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郭金明:對少數民族村鎮文化保護傳承的對策建議

[ 作者:郭金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12-04 錄入:實習編輯 ]

——對青山鄉彩洞瑤族民族村的調研報告

基于對青山鄉彩洞瑤族民族村久違的莫名敬仰,本人于2016年4月有幸來到青山鄉工作并于當年駐村彩洞村,與這個充滿神秘色彩和悠久歷史文化和瑤族文化的彩洞村近距離接觸,深受感染,特此心性神往,而此調研,現將自己簡淺的感悟和心想點墨如下:

一、彩洞瑤族民族村的基本情況

(一)特色村鎮基本情況:青山鄉彩洞瑤族民族村是一個典型的南方瑤族少數民族村,地處桂、汝、資三縣交界處,位于湖南省郴州市桂東縣西南部,距離縣城90多公里,距鄉政府20公里,呈“九山半水半分田”地貌,是全縣最偏遠的一個高寒山區村。全村轄彩洞、西嶺茶、秋坪、長遼、都遼、寒坑6個村民小組,180戶797人,其中瑤族77戶273人,占全村總人口的34.2%。該村落形成于宋代以前,居住有盤、趙、鄧、馮、李、郭、羅、鐘等姓族人,自稱“育勉”,屬于操勉語的過山瑤族支系。全村占地面積4.8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0.1公頃,林地面積4.5萬畝,人平占有山地面積近100畝,木材蓄積量達15萬立方米,人平300立方米,是全縣林業資源最豐富的村。

(二)特色民居情況:民居多為近代所建土坯房,瑤民居住的房屋多為雙層土樓,少量瑤家吊腳樓、夯土墻院落,土木結構,裝飾主要有主梁、墻體、樓欄雕花,八卦圖屋頂和瑤式馬頭墻,廚房與餐廳間墻鑲嵌有餐柜,大廳與客廳間墻鑲嵌有墻柜。

(三)特色文化情況:該村瑤民會說兩種語言,一是在與漢民的長久交流和生活中,熟練掌握了漢語;同時一直保留沿襲了自己的民族語言--瑤語。瑤語沒有文字和符號,只能口口相傳。他們用瑤語傳唱瑤族音樂,獨特的瑤族民歌、對歌也是過山瑤傳遞信息、相互溝通的第二種語言。可分為兩種,一種為念歌,另一種為喊歌,念歌小聲領唱和傳授時用,喊歌對遠處大喊唱鳴。瑤族民歌成為了瑤族文化的瑰寶。瑤民衣著裝飾風俗習慣男女各異,婦女善于刺繡,在衣襟、袖口、褲腳鑲邊處都繡有精美的圖案花紋。發結細辮繞于頭頂,圍以五色細珠,衣襟的頸部至胸前繡有花彩紋飾。男子則喜歡蓄發盤髻,并以紅布或青布包頭,穿無領對襟長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著大褲腳長褲。瑤族男女長到十五、六歲要換掉花帽改包頭帕,標志著身體已經發育成熟。瑤民傳統器物有瑤懷爐、瑤石磨和瑤式手動舂米機。

(四)特色產業情況:全村山多地少,瑤民儉樸勤勞,村民靠山吃山。主要種植有楠竹面積1.5萬畝,杉松林面積2.9萬畝,水能蘊藏量達8000多千瓦。彩洞野生香菇、深山玉蘭片、青山斗煨茶、濃香蜂蜜、瑤家火腿等特色農林產品聲名遠揚。建有彩洞一級二級電站2座,共裝機1930千瓦,年發電量320多萬度。注冊有農民農村電商1個,村級山貨公司1個,打響了“青彩土特產”品牌。201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4012元。

(五)特色景觀情況:全村梯田沃土,山林密布,竹茶相間,重巒疊嶂,秀水清泉,森林覆蓋率達89.8%。境內寒坑的雞公山昂首鳴啼雄壯挺拔,相隔不足千米的雞婆山雙翅護仔婀娜多姿,演繹著一段瑤姑與漢郎的千古浪漫奇緣故事。彩洞村寨,歷史悠久,迷漫著首領羅世傳毅然率領黑風峒瑤漢農民起義的悲壯詩篇,朝野聞名。大革命時期,湘南紅軍和湘粵贛邊區紅軍游擊隊曾在這里跟敵軍浴血奮戰數十年,彩洞炮樓遺址依稀可見。

