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柯炳生:農業科研的特點是什么

[ 作者:柯炳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13 錄入:王惠敏 ]

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小時候沒有科技的概念,自然也不會想到種地還要科技。中學畢業當了農民,才略有所知。首先知道的是“八字憲法”,即“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個字所代表的技術措施,都是傳統技術。

后來,第一次接觸到現代技術,這就是雜交玉米。但是,印象并不好,雜交玉米同老品種比較,產量是高,但品質差,不好吃。政府強行推廣,而以玉米為主糧的當地農民,想了好多辦法,偷偷種一些老品種,自己吃;而把雜交玉米拿去交公糧。

當時,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很多年之后,會吃到那么美味的雜交玉米——甜玉米和爆米花;更不可能想到的是,我會服務于一所大學,這所大學的玉米研究位居世界前列。

40年來,我國農業科技進步的顯著表現之一,就是把當年遙不可及的糧食畝產目標“上綱要,過黃河,跨長江”(分別是400斤,500斤,800斤),不僅實現了,而且又加了一番多。

如此巨大的成就,廣大農業科研人員功不可沒。我多年從事工作的性質,就是為農業科學家服務,是個近距離的農業科技旁觀者。科學家是偉大的,而農業科研的若干特點,讓農業科學家更令人肅然起敬。

第一個特點是長期性。通常,重大的科技成果,都需要較長的研發時間。而農業科技成果,尤其普遍如此。主要原因是:研究對象是生命體,有自然成長周期,無法通過加班加點,或者組成幾個并行團隊,縮短研究時間。

從事水稻育種研究的專家,冬季都要到海南島去,就是要利用海南島的光熱條件,每年多進行一個生長季的研究。而從事畜禽方面研究的,連這樣的可能都沒有,只能老老實實地按照動物的生產周期來。中國農業大學每年都獲得多項國家科技大獎,沒有哪項成果,不是經過了一二十年的長期努力。我國在畜禽研究方面的科技大獎較少,主要的原因,也是國家的長期性持續性投入不足。畜禽研究的周期更長,不確定性更大,需要的投入更多,對于追求短期利益的企業來說,沒有什么吸引力,鮮有投資。

由于這種長期性的存在,農業科技人員就特別需要耐得住寂寞,十年二十年地坐冷板凳。人們常說農業科學家踏實、樸實、憨實,應該就是長期坐冷板凳的原因。科學家在坐冷板凳時,也需要管理者配合;管理者不能急功近利,用蓋大樓、建高鐵的思維,來要求、考核和督促農業科學家。

坐冷板凳的科學家,有的能夠做出點名堂來,成為熱點,如袁隆平院士;有的默默無聞一輩子,在過世之后,才獲得熱度,如朱英國院士;更多的,是一輩子默默無聞,如……我也不知道都有誰。

第二個特點是漸進性。通常情況下,農業科研的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所謂的顛覆性創新,而只是你一小步、我一小步的累積。這樣的漸進性,既導致了長期性,也導致了“匿名性”。即,統計上,可以看到畝產連年增加,卻不能歸功于某項單一科技,也很難歸功于某一位科學家。這些年,我國的種植業和養殖業生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步,但卻沒有像航天或高鐵那樣的國家特等獎獲獎成果和獲獎群體,原因可能就在于此。

第三個特點是公益性。農業科研的公益性比較強,是因為農業科研成果的公益性較強。公益性的意思,就是可以無償免費使用。之所以無償免費,無非是兩個原因:一是不該收費,二是難以收費。

不該收費的原因是,我國農民是弱勢群體,國家現在每年提供的各種補貼很多;農業科技,是促進農民增收的最重要途徑,免費提供科技是對農民的重要幫助,效果其實比直接補貼更好,也更有可持續性。      

難以收費的原因是,有很多農業科技,缺乏收費的可操作性。例如,一些好的果樹,可以通過插枝或組培的辦法,進行種苗培養,難以保護知識產權;那些農戶自己可以留種的作物,也無法收專利費;更有一些種植或者養殖方法方面的技術,也是沒有辦法收取使用費的。這些方面的技術,企業不愿意投入研發,科研人員也無法從成果轉化中獲得好處。這就更需要國家加大科研投入,更需要科研人員有“解民生之多艱”的厚重情懷。

第四個特點,不太好表達。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那就是“頂天立地”性。頂天,是高大上,是前沿性,是基礎性研究;立地,是接地氣,是實用性,是應用性研究。

對于后者,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例如“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并且已經形成了某種對農業科學家的形象定式:一個老農模樣的人,戴著草帽,站在莊稼地中,配著藍天白云……這當然是非常美好、令人尊敬的形象。但是,這只是農業科學家工作流程的一個部分,是后半部分。而前半部分,其實同樣很重要,甚至更重要,這就是“頂天”性質的部分。

那些在不見藍天白云的實驗室中的工作,那些在瓶瓶罐罐儀器設備上的工作,一點也不輕松,一點也不可輕視,因為這是現代農業科技創新的源頭。

頂天與立地,是一個整體,不應該分開,更不應該對立起來。寫在大地上的論文,非常偉大,這是可看到現實功效的成果;而寫在電腦里的論文,同樣偉大,即便還沒有看得到的現實功效。因為,今天寫在電腦里的論文,明天會寫到大地上,并且讓明天大地上的論文,比今天的更加雄偉壯麗!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日韩动漫一区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日本人妖一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