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劉英杰:如何看待當前農業的三個問題

[ 作者:劉英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29 錄入:吳玲香 ]

糧食不是生產多了,而是進口多了

近年來,在我國糧食產量連續高位增長情況下,糧食進口數量也不斷攀升,糧食的庫存量也達到近年高點,出現三量齊增現象,引起公眾困惑。糧食生產并不,糧食供求處于緊平衡狀態。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從2003年起,我國糧食產量連續12年增產,至2015年達62144萬噸,糧食產量已達到歷史性高位,從時間角度看,我國糧食產量確實是越來越了。然而據測算,2015年我國的糧食總需求約為64000萬噸,較2015年糧食產量高出約1854萬噸,從數量上看,這1854萬噸的糧食缺口量約占總需求2.9%,因此我國糧食生產仍處于緊平衡,并不

糧食進口過,部分品種表現尤其突出。據有關部門測算,2015年我國共進口糧食約1.2億噸,接近糧食產量的五分之一,進口數量遠遠高于供求缺口。我國進口的糧食和數量主要包括,大豆進口8169萬噸,大麥進口1070萬噸,高粱進口量達創紀錄的1069萬噸,木薯進口937萬噸,玉米進口473萬噸,小麥進口總量為297萬噸,稻米進口335萬噸。

國內的結構性需求和國際較低的糧價是糧食進口的主要原因。大豆進口量不斷增加,主要是國內消費結構改變、蛋白粕和油脂需求總量持續增長的結果。我國大豆的結構性需求非常大。據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稱,我國的糧食生產中,小麥、玉米和稻谷等品種能達到供求平衡甚至略有結余,而大豆產量不到1200萬噸,缺口非常大。進口大豆數量接近國產大豆的七倍,為8169萬噸,約占糧食進口總量66%。谷物進口量的增加是內外價差擴大的結果。2015年我國玉米產量是22000萬噸,是主糧中產量最大的品種,供略大于求,但由于玉米的主要出口國有巨大的種植及出口補貼,導致其國際價格遠低于國內。一些廠家選擇性購買國外玉米,因此我國去年玉米及可替代玉米的品種的進口量仍高達4400萬噸。

三量齊增反映出我國農業國際競爭力弱,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量齊增現象是新常態下出現的新情況,有些國內短缺品種確需進口,但根本原因還是國際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國農業競爭力不強。目前,國內大宗農產品價格已全面高于國際市場,到2015年上半年,大米、小麥、玉米等主糧價格均超過國際市場的50%,糧棉油糖等大宗農產品的進口完稅價每噸大體比國內低1000元,導致糧棉油糖等進口不斷增加,出現了邊進口、邊積壓”“洋貨入市、國貨入庫現象。要破解這一難題,根本之道就是堅定不移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農業支持保護體系建設,加大農業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力度,加快農業農村人才培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

耕地質量沒有大的問題,耕地管理有大的問題

違規占用耕地現象依然存在,耕地占優補劣問題突出。違反法定程序修改和調整基本農田保護規劃,改變基本農田性質,將基本農田變更為一般耕地再轉為建設用地。采取以租代征的辦法,變相改變耕地用途,用于非農建設。在辦理耕地征用手續時通過少批多占、化整為零等手段,違規審批和征用耕地。許多城市、村鎮及交通沿線大量優質

耕地被占用,補充耕地質量遠低于被占用耕地,造成耕地總體質量下降。專家分析,補充耕地與被占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每畝至少相差200公斤以上。還有一些城市,一方面盲目擴大城市外延,另一方面大量閑置存量土地,導致城市用地浪費嚴重。特別是中小城市、小城鎮及新區和開發區,土地粗放利用的問題十分突出。據測算,我國建制鎮單位土地面積的建筑容納量不到0.2,全國小城鎮可以盤活的用地在30%以上。

耕地質量整體堪憂,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農業部耕地質量建設與管理專家指導組組長、中國農業科學院資源與區劃研究所副所長徐明崗研究員指出:這些年來,我國農業生產一直堅持高投入、高產出模式,耕地長期高強度、超負荷利用,耕地質量呈現出三大’‘三低態勢。其中,三大指中低產田比例大、耕地質量退化面積大、污染耕地面積大;三低指的是有機質含量低、補充耕地等級低、基礎地力低。農業部發布的《關于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的公報》把全國耕地按質量等級由高到低依次劃分為一至十等,其中,評價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積為4.98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7.3%。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積為8.18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4.8%。評價為七至十等的耕地面積為5.10億畝,占耕地總面積的27.9%。上述數據表明,整體而言,我國優質耕地僅占四分之一強,數量較少,而另有接近一半耕地屬中等,是未來耕地質量提升的潛力股,表明我國耕地質量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很大提高,食品生產加工環節有問題

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穩中趨好。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近年來,農業部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統一部署,會同有關部門緊緊扭住努力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目標,大力推進農獸藥使用及殘留、違禁物質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畜禽屠宰等7項專項整治行動,持續治理各種突出問題,強化基層監管體系建設,推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嚴格控藥、控肥、控添加劑,取得了積極成效,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繼續穩中趨好。2015年上半年,農業部組織91家檢測機構,開展了兩個季度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共抽檢31個省(區、市)、152個大中城市、4大類食用農產品、96個品種、20948個樣品,檢測指標94項,總體合格率為96.2%。其中,蔬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監測合格率分別為95.2%96.4%99.4%94.8%,畜產品瘦肉精監測合格率99.9%

食品安全問題主要出在食品生產加工環節,而非農產品質量。阜陽劣質奶粉”“廣州假白酒中毒”“三鹿奶粉、雙匯瘦肉精、染色饅頭等一系列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頻繁曝光于公眾視野,有人用井噴一詞來形容我國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之現狀甚至發出了誰在拿食品安全賭民族未來的考問,足見其社會關注度之高,波及范圍之廣,危害程度之大。但相關研究表明,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并非在于農產品質量有問題,而在于食品生產加工。復旦大學厲曙光教授團隊對2004—2012年間媒體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進行梳理后發現,三分之二的食品安全問題產生于生產加工環節,涉及初級農產品的生產環節的僅占13.4%。可見,要保證食品安全,確保農產品質量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是,需要在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狠下工夫。

(作者系農業部人事勞動司副司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學習時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午夜短视频福利在线播放 |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 |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小说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日本视频 | 亚洲国产精品字幕 | 亚洲综合区夜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