(六)特殊人才情況:邊遠村莊官罕見,彩洞自古人才稀。村雖偏遠,民之有志,農民軍人輩輩出,彩洞書郎出博士。目前,全村軍人(含退伍軍人)數量達30余人,其中現役軍人3人;博士人才1人;在職國家公職人員10人以上。村內有本村醫師1名。

(七)特殊政策情況:全村民族團結,依托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積極發展民族事業。2016年整合政府各類資金,投入120萬元,架設了宋家江仔橋,修通并硬化了江仔路1公里,開通了彩洞移動基站,結束了彩洞不通公路的歷史,解決了村部訊號盲區的問題。2017年爭取省民宗局支持5萬元,與彩洞村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相融合,創建了彩洞村瑤族民俗文化傳承基地平臺;與縣扶貧辦、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縣剪紙協會一同成功舉辦了1期精準扶貧暨剪紙藝術培訓班,100多名紙藝術愛好者參加了培訓,邀請到福建省剪紙協會理事盧淑蓉、李小燕、林賓老師講授剪紙實用技術,中國剪紙藝委會理事、福建省剪紙協會副主席、全國十大金剪之一高少萍老師作《剪紙藝術人生》的專題講座,有效傳承了中華剪紙藝術文化。充分利用扶貧資金、農建資金等建設寒坑移動基站,實施通村公路窄道加寬、農電網升級改造、土坯房改造工程和農村改水改廁項目,建設彩洞和秋坪農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和農村綜合服務平臺等,有效改善了村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切實夯實了“村兩委”辦公陣地。

(八)特殊成效情況:新一屆鄉黨委班子與村“兩委”一道,精誠團結,高瞻遠矚,緊緊結合彩洞實際,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合力脫貧攻堅,通過兩委換屆強班子,修路架橋建基站,建房修繕改水廁,發展種養強產業,提高了村干部帶頭致富能力,夯實了貧困戶脫貧基礎,增強了基層組織凝聚力,改善了村民生產生活環境,受到了群眾廣泛認可。

二、彩洞瑤族文化保護傳承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

(一)存在交通瓶頸。古有“修路架橋做好事”之勸誡,今有“要致富先通路”之感悟。“千難萬難修路難,先富后富共同福”,路是聯通幸福的必由之路,是通往美好前程的陽光大道。然而目前,彩洞只有一條2016年才全線貫通的通村窄道水泥路,其他路仍然是泥濘路和坑洼路。交通仍然是限制彩洞瑤族村發展的最大瓶頸。雖然在鄉黨委、政府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交通條件已經大為改善,但因地處偏僻,道路建設難度大,道路等級低,使得彩洞村空有豐富的資源而無法開發利用,經濟發展仍然落后。

(二)存在通訊盲區。古有“對門結仇,老死不相往來”之經驗,今有“無網手機,有錢任信也只能干瞪眼”之無奈。有網,世界再大也是“地球村”;無網,再好的信息也無法傳送。網絡是當今社會溝通交流的“快速通道”。雖然彩洞村2017年在原僅有1個秋坪基站的基礎上又建設了一個彩洞移動基站,正在規劃建設寒坑基站,解決了村部的網絡覆蓋問題。但彩洞地廣人稀,離群眾的實際需求還“天離地十八個坳”。很大一部分村域還是盲點多,無法聯通。對群眾之間溝通,干部找人辦事,帶來很多不便。

(三)存在觀念守舊。古有“爛船作之爛船劃,無法改變”之說,今有“爛泥扶不上墻,無可救藥”之論。群眾渴望已久的彩洞至蓮坪公路,因彩洞瑤族村人少邊遠,政府配套資金投入不足,以及受“投入大受益少”和“會破壞山林資源”而不予支持修路的“井底之蛙舊觀念”影響,至今無法修通。使得彩洞瑤族村民兼受交通不便和通訊盲區“雙重煎熬之苦”,產生了“丟棄”和“逃離”彩洞瑤族文化寶地的“念想”,紛紛涌向附近鄉鎮和縣城,瑤族文化的漢化正在加速。瑤族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危在旦夕”。

