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走出“象牙塔”時,年輕的黨員們覺得把科研成果和論文“變成”學術刊物上的鉛字,是一件有成就的事。海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果樹研究所黨支部專題教育學習會議上,一場“科研為了誰”的討論,如醍醐灌頂,讓果樹所年輕的黨員們“驚醒”,又如當頭棒喝,引人深思。(7月4日《海南日報》)
對照黨章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與同事們進行深入討論和思考后,他們逐漸認識到高深的科技成果、邏輯嚴密的論文,如果不能在田間地頭開花結果,也只是一堆廢紙??蒲械哪康慕^不是為了個人的晉級加薪,也不是為了職稱頭銜,更不是為了一本本證書,無論是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還是開發研究,其終極目的都應是為了造福人類本身。就科研服務人類、服務發展而言,當下最迫切需要的就是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將科學研究定位于服務創新發展、推動協同進步。
從這個角度而言,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才能讓科研更有意義;對于農業科研而言,最有意義的科研就應該是讓土地生出“金蛋蛋”。該果樹研究所黨支部討論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農民家”。5年來,該果樹研究所培訓農民2.35萬人次、下鄉進行科學技術指導4300多人次、提供技術咨詢1.2萬多人次,每一位在職黨員都有服務“三農”的聯系點和固定幫扶戶一到兩個,研究所新品種、新技術直接推廣面積6.75萬畝、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4億元。這樣的成果百姓看得見、摸得著,這樣的研究普惠百姓,更受百姓歡迎,科研人員也更有成就感。正是通過準確定位科研任務,果樹研究所做到頂層設計與生產需求緊密結合,克服了“重立項、輕實施”傾向,也使得農業科研獲得了真正的生命力。
而如果科研脫離了實際,就會如魚失水,喪失創新動力源泉。正如果樹研究所支部會上形成的共識:高深的科技成果如果不能指導實踐,也只是一堆廢紙。據科技部創新發展司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論文發表總數居世界第二,但篇均被引用次數卻距世界平均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在當前一些領域過度強調論文數量、忽視論文質量的背景下,重論文、輕研究成了不少研究人員“不約而同”的選擇,這也使得我國在科研領域整體創新實力不足,核心科技產品不多,出現科技成果轉化難及科研造假等問題。這一現象令“論文大國”尷尬不已,也有損科研工作者形象,還會造成嚴重的科研、人才等資源的浪費,阻礙科研創新的發展。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折射的是為民服務的態度,也是共享發展的理念。以先進理論、創新思維指導實踐、指導現實工作,以科研創新、技術進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效率,最終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應是科研工作者的本色擔當和職責使命。我們樂見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服務發展、服務百姓的定位上,努力創造有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并努力將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的現實生產力,幫助百姓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家致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海南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