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動農業強國建設需要培育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根據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規律,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必然要求加快推進生產關系變革,形成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文章在厘清農業新質生產力基本內涵的基礎上,深入探討農業新質生產力與新型生產關系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現實邏輯,并提出通過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破除阻礙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研究認為,以新型生產關系塑造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正確處理好人與地、人與技、人與業和人與村的關系,并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業科技體制改革、農業產業體系改革、要素市場配置改革和農村人才體制改革,塑造適應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制度安排。
關鍵詞:農業新質生產力;新型生產關系;農業強國;農業科技創新; 農村改革
農業新質生產力與新型生產關系:邏輯思路與改革路徑
一、問題的提出
生產力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是促進經濟社會變遷的重要原因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基于對經濟社會發展趨勢和現實國情的把握,創造性地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斷。2023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傳承和發展,符合當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關系到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農業強國建設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基礎。推動“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歷史性跨越,需要加快培育和發展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農業新質生產力,以此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強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能。根據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必然要求加快推進生產關系變革,形成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目前,學術界已就新質生產力的提出邏輯、基本內涵、實現途徑等展開了廣泛討論。從提出邏輯來看,新質生產力的提出深刻闡釋了生產力的新質論、要素創新論和水平躍升論,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質量理論、發展理論和進步理論。新質生產力是傳統生產力的躍遷和升級,有其歷史必然性和現實可能性。從基本內涵來看,新質生產力是實現創新驅動和顛覆性技術突破的高質量新型生產力,由新型勞動者、新型勞動資料和新型勞動對象等組成,并增加了數據等生產要素,具有創新驅動、綠色低碳、開放融合、 人本內蘊等特性。從實現路徑來看,新質生產力是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中形成的,不僅強調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迭代,還需要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和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等,并重視發揮體制機制的保障作用,以全面深化改革塑造激發內生動力。此外,圍繞農業領域的新質生產力發展,學者明確了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提出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基本邏輯,針對新質生產力如何保障糧食安全展開了討論,并指出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具體路徑。
綜上所述,現有研究已經初步形成新質生產力研究的知識譜系,著眼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對新質生產力是什么、為什么要發展以及怎樣發展有了一定的認知,對當前以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達成了基本共識,對農業領域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特征和實現路徑也有了一定的研究。然而,根據生產關系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的基本規律,新質生產力既是突破性技術和新產業涌現的呈現,也是與之相匹配的產業發展體制、政策和創新系統變革和形成的結果。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要高度重視生產關系調整與優化,以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為重點,塑造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但現有研究對此尚缺乏深入探討。因此,本文立足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視角,旨在探明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及其與新型生產關系的內在邏輯,據此明確以新型生產關系塑造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改革路徑。
二、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與形成邏輯
(一) 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涵
理解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內涵,首先需要掌握新質生產力的基本特征。新質生產力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催生的,以勞動者、 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具體到農業領域,羅必良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基本內核在于通過農業科技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實現農業要素的優化組合,以高素質勞動力為主體特征、以顛覆性創新為技術特征、以多要素滲透融合為配置特征、以農業邊界突破與產業鏈條延伸為結構特征、以數智化和綠色化轉型為形態特征。
農業新質生產力既是新質生產力在農業領域的應用,也是在農業領域形成和發展的先進農業生產力質態。具體而言,農業新質生產力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引領、以要素變 革為關鍵支撐、以產業升級為競爭優勢,旨在推動農業向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是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業強國建設目標的先進農業生產力質態。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是農業生產力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也是推動農業生產方式、產業結構和經營模式轉型升級的過程,更是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塑造的過程。與農業傳統生產力不同,農業新質生產力具有差異化的要素稟賦結構,集中體現為勞動者的素質躍升、勞動資料的智能迭代、勞動對象的邊界拓展以及優化組合的質變。
1.勞動者的素質躍升