三、彩洞瑤族文化保護傳承的對策和建議

(一)要解放思想。思想決定思路,思路引導決策,決策影響發展。因此,要解決瑤族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問題,首先是要解放思想。要讓彩洞瑤族村健康和諧發展,彩洞瑤族少數民族文化得到較好保護和傳承,關鍵是要我們的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發展觀,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思想武裝我們的頭腦,用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奮斗目標鼓舞我們發展民族事業的信心和勇氣。對于彩洞的發展和瑤族文化傳承,要我們樹立“偏遠只是相對的理念”,只要打通了彩洞至蓮坪公路,彩洞走向郴州、廣州、北京“就更近”了,彩洞的“偏遠”、“死角”也將隨之褪去。

(二)要加快建設。和諧在于美麗,美麗在于建設,建設在于規劃。因此,要解決瑤族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問題,其次是要加快建設。要建設文明和諧美麗的彩洞,關鍵是要打通“交通命脈”,覆蓋“通訊密碼”,規劃“彩洞藍圖”。我們廣大縣鄉村干部和黨員群眾,要齊聚活力,廣納良策,倍加投入,第一步規劃好“彩洞發展藍圖”,制訂遠景目標和近期發展重點,做到當前發展項目符合遠景發展目標和藍圖規劃,然后項項相融,步步推進,最終實現“彩洞發展的美麗中國夢”。第二步是打通“彩洞交通命脈”,搞好大路小道的線路規劃,制訂道路特色等級目標,做到所有建筑、基地等建設服從道路規劃,確保山地土地與道路建設有機結合、有效利用。第三步是覆蓋“彩洞通訊密碼”,結合“彩洞藍圖”總體規劃和建筑、交通規劃,根據服務居民生活、服務交通運輸、服務產業發展、服務森林防火的總要求,確保通訊信號全覆蓋,讓現代通訊進鄉村、聯世界,促進瑤族少數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三)推進發展。文化的產生是人類智慧結晶的產物,文化的傳承是人類幸福生活的延續,文化的發展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需要。因此,要解決瑤族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的問題,最終是要推進發展。要讓彩洞瑤族少數民族文化發揚光大,就是要我們縣鄉村干部和廣大黨員群眾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彩洞瑤族民族村現有的瑤族文化資源,認真結合本地實際,爭取國家、省、市、縣等各級黨委、政府和民族文化發展部門的大力支持,加快彩洞瑤族民族村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和瑤族文化傳承基地建設。首先要搞好彩洞瑤族文化活動的總結推廣工作,要通過開展瑤族民俗互動體驗活動,讓外界更多了解彩洞瑤族少數民族的生活特點和獨特習俗。其次要通過瑤族文化展覽觀光活動,吸引村外漢民接近彩洞瑤族少數民族,讓他們更多感受到彩洞瑤族文化的獨特魅力熏陶;再是要通過深入挖掘和弘揚發展彩洞瑤族文化,加強彩洞境內寒坑的雞公山和雞婆山瑤姑漢郎千古浪漫奇緣故事和羅世傳黑風峒瑤漢農民起義歷史事件的宣傳推介;最后是要加強瑤族文化保護和傳承,立足彩洞實際,建設瑤族特色村寨,發展瑤族剪紙藝術和瑤族服裝工藝,傳承傳唱瑤族音樂、民歌和對歌,聆聽瑤族語言事故。與此同時,利用生態優勢,將瑤族文化與發展彩洞生態旅游相結合,促進彩洞瑤族民族經濟和社會和諧發展。

(作者系青山鄉黨委委員、副鄉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AV一在线不卡免费 | 日韩欧美人成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网站一级 | 中文无遮挡h肉视频在线观看 | 色丁狠狠桃花久久综合网 | 色婷婷色综合缴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