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文明危機的深層根源:對立的戰爭思維滲透在現代科技的所有領域
不可否認,工業文明是代表近代以來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時代,但工業文明不是永恒、完美的普世文明,隨著時間推移,其弊端越來越大,貢獻率越來越低。特別是在目前,我們要一分為二來看工業文明。
如果從更宏觀層次看,我們還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這就是在工業文明時代,凡是沒有生命的物質,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完善,今天已經進步到從航天飛機到智能化機器人的時代。但是我們也發現,有生命世界卻變得越來越糟糕,數量越來越少。從土壤中的微生物到病毒、從植物到動物一直到人類本身。
縱觀500年以來的工業文明史,戰爭一直伴隨著文明進化的全過程。從十五世紀以來,西方人在殖民地大大屠殺一直到兩次次世界大戰,戰火延綿不斷。其實從哲學角度看戰爭,則可以發現,以對立思維、以戰爭來解決問題的思維,不僅僅存在于人類社會,同時也存在于近代以來的科學領域中和經濟領域中。在經濟領域,通行的優勝劣汰叢林競爭規則,其實按照戰爭思維在經濟領域的表現。只不過這種競爭式戰爭比殖民戰略更文明一下,不是以犧牲生命為代價,但其原理是一樣的。
近代以來的西方科學家,也是以這種戰爭的思維,來解決科學領域的問題,比如在病毒世界,抗生素發現,是對人類貢獻很大,但研究抗生素思維,與制造原子彈的思維是一個樣,抗生素是以殺害其他病毒生命為目標的科學,可以說來近代以來科學家,是以戰爭的思維和模式希望把界定為生命中敵人的病毒全部殺死,殺光。然而實踐證明,這場戰爭我們人類沒有取得最后的勝利。就像人類制造出原子彈的結果,不是誰勝利了,而是核武器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自身的火并。
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戰爭,病毒與人類的博弈,也是一場沒有結果的的戰爭。目前科學對病毒殺害,導致了出現了超級病毒。什么是超級病毒,就是這個病毒是專門吃抗生素的病毒。同樣的,在如今的化學農業領域,其實也是一次另一種人類與其他植物和動物之間的戰爭。按照戰爭的對立思維,我們為了滿足人類需要的糧食,將糧食之外的所有的植物都看作是敵人,于是我們發明了農藥,如今伴隨著科技進步,開始從農藥升級到轉基因。什么是轉基因,從戰爭的原理來講,轉基因就是現代戰爭中原先用的化學武器升級為核武器一樣。轉基因作為一種科學確實屬于高科技,但在科技技術在不斷升級背后的哲學、思維方式沒有變。
這個生命世界的戰爭在我們的人類身體內部也同樣進行著。今天按照西醫思維治理癌癥的醫學,也是以戰爭的思維進行。治理癌癥就是人類與癌細胞之間的戰爭。在現代醫學與癌細胞的戰爭中,我們發現人類同樣沒有勝利,最近30多年來,治療癌癥的成本增加了25倍,但是痊愈率沒有多少提升。在生命領域,把認為是對人類生命有危險的敵人的殺死戰爭,是否是人類作為最高貴的生命生活的很好?我們現在飽受惡果,不是人類的勝利,而是在生命與生命的戰爭中,人類自身作為也面臨巨大的危機。
所以,當代人類面臨的最大危機,是工業文明時代形成的戰爭思維的哲學危機。要化解現代工業文明的危機,需要一次哲學與思維方式的革命。這個新哲學觀,就是習近平提出的生命共同體的新生命觀。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的新人類觀是支撐工業文明時代天人對立、戰爭思維的哲學觀的矯正與革命。所有的生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要活的好,我們也應該讓其他的生命活的好,在以戰爭的模式殺死其他生命的過程中,人類會變得不是越來越好,而是人類這個物種的繁衍也面臨著潛在的危機。英國科學家的研究:20世紀40年代,成年男性每毫升精液中平均含精子1.3億個,20世紀90年代初,下降到8700萬個;到了2007年,這個又下降了29%。少于2000萬個的男性比例多達15%。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自從進入工業化快速發展以來也出現同樣問題。根據我國研究人員從1981~1996年的一項長期跟蹤研究結果:我國男性精液數量正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精子數量幾乎減少了一半。1960年,因不育而前往醫院咨詢的男性只占8%,而今已高達40%。70年代,男女不育癥患者比例約為3比7,而90年代已經上升到了1比1。