與新質生產力相匹配的勞動者是指擁有更高勞動技能,創新思維和科學素養的新型勞動者。在農業領域,新型勞動者主要包括兩種類型 :一是在農業相關領域進行技術創新的戰略型人才;二是將先進技術運用到農業生產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具體而言,新型農業勞動者既包括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從事農業科技研究的科研人員,又包括經過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的高素質農民以及各類能適應現代農業發展需 要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這些新型農業勞動者擁有先進的農業發展理念、專業技能和經營經驗,能夠適應數字化、智能化的農業發展環境??梢哉f,農業勞動者的素質躍遷是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和本底。
2. 勞動資料的更新迭代
以人工智能、物聯網、自動化裝備等為代表的新型勞動資料得到廣泛應用,拓展了農業發展新賽道,極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例如,數據科學、基因編輯、微生物組等前沿性農業技術,被深度應用于發展鹽堿地農業、沙漠農業等;農業裝備和設施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有效降低了農業生產風險,提升了農業產業附加值,還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勞動者。農業勞動資料的智能迭代,將進一步推動傳統農業產業深度轉型,進而加速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
3. 勞動對象的邊界拓展
新質生產力的勞動對象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物質形態,而是在前沿科技創新和推廣應用下,催生出大量的新型生產要素和空間,這極大地拓展了勞動對象的邊界。一方面,科技進步突破了土地等自然資源的約束,拓寬了農業生產范圍和食物來源。例如,能夠產糧的鹽堿地、養魚蟹的天山融水等成為新的勞動對象。另一方面,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被廣泛應用于農業領域,海量的農業數據成為農業生產新要素。例如,對氣候數據、墑情數據、病蟲害數據和生物基因數據的搜集、處理和分析,可以釋放出巨大的生產力效應。
(二) 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邏輯
根據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新質生產力系統是一個多要素集成系統,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是其突出特征。就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而言,可從以下四個維度來理解和把握。
1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統一
生產力是“量”與“質”的辯證統一?!傲孔儭币稹百|變”是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的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理論強調 :“單純的量的變化到一定點時就轉變為質的區別”。當生產力“量”的變化到達一定規模之后,勢必引起“質變”,由此推動某一歷史時期的生產力總和發生根本性變革。從這一維度來看,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即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截至2022年,我國農村實用人才和高素質農民分別超2300 萬人和800萬人,農業勞動者素質實現大幅躍升;2023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水稻、黃瓜等品種的基因組學研究國際領先,農業勞動資料進行智能迭代 ;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逐漸完善,諸如森林食物、海洋食品、替代蛋白等產業蓬勃發展,農業勞動對象邊界不斷拓展。當前,農業生產力已經有了一定“量”的積累和“質”的提升,但還需要突破前沿性、顛覆性農業技術,以推動農業生產力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躍遷。
2.頂層設計與微觀創新的辯證統一
頂層設計與微觀創新相結合是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的制度要求。農業新質生產力是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主導,以前沿性、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基底的高質量新型生產力。一方面,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契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建設農業強國和推進鄉 村全面振興等宏觀戰略需求,是黨中央基于國家發展全局作出的前瞻性頂層設計,具有全局性和整體性等特征;另一方面,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是前沿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滲透到農業領域的內在要求,也是農業領域科技人才、勞動者等聚焦農業生產現實需要推進農業科技微觀創新的必然結果,具有局部性和針對性等特點。
3.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辯證統一
依靠技術創新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實踐路徑。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理念始終貫穿“科技—產業—生產力”這一邏輯主線,強調不能割裂地看待技術和產業的關系,而是要將先進技術融入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有機結合。就農業領域而言,一方面,育種技術、生物技術和智能裝備等顛覆性技術取得長足發展,催生出智慧農業、綠 色農業等一大批新產業新業態,推動技術創新鏈向農業產業鏈轉化,形成更多的增長點、增長極;另一方面,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深刻改變了農業“ 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相交織”的特性,賦予了農業新質生產力豐富的內涵外延。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在推動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的同時,也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4.需求升級與供給適配的辯證統一
以不斷創新的供給內容和模式來滿足不斷升級的消費理念和需求是農業新質生 產力形成的市場動力。 消費是生產的最終目的,生產力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由不斷升級和更新的消費需求所驅動。以食物需求為例,2013—2022年我國居民人均糧食消費量下降了8.00%,肉類、禽類、水產品、蛋類人均消費量則分別提高了35.16% 、62.50% 、33.65% 和 64.63%。城鄉居民對食物的消費觀念從“吃得飽”走向“吃得好”轉變。這些不斷更新和升級的消費需求,一方面反映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升,另一方面也對開發農業新技術、探尋食物資源新途徑等提出了迫切要求。與此同時,隨著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步伐加快,城鄉要素雙向流通渠道逐步暢通,城鄉居民內需潛力也在不斷釋放。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不斷滿足城鄉居民對高質量農產品的消費需求,成為增強國內大循環內需動力、提升城鄉居民獲得感與幸福感的關鍵所在。
三、農業新質生產力與新型生產關系的邏輯關聯
加快培育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必須塑造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這既符合“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的理論邏輯,又是歷史邏輯的根本延續和現實邏輯的具體表達。
(一) 理論邏輯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的根本遵循
