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由中國農業大學企業家校友聯誼會、校友股權投資基金、MBA教育中心共同成立的“校友創業訓練營”第一期正式開營,中國農業大學企業家校友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農業大學MBA教育中心主任付文閣教授在開營儀式上做了題為《創業訓練營是什么,為什么?》的主題演講,共同探討未來大農業發展的新格局。
以下為文字性總結內容:
首先,歡迎第一期“中農創“校友創業訓練營的學員,關于中國農業大學校友創業訓練營,我將來想辦成一個非常開放的平臺,只要中國做農業的,就跟中國農業大學有關系,只要進入我們這個訓練營就是我們的校友,所以歡迎非農業大學畢業的同學。
我們學員所處行業比較豐富。我選擇行業有幾個代表,第一個代表就是,有做傳統農業的,但是不同做法,如有的學員做云供養,包括做五谷雜糧的產業,雖然看著是傳統農業,但卻是全新的做法。第二個是什么呢?我們看到,過去我們關注生產端和提高效率比較多一點,現在也有更注重消費端的,比如有的學員做餐飲,食品和餐飲也一樣是農業,過去我們總是種,提高效率,但生產出來賣給誰?怎么提升價值?我做出產品怎么賣出去?然后怎么樣才能價值鏈延伸?還有一個就是跟消費升級有關系,未來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人們吃喝玩樂的水平有所提升,各種新的行業都是消費升級所帶來的,那還有一個圍繞農業生產產業鏈的一些高科技產業,我們這里面從事的行業種類還是比較多的,從前端到后端,整個產業鏈里面相關的技術都涉及到了。所以,我覺得我們21位學員,從個人理解上,代表著中國農業的未來。
我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沒有看一本書叫《未來簡史》,我現在在讀第二遍,我鼓勵大家有時間可以讀一讀。他里面有幾個觀點對我的影響挺大的,第一個觀點是,它認為過去的人類歷史上,困擾人類最大的三大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饑荒,第二個問題是疾病,第三個問題是戰爭。這三個問題帶來了大量的人口大規模減員。但到了21世紀,這三個問題基本解決,全球的糧食危機就是個偽命題。為什么是偽命題呢?糧食危機講的是人們有足夠的吃,過去的農業我們說是資源性農業,因為農業需要水,需要土地,需要溫和的氣候,但是你如果看以色列,你會發現農業對資源的依賴性在大幅度下降,你可以沒有水,沒有土地,但是依然可以生產出糧食,以色列到處是沙漠大家知道以色列到處沙漠連水都沒有,但是它每年不僅僅可以供自己用、吃,它還每年大量出口,我們看到荷蘭,也是一個小國家,它的很多土地都是那種淺海獲取的土地。荷蘭在農副產品出口國家全球排第二,第一是美國。所以從技術角度上來講,全球對食品的供給,從供給上來講,平均值都是遠遠超過人們需要的,但是為什么還有人餓死呢,是由于分配不均的問題。第二個就是疾病,對于傳染疾病,人類的控制水平已經越來越高了,在未來幾十年里面科技創新,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人的壽命問題。 第三個是戰爭,大家看一下大規模的戰爭在二戰以后幾乎沒有出現,它是由于核武器的出現,帶來的這種大規模的戰爭得以避免,而未來戰爭形態也可能會出現變化,戰爭形態不是你有核武器你就能控制世界,而是你掌握數據和數據邏輯。
大家想想未來世界是什么,第一有足夠吃的,第二你可能是長生不老。第三沒有戰爭。將是一個令人向往,又非常令人恐怖的事情。人不缺吃了,第二人壽命在延長,第三戰爭在減少。但是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就是快樂和幸福。你有足夠吃的,你也長生不老,但是你怎么快樂。那好,我們做農業的機會在什么地方,大家想一想未來科技肯定有這樣的技術,讓你吃一粒高能量食品,可以一個月不吃飯,這個我估計將來沒有問題。
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了,對食物的消費可能有趣的。中國確實走了這么多年改革開放,我覺得基本上解決完有飯吃、吃得飽,下面我們就應該推行怎么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有品位,所以未來吃飯是一方面,吃飯的感覺可能比吃飯變得越來越重要。也就是說你去喝咖啡,不必問咖啡成本多少錢。其實喝咖啡和喝酒,喝的不是咖啡,喝的是咖啡給你帶來的快樂。
