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這個時候,我講了回家鄉(湖北省荊州市洪湖市)看到的鄉村的情況,后來我也去了其他一些地方,調研了一些比較傳統的農業縣,包括江西的余江縣,思考現在這個局面下,鄉村振興到底怎么去破題。
鄉村的整個環境不能再惡化下去。
現在鄉村環境面臨的最大問題在哪兒?進到鄉村,發現的第一個亂象就是亂蓋房——有的房子蓋很大,有的房子蓋起來是空的、沒人住;另外,有些在外面掙了錢的人、有權勢的人,拼命去擠占鄉村的公共空間,把路給占掉,把原來的菜地給占掉,然后大家互相效仿,都去占。
這個情況,表面上是因為鄉村沒有地來給蓋房——有一種觀點說,現在農村大家拼命去蓋房,很重要的原因是大量村莊不再批宅基地。這個情況也存在,但問題在于,農民“一戶一宅”是不管你分家還是不分家,你總有一處宅基地,不能說你立一家就給你一塊宅基地。如果村莊無限制的只要誰要蓋房就給誰批宅基地,就會面臨:一旦農民分家,就可以申請宅基地;只要有錢,就可以把蓋房地皮占得非常之大。
從農村住房這件事,看到的現象是什么?
第一,有錢人把房子蓋得非常大,可能比原來宅基地的面積更大,就變成了違建。原來是一戶一宅,現在變成“超占”或者“違法占地”,農民攀比式蓋房。
第二,沒錢的或者已經出去了的人、已經在城市買房落下來的人,他們不打算再在農村落下根來,就不怎么修房子、任其破落。
第三,一些農村房子蓋得跟小白宮一樣、鳥巢似的,整個農村的住房,變成他們顯示財富、顯示家庭在鄉村地位的工具。
第四,亂占地——大量菜地被占用蓋房,大量鄉村公共空間和公共建筑被占、被據為私有。過去政策規定了“一戶一宅(基地)”,村組織應該有管理的權限,國土管理也規定要對超占和違法占地有處置,為什么會解決不了?
第五,當整個村子已經腳都伸不進去——整個公共空間都被私人占掉了,大量農民就會選擇沿著路蓋房。這實際就變成占耕地、占更大的公共空間。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一方面中國會有大量的廢村、空心村,但同時又不斷有耕地和公共空間被占。
這要有應對的辦法。我們現有的制度是保證“一戶一宅”,但光靠這個行不行?所以,鄉村的這種無序建設,可能是鄉村振興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宅基地和鄉村知事 微信公眾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