環境問題的背后是全球負債。根據美國加州研究機構對數據的測算,2015年我們只用了225天就耗光了365天的資源。我們明天用掉的是1.6個地球。位于美國加州的“全球足跡網絡”負責監測全球生態總量,已經連續推算生態負債日十多年。“全球足跡網絡”主席馬蒂斯·懷科那吉爾給出形象的比喻:“到了年底,我們將用掉1.6個地球的資源。問題顯而易見: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面向未來新科技哲學:從天人對立戰爭思維轉向生命共同體的新生命觀
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需要思考的今天人類文明問題的根源是生命出問題了,而生命出問題的背后是我們的哲學與思維方式的問題。我們今天遇到的不僅僅是精神中毒、物質中毒的問題,而是基于戰爭思維的的支撐現代工業文明的科學范式有嚴重問題。
我們今天使用的技術體系,不是萬能的。建基在數理化基礎理論上的現代科學技術,從一開始,就是圍繞如何解決物質問題而形成的物質科學體系。為什么今天生命世界出現了這么多的問題,就是因為現代科學是用解決死物質的科學來解決活體生命的問題。用老百姓的話來講,我們是用錯了醫生,用獸醫給人治病。
地球上的物質,一類是無生命的化合物,一類是生命物。我們現在用解決化合物的科學來解決生命問題,用化學還原的思維,把生命這樣一個復雜的系統還原為一個死物質,化學反映系統來研究,這是對生命尊嚴的降格的科學。
把一個活的生命變成一個死的化學結構來解讀,那是逆生命而行。生命的演化過程是一個不斷聚合,不斷是往高提升的過程。而我們現代所謂的生物科學卻是把生命變成死生命、在把死生命還原為化學反應進行研究。這樣的研究思維是導致生命領域的災難深層原因。而這個災難最終承載的農業領域和生命領域。所以農業的危機、糧食危機的背后是根源于現代化合物科學的失靈。如果對這個問題沒有足夠清醒的認識,就無法把握有現代機農業的發展方向。有機農業往哪走,當今人類往哪走,生態文明怎么建設,目前我們仍然是盲人摸象。西方文明在面對這個問題給出的解決思路是把問題推移和轉移,而不是從根上的解決。
在這條路上西方人不是不努力,然而經過半個世紀的歷程,實踐證明,他們還是沒有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新哲學與新思維。尋找解決醫治現代工業文明所需要的新哲學和新思維,需要從東方智慧中來尋找。所以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我將定義為基于東方智慧的新文明之道。所以我們不要簡單思維來解讀十八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十九大明確提出中國要以中國的智慧為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如何理解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體,我們發現五位一體的生態文明建設戰略與中國的五行智慧非常契合。金木水火土對應心肝脾肺腎,心肝脾肺腎對應的是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環境的五個方面。按照十九大的新思維,我們對于環境的問題的解決不是西醫式的就環境解決環境,而是把環境放在五行生克思維的框架中,通過五位一體來解決。在金木水火土中,土在中央,土的問題解決不好,其他的問題都解決不好,所以生態文明,綠色經濟的核心是綠色農業,綠色生態農業基礎是土壤的修復。
所以我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打開這個結,需要從農業開始,而農業則需要從有機農業開始。在這個背景下,生態文明是一種新時代的文明,不是就環境解決環境的文明,是圍繞天人和諧的自然觀,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人文、哲學一系列革命。
(作者系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主任,國家行政學院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DT縉云書院(微信公眾號)2018-06-1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