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擴大優質水稻、小麥生產,適度調減玉米種植面積。
增減之間,引人關注。參加兩會的一些代表委員表示,這體現了我國農業結構調整新動向,對農產品質量和效益更加重視。
新世紀以來,我國糧食生產一度實現“十二連增”,總量問題得到較好解決。與此同時,人們對農產品品種、質量和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
“現在,如果不提供綠色、健康的農產品,消費者根本就不買你的賬。”來自江西萍鄉的全國人大代表侯玉雯深有感觸地說。她正通過農戶+基地+企業的合作模式發展蔬菜種植和牲畜、魚類養殖業。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不能像過去短缺時期那樣,由供給決定需求,而要向需求決定生產轉變,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的新需求。”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說。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優質綠色農產品、優質水稻和小麥是今年著重“增”的供給方向。同時,糧改飼試點面積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
在“減”的方面,主要任務還是調減玉米種植面積。我國部分品種農產品供過于求的典型代表是玉米。玉米庫存高達約2.3億噸,相當于全國一年的玉米總產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鼓勵多渠道消化玉米庫存”。
“2016年,玉米種植面積已經調減了近3000萬畝,今年還要繼續調減1000萬畝左右。”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隨著玉米收儲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玉米價格逐步向市場回歸,也會引導農民進一步調整種植結構。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一個單純的品種數量方面的調整,而是要改變我們的發展方式。”陳錫文表示,要通過改革從整體上提高我國農業的綜合效益,提高我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