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陽:新形勢下基層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 作者:王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1-29 錄入:吳玲香 ]

近年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廣播、數字電視、市民學校、基層文化站建設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但從總體上看,基層文化建設與快速發展的經濟相比,明顯滯后;與日益繁盛的城市文化建設相比,基層文化建設與新新形勢的建設的目標還不相適應,與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進程不相適應。

1、群眾文化生活單調貧乏。在日益富裕起來的群眾,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基層文化建設的滯后,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十分單調。在基層群眾中文娛活動看電視占40%,玩麻將占50%,跳廣場舞占10%可見,當前居民在工作之余的文化生活是以看電視、打牌的娛樂文化為主,基層文體活動不足,廣大居民對文化生活的選擇還很有限。

2、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盡管在社區建起了的文化活動場所,但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得不到保證,同時現有文化活動場地還存在利用率不高等問題。活動室、活動廣場的必要設備等均難以令人滿意;大多數條件簡陋,有的只有一塊空地、幾張桌子。有的活動室成了擺設。基層文化建設過程中值得注意的一些現象:一是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滯后。盡管建起了較為現代化的文化活動場所,但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得不到保證,無娛樂設備。活動室、必要設備等均難以令人滿意;大多數文化站條件簡陋,有的只有一塊空地、幾張桌子。二是重建設輕使用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社區活動室、圖書室等基本上符合基礎設施建設的硬件要求,但缺少軟件設施,沒有固定的管理人員,沒有相應的管理制度,沒有很好地開發,文化陣地使用率不高。不少活動室都是大門緊鎖,桌上布滿灰塵,幾乎沒有使用過。三是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文化活動多注重形式,但內容陳舊,很少給群眾真正帶來精神上的愉悅,圖書室的書不僅布滿灰塵沒人翻閱而且書籍也從未更新過。

3、基層文化事業隊伍建設弱化。在基層文化的管理人員,大多是干部兼任,更沒有多少精力投入。沒有專業的吹、拉、彈、唱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文化活動中心雖然開展了一些活動,但只停留在自娛自樂的層次上,沒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開展文體活動時,沒有專業的體育裁判,也沒有專業的文藝輔導員,對繁榮基層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礙。由于文化工作缺少人手,組織開展的活動少,對群眾自發的活動又扶持引導不力,導致基層文化活動基本處于隨意、自發狀態。文化管理人員不能集中精力從事文化工作的現象非常突出,各基層名義上都配備了文化站管理人員,但只作為兼職,社區事務繁雜,無暇重視文化工作,文化活動沒有形成規模。

(作者地址: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 香蕉超级碰碰碰久久久97 |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二十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综合 |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蜜桃播放 | 亚洲亚洲电影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