,全面提高“低成本生產優勢”和“低成本運作優勢”,在產業研究、產業應用、產業服務、產業營銷方面形成集群發展,在市場競爭中形成規模優勢,保持競爭優勢,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
(一)“集中突破”的產業鏈發展思維
特色產業的產業鏈可以比作是特色小鎮的線形核心,核心的重點在于產業主體項目的培育,像栽培樹木一樣,做到“選得準”,重點突擊,保障“立得住”、“長得大”。
“選得準”就是要符合產業的整體發展戰略,找到最適合的項目/企業種子;“立得住”就是要重點培護,保證龍頭項目/企業能夠在小鎮扎根,做到本土化運營;“長得大”就是要最優化成長,能輻射帶動新枝,也具備良好的可持續發展效益。
產業核心產業鏈的完善發展,就要梳理產業鏈思維,強化產業鏈配套,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
(二)“規模優勢”的產業集群發展思維
特色小鎮的產業集聚不同于區域產業集聚1.0和2.0,是要形成一個在核心產業支撐下的融研發創新、文化創意、成果轉換、體驗應用于一體的全方位立體化特色產業生態系統。
1橫縱聯合
特色產業的規模發展優勢除了自身“縱向”產業鏈的壯大完善外,還要在“橫向”完成資金、人才、科技、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挖掘歷史人文要素的集聚,充分體現特色小鎮的創新導向,推動經濟要素與人文歷史要素的高度契合,融合產業鏈和創新鏈于一體,構建良好的產業生態圈,增強區域內生發展動力,從而保證特色小鎮的特色化、創新化和可持續性發展。
2內外合力
特色小鎮的產業發展不同于產業園區,更具有開放性和系統性。一方面對外通過與創新網絡的連接,可以將最新的產業創新信息、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甚至創新人才源源不斷的引進到特色小鎮來,推動產業生態圈的實現。另一方面,對內通過協同機制推進特色產業創新戰略平臺的建設,不斷完善特色小鎮企業主體的創新合作交流機制,促進信息和成果的互通共享。通過內外合力推動產業生態系統的創新增長極。
通過橫縱聯合、內外合力,推動特色產業集聚生態圈的形成,進而將實現特色小鎮產業功能、創新功能、生態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現代社區功能的有機融合。
2抓好投融資平臺建設
依托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的合作,通過直投基金、政府引導子基金、產業基金等方式,打造產業發展金融平臺,助力特色產業的產業聚集。一方面,為需要資金支持的企業,提供方便優惠的融資渠道和金融服務,助力企業發展,推動產業落地;另一方面,扶持產業研究領域,實現產學研一體化,從技術創新的角度,推動產業的發展。
3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
確保公共資源交易公開、公平、公正,實現公共資源交易服務專業化、效益最大化,應推進特色小鎮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建設。主要包括農村產權流轉(農戶承包土地經營權、“四荒”使用權、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農業生產設施設備、小型水利設施使用權、農業類知識產權等)、環境能源交易(節能減排技術等)。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房地產總裁學會(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