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了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實地調查研究、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組織社科領域專家學者于2023年8月赴山東省、湖南省,開展了“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暑期國情調研活動。其中,湖南調研組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高培勇學部委員擔任組長,專家成員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以及本刊編輯部。對于本次調研活動,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周密安排。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湖南調研組進企業、上田間、去社區、到學校、入園區,開展高密度、接地氣的調研活動,深入了解湖南省各領域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問題與挑戰。鑒于每位專家都有獨到的視角和觀點,本刊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的指導下,特別邀請相關專家就湖南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所見所感所思進行筆談,希望能夠對于湖南省以及全國其他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具有啟發和推動作用。
《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3年第10期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不斷推進,中國主要農產品供給完成了從長期短缺向總量平衡、豐年有余再到當前階段性過剩的歷史變遷?;趯系幕鶎诱{研發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矛盾已經成為“三農”工作中最為突出的現實難題。在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時代背景下,亟需在保證農產品供給的基礎上,通過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優化農業區域布局、提高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益等手段,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
一、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要求
作為推動農民增收、加快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迫切需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優化調整農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融合,有利于拓展農業功能,創造出新業態、新產品,進而挖掘新的消費潛在需求,成為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時代要求。
1.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根據對湖南的基層調研發現,隨著城鎮化進程加快推進,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開始發生明顯變化,正在由以生存型消費、產品消費、物質消費、規?;瘶藴驶M為主,向以發展型消費、服務消費、精神消費、個性化品質化消費為主轉變。消費者不僅需要安全、優質的農產品,還需要清潔的空氣、恬靜的田園風光等生態產品,以及鄉村文化等精神產品。這種變化必然對農業高質量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農業供給從追求消費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從單一的農業發展向以農村、農業為依托的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轉變,從而解決日益升級的居民消費結構與農業有效供給不協調的問題。
2.奠定城鄉產業融合發展的堅實基礎。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將農業種植養殖環節的第一產業和農產品加工制造環節的第二產業以及相關產品銷售服務環節的第三產業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推動城鄉產業融合發展,是新時期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富裕的新方向。不僅能夠改變原有的生產模式、經營模式、銷售模式,延伸農業產業鏈,并讓農民更多的享受到農業產業鏈帶來的價值增值,縮小城鄉經濟發展差距,為創造新型城鄉關系提供基礎條件。通過產業聯動、體制機制創新等方式,延伸產業鏈條,完善利益機制,發展新型業態,打破城鄉產業相互分割的狀態,形成一二三產業融合、各類主體共生的產業生態。
3.激活城鄉要素雙向流動的強勁動能。農業高質量發展必然建立在城鄉要素市場融合的基礎之上,跨界優化資金、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配置,對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合理配置。只有破除城鄉二元的戶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等阻礙城鄉之間形成統一要素市場的障礙,構建城鄉一體的勞動力市場、金融市場、技術市場和信息市場,才能轉變城鄉要素的單向流動局面,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條件。農業農村現代化找到合適的勞動力、資本、技術和信息等關鍵性要素,推動資本回鄉、人才返鄉、科技下鄉,能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充足的資源要素支撐,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二、農業高質量發展亟待破解的結構性瓶頸
湖南作為傳統的農業大省,最大問題不是生產能力問題,而是生產供給結構與市場需求結構不匹配,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
1.農業產能結構性過剩,與消費需求無法滿足并存。長期以來,湖南農業發展以生產為導向,主要是滿足數量上的需求為取向,食品消費結構基本上是以糧食為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消費結構不斷以營養和美味為取向,中端、高端的需求在不斷擴大并成為大趨勢,對低端農產品需求在不斷萎縮。因此,消費結構已經日益分化,不僅體現消費品種結構上分化,也體現同一品種的消費結構性分化。而農業生產端的供給結構未能以市場為導向,與需求結構出現脫節。低端農產品階段性過剩,不少農產品大面積滯銷,綠色優質的品牌農產品卻供給不足,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導致優質難以優價、增產難以增收。
2.特色農產品市場效益偏低,與品牌價值不相適應。盡管湖南各地農業區域特色較為清晰,“土、特、產”優勢突出,但由于不以市場的品質品牌的消費趨向為追求,過度注重產能,規模擴張成為偏向,低端需求的產能和規模已經到了天花板,而高端、中端的需求與產能不相匹配。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以粗加工居多,主要為簡單的收購、分裝和銷售業務,深加工產能水平不高,加工環節的科技含量不高,創新能力不足,產品價值挖掘不夠,經濟效益偏低。因此,導致具有特色優勢農產品的市場效益未能達到應有的水平,與品牌價值不協調,與可持續發展、質量效益之間成為結構性矛盾,極大地制約了農業的高質高效發展。
3.農業發展支撐體系不強,與生產方式變革要求滯后。調研發現,農業大省湖南在農業生產方式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背景下,數字和信息經濟成為農業新的經濟形態,綠色和生態經濟成為農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趨勢,農業發展支撐體系明顯滯后。一是科技支撐能力不強。由于農業科技的應用創新層次低,對綠色產業提高的科技支撐能力偏弱,對于順應綠色消費需求的技術服務支撐不足,尤其是對便攜型的農機創新不夠,成為小農戶農業生產方式變革的關鍵制約。二是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滯后。農業生產具有周期性,而從田間到餐桌的配送服務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滯后,造成農產品集中上市季節的短期階段性積壓,而市場消費具有持續性,反季消費的需求存在,農民又供不應求。三是農產品市場體系的數字化滯后。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雙向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較為突出,對農產品品牌建設、食品安全控制都構成挑戰。四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整體滯后。缺乏生產各個環節、市場各個環節的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也缺乏將政府、企業與農戶連接起來的跨區域性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
