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首先要抓黨建,解決鄉村振興引領力的問題。一是抓班子,把人才引進來。二是抓黨員,通過積分制管理與服務型黨小組建設,讓農村黨員在基層工作推進中發揮各自的特長。
其次要抓產業,解決鄉村振興推動力的問題。鄉村要發展,產業是核心,黨委政府不能過多干預產業發展,更多是搭平臺,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充分發揮地方大戶群眾的積極性。由于常德市桃源縣沙坪鎮位于桃花源風景名勝區附近,全鎮森林覆蓋里超過了90%,離縣城、市區車程不超過80分鐘,具備極好的發展鄉村旅游條件;通過抓鄉村旅游主導產業,鼓勵農民開辦民宿,現在農戶通過鄉村旅游產業有4個途徑獲得收入:一是流轉出來的土地獲得租金,二是夏天旅游旺季時,在相關民宿、漂流景點的務工收入,三是出售土雞土豬等農產品的收益,四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納入村級組織,每年得到的投資分紅收入。總而言之,農民的生活與以前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后要抓協會,解決鄉村振興凝聚力的問題。在當前社會,鄉村基層治理面臨的問題非常復雜,單靠村支兩委無法完全解決,因此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組建了產業發展協會、衛生保潔協會、矛盾化解協會等一系列相關協會,解決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村集體經濟收入怎么分配的問題。比如賽陽村集體經濟收入現在接近20萬元,年底可能突破50萬元,這50萬元怎么用?村里通過這些協會,結合工作重點和政策導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鄉賢評選、最美振興人才評選、扶貧助困活動、最美庭院評選等,使干群關系更加和諧,同時也讓發展產業得到的利益更好地為老百姓所共享。
以上就是跟大家簡單匯報的三個方面的看法,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作者系桃源縣沙坪鎮黨委書記,本文是在《鄉村振興藍皮書?湖南鄉村振興報告(2022)》發布會暨湖南鄉村振興2021年“十大”優秀案例發布儀式上的發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