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土地管理法》修訂三大領域:征地、農村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將是重點
討論運籌多年的《土地管理法》修訂工作,正在悄無聲息中進入到最后階段。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土資源部將形成《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草案。這份草案形成后,將首先報請國務院審議。
將于2017年全面收官的“農村三塊地土地改革試點”,將成為此次《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草案起草的重要內容來源。目前,國土資源部正在全面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成果經驗,并在試點收官之年全力沖刺。
“農村三塊地土地改革試點”包括——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至今已經進行到第三年?!锻恋毓芾矸ā沸抻啺覆莅钢?,對既有法律的修改,則很可能主要來自于與此相關的領域。
全力推進
“應該說,《土地管理法》的修訂,已歷經了很長的過程,今年應該是全力推進的一年?!?月19日上午,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國土資源廳內部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近年來,各方面都曾以不同形式就《土地管理法》的修訂問題,問詢地方政府及其職能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現行《土地管理法》于1986年6月25日經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1987年1月1日實施。此后,土地管理法經過三次重大修訂,最近一次的修訂是在2004年。
實際上,整個2016年中,作為全國土地工作的主管部門,國土資源部一直在著手進行《土地管理法》修訂的有關工作?!皯撜f,相關的工作開展得更早,時間更長。”曾參與過《土地管理法》修訂前期討論工作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起草修訂《土地管理法》的有關材料,也多次被列入國土資源部的年度工作議程。
記者了解到,形成《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草案,已經被列入國土資源部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這份計劃以時間為標準,分為“急需”“力爭年內完成”和“調研”三檔。形成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草案被列在“急需”一檔。
目前,《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草案已經起草完成。
多位權威消息人士告知記者,在完成《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草案之后,將盡快報請國務院進行審議。待國務院審議通過后,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之后,正式頒布實施。
三塊地改革
由于《土地管理法》的修訂,事涉廣泛的社會各方利益,因此,自修訂工作啟動之日起,其在哪些方面進行修改和調整,一直沒有官方的明確說法。但是,本報記者獲知,此次《土地管理法》修訂案的草案起草工作,將在全面總結農村三塊地土地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進行。
2014年冬天,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次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做出決定,授權國務院開展有關試點工作,并在33個試點市縣范圍內,暫停現有部分相關法律實施。
在征地方面,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征收農村集體土地,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但是,并不同時考慮土地用途、區位條件、經濟發展水平、人均收入等情況。
在經營性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領域,現行土地管理法就更無空間?,F行土地管理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使用權不得出讓、轉讓或者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
不過,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中就曾明確提出,要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目前在農村集體土地流轉中經常涉及的法律和規范性文件,既有法律層面的,也有法規規章層面的,還有解釋類的,這些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數量龐雜,對相關問題多存在重疊區域或空隙,而重疊區域多無法統一。
在宅基地管理的問題上,由于長期缺乏宅基地有償退出機制,受利益驅動等影響,農村宅基地私下交易十分嚴重。在“三塊地土地改革試點”中,對于這三方面對額問題,都通過嘗試改革創新的方式予以理順和解決。
影響重大
自1987年正式頒布實施以來,《土地管理法》總計進行了三次修改,分別是1988年、1998年和2004年。其每一次修改,都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或者是對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嘗試與創新的法律追認。
1988年12月29日,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根據憲法修正案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做了相應的修改,規定:“國有土地和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這些規定為國有土地進入市場奠定了法律基礎。
1998年8月29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進行了全面修訂,明確規定: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建設單位使用國有土地,應當以有償使用方式取得。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進行了第三次修正,規定:“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給予補償?!?/p>
兩會期間,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本次《土地管理法》修訂案草案在集體營利性建設用地入市方面,體現了建設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是農村集體經濟性建設用地與國土建設用地同權同價同等入市的改革要求。
在農村宅基地制度方面,從依法公平取得、節約集約使用和資源有效退出方面也體現了改革的要求。與此同時,法律修正案草案還對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等作出了規定。
“土地管理法的修正案草案,充分吸收了改革試點的成果,在農村土地征收方面,體現了縮小征地范圍、規范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范、多元的保障機制的改革經驗?!痹趦蓵陂g,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表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經營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