三、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
基于對湖南的基層調研,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攻方向,要按照“大食物觀”的要求,立足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農產品優質化、多樣化的需求,建立符合食物消費結構變化趨勢的品種結構和區域特色的生產布局。
1.以市場需求和質量變革為導向順應生產方式變革。面對日益突出的矛盾,要求農業發展方式實現從生產導向向消費導向轉變,將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數量安全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統籌好數量、質量和效益的關系,滿足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需求。
由生產導向型農業向市場導向型農業產業轉變,優化產業結構。通過“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方式,發揮龍頭企業的引領作用,高效對接市場需求,形成市場對資源基礎性配置作用,為市場提供針對性的農產品,推動產業整體發展與資源有效利用。創建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推進原料生產、加工物流、市場營銷等融合發展,促進產業鏈增值收益更多留在產地、留給農民。既能更好對接市場需求,獲得更多效益,又能更好地規避市場風險,保證生產端的農戶利益。
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賣品牌、服務”轉變,延伸產業鏈條。擴大農產品初加工補助資金規模、實施區域和品種范圍,支持精深加工裝備改造升級,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基地。加強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加大農產品營銷扶持力度,培育新型流通業態,引導各類農業經營主體與電商企業對接,促進物流配送、冷鏈設施設備等發展。開拓農業多種功能,制定促進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扶持政策,加強農業文化遺產發掘和保護。
由過度消耗資源能源向綠色優質經營轉變,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引導經營主體夯實綠色經營理念,改進生產經營方式,提升農產品價值與生態價值。堅持實施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支持發展高效緩(控)釋肥等新型肥料,提高有機肥施用比例和肥料利用效率,加強對農藥使用的管理。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廣畜禽規?;B殖、沼氣生產、農家肥積造一體化發展模式。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構建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追溯信息體系,加強農業執法監管能力建設。
2.以新技術為關鍵變量重塑鄉村產業發展體系。以數字化變革推動各要素和產業組織的高度信息化,暢通城鄉分工大循環網絡,依托“互聯網+”建立城鄉生產與消費多層次對接的空間載體和經營主體,重塑鄉村產業發展體系。
通過新技術拉近城鄉距離優化城鄉空間布局。加大對農村數字化新基建的投入,提高鄉村地區最新信息網絡的建設水平,構建農業農村的數字化經濟發展體系,促進實現數字技術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機融合,加強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的發展,促進城鄉產業的“核心—邊緣”格局的轉變,助推城鄉產業融合。推動生物育種、智慧農業、農機裝備、綠色增產等一批新技術在農村的轉化和應用,提升農業綜合競爭力,改善農村在城鄉產業供應鏈中的不對等態勢。
通過新技術推動數據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建設數據資源城鄉共享的平臺,打造多級聯動的城鄉資源共享和交易平臺,從而突破區位、交通、物流等條件限制,實現鄉村資源的數字化轉化,精準對接城市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引導城市的資本、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下鄉,釋放數據紅利,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讓廣大城鄉地區的民眾都可以享受數字化資源,打造城鄉融合的數字產業集群,不斷增強城鄉經濟發展之活力。
通過新技術克服地理空間阻礙健全城鄉產品流通網絡。加快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云計算、第五代移動通信等新興技術在城鄉產品流通網絡建設中的運用。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實現空間的瞬時聯系,有效改善城鄉商品與要素交換的外部環境,化解地理空間限制等導致的城鄉產業分割問題。優化要素流動與空間配置的路徑,提升城鄉信息流、物質流、資金流交換網絡效率,降低工農產品運輸、儲藏、加工、裝卸、包裝與流通等交換環節的交易成本,助推傳統工農產品批發零售市場深刻變革。
3.以社會化服務為突破推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提升城市對鄉村社會化服務能力,提高農業技術裝備規模和市場化水平,推動農業向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轉變,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增強社會化服務能力。將先進適用的品種、技術、裝備和組織形式等現代生產要素有效導入小農戶生產,解決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好、干起來不劃算的事,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既鞏固了農村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地位,保持了土地承包關系的穩定;又能解決農民不愿種、種不好,以及一些地方出現土地撂荒、粗放經營等問題,為城鄉生產與消費對接提供基礎。
培育多元化服務主體。引導多元服務組織發揮各自優勢,探索以人才、資金、技術、服務為紐帶開展聯合合作的多種方式,推動服務領域拓展和服務鏈條延伸,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鼓勵服務組織探索與銀行、保險、物流等主體持續深化合作,比如拓寬抵質押物范圍,探索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大型農機具融資租賃試點;鼓勵商業保險機構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多檔次、高保障保險產品。推動各類主體不斷強化經營管理、技術裝備、市場開拓等能力建設,為小農戶提供更豐富的服務內容、更高的服務水平。
拓寬農業社會化服務領域。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鼓勵農民通過合作與聯合的方式發展規模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和農村服務業,拓寬小農戶與城市要素市場、農產品需求市場的聯結渠道。發展多元化、多層次、多類型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優化就業服務、創業服務、市場營銷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建立政策法律咨詢、財務管理、技術培訓、供需銜接、金融保險對接等各類指導和服務。完善龍頭企業聯農帶農的財政激勵機制,鼓勵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技術培訓、貸款擔保、農業保險資助等服務,發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動的產銷對接模式。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23年第10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