所以糧食一定從解決基本生存,到了帶著快樂享受幸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生活我最關注的就是這四個字,吃喝玩樂。前面吃喝,后面玩樂,玩樂離不開吃喝,玩樂是高級的。中國也正處在這么一個轉折階段,消費升級,過去我們所有人都忙活怎么有足夠吃的,未來所有人要忙活要吃的好,吃的健康,吃的有品位和快樂。我國農業供給上和全球其他農業相比來講,還差的很遠。也就是說從供給端來講,雖然我們現在有很多東西賣不出去,從供給端上講我們和世界上其他發達國家差的很多。
怎么看中國市場,它是一個增長型的,中國市場巨大無比,而且具成長性,我們處在中國這樣一個市場,處在這樣一個轉型升級關鍵時期,我們的機會很大,我們的市場還有空間,我們效率還有改善空間,我們產業鏈、價值鏈延伸模式還有提高的空間,我們在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里,創業必須要根植于中國的市場。
同時思考,中央為什么要轉變農業未來發展的重點?第一個問題,我們這么多年來雖然有足夠的吃喝,但我們付出的代價是什么,我們糧食十年增,十一年增,我們代價是什么,現在中國土地,第一地理有問題,第二污染嚴重,我們是全世界用化肥最多的國家,全世界用農藥最多國家,而且我們現在畜牧業對水污染,對大氣污染、PM2.5,有人說農業貢獻比工業貢獻還大。雖然生產出來的很多足夠我們14億人吃的東西,但現在所有中國食品里面,重金屬的含量是多少?雖然我們有足夠吃的,但是我們吃的東西不健康,我們生產的東西被污染。第二個問題,大家看去年我們農業GDP大概6萬億左右,我們食品加工業GDP是12億左右,我們餐飲GDP大概3.5萬億,發達國家農業生產總值6萬億,我們12萬億是食品加工業和農業GDP之間比是1:2,也就是說它增值了1倍。但是西方發達國家里面是4.5倍以上、5倍,有些多的是7.8倍,這說明我們整個農產品整個價值鏈里面還處在低端,我們食品從加工到餐桌,這個總體價值沒有實現。
雖然種糧食了,農民沒有掙到錢,所以我從價值鏈和產業鏈角度來看,未來中國農業升值空間大得不得了。從生產端來講,無論是搞土地整理,還有我們搞的什么,過去生產糧食放在倉庫里面,現在我們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從生產端來講我們有很多空間,產業鏈延伸我們還有很多空間。未來養殖業、農業都需要機器替代未來是必然。智能化是未來趨勢。我們現在談未來發展方向就是智能農業,智能就是要解決人,替代人復雜勞動,過去機器化替代人簡單勞動,智能化要解決復雜勞作問題。所以未來農業看不到人,如果你要是看到人,肯定有問題。這些人都干什么去了,吃喝玩樂去了。所以未來產業最大是讓人快樂。
我國農業正處在一個轉型升級關鍵時期,一方面我們還要提升效率和國際接軌,一方面我們要拓展產業鏈條,要拿價值提升,更主要是未來方向,我覺得有幾大趨勢:第一生態農業,第二智能農業,第三是我談到,你吃喝和玩樂區別在什么,也就是說吃飽了,還要吃的好、和吃的有營養、吃的有品位,讓你到餐館去吃,這就是第三產業。未來農業是什么,未來農業不僅僅是生產吃的,他還生產環境。所以未來農業可能不僅僅提供食物,還給你提供美麗的環境,提供玩樂的場所。過去我們總說弄蘋果,蘋果園,賣蘋果拼的是價格,但是如果弄蘋果莊園,你賣的是體驗,讓你采摘就是體驗。所以未來農業形態必然發生重大變化。
我認為未來5到10年這機會大得不得了,關鍵是能不能抓住,我希望在座各位都能夠抓住,謝謝大家!
作者簡介: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大學企業家校友聯誼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農業大學校友股權投資基金董事長, MBA教育中心主任。具有豐富的企業管理與投資經歷,為著名管理咨詢專家。目前任多家國內外公司的董事長、董事、獨立董事或常年管理顧問。曾到美國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毅偉商學院等訪問講學。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大MBA 頭條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