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二者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也即“人們所達到的生產力的總和決定著社會狀況”。我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的生動實踐,深刻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辯證統一規律。一方面,生產力對生產關系具有決定性作用,生產力的性質和水平決定了生產關系的性質和形式。作為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要素之一,生產工具的變化除了帶來生產力的發展,還可能引起生產資料產權屬性的變化,進而帶來勞動產品的分配、交換和消費等一系列關系的變化,最終引致生產關系的變革。同樣地,農業科技創新變革生產要素和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推動了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當農業生產力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對生產關系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生產關系反 過來促進或者抑制生產力,即舊的生產關系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新的生產關系能促 進生產力的發展,生產關系必須要適應生產力的狀態。因此,當農村生產關系、上層建筑與生產力的發展要求相適應時,農村現代化能有力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反之將會阻礙農業現代化進程。為突破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桎梏,需要消除不合時宜的體制機制,建立新的生產關系,從而為更先進的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傮w而言,先進的生產關系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落后的生產關系會制約甚至使生產力發展處于停滯或退后狀態。在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過程中,要不斷調整、完善所有制關系,塑造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二) 歷史邏輯 :農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不斷自洽融合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通過不斷調整生產關系激發了社會生產力發展活力,通過不斷完善上層建筑適應了經濟基礎發展要求。回顧我國農村改革的歷程發現,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對社會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演進態勢的敏銳性,在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時,積極主動變革和調整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實現一次又一次躍遷。一方面,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與不斷發展將會誘致生產關系發生變革,一些基層探索實踐和創新做法也被吸收進國家的頂層設計之中。比如,為治理農地細碎化問題,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探索的“小田并大田”做法被吸納至國家農地制度設計。為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提供了基層經驗。另一方面,國家也將根據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求積極主動調整生產關系,自上而下地推進農 業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比如,國家層面不斷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通過推動土地流轉和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以消除與生產力發展不相適應的因素。回顧歷史發現,國家通過誘致性制度變遷和強制性制度變遷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農業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良性互動,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關鍵舉措。因此,邁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新階段,需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依靠科技與改革的雙輪驅動,前瞻性地變革生產關系中與農業新質生產力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推動農業產業鏈轉型升級,助力農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
(三) 現實邏輯 :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現實需求
農業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規律也是建設農業強國、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行動指南”,這意味著必須加快構建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相匹配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實踐表明,科技創新是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出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農業科技自立自強,加快推進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并針對發展現代化大農業提出“率先實現農業物質裝備現代化、科技現代化、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信息化、資源利用可持續化”的發展目標。在新一 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發展趨勢下,農業生產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特征愈發明顯,生產力要素構成與發展路徑也發生改變。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還表現為開始更多依賴人機交互和智能化系統,這不僅要求重構生產力的發展邏輯,還需要構建新的生產關系和發展體制與不斷變化的生產力相匹配。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在農業產業領域的深度應用,由各種無人農場、無人植保機等衍生的流數據顛覆了原有生產資料的權屬關系,需要新的生產關系予以匹配。因此,加快形成和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要重視生產關系調整與優化的價值意蘊,塑造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四、以新型生產關系塑造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本思路
隨著農業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舊的生產關系逐漸滯后于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從而產生制度上的矛盾和沖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從根本上來說,加快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要依靠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塑造與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
(一) 改革是塑造新型生產關系的基礎前提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農村改革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這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制度基礎。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我國始終將農民與土地關系的處理作為農村改革主線,通過實施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以及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期到期后再延長30年等措施,優化了產權關系, 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并提高了土地資源的配置效率。在農業科技體制改革方面,我國通過完善農業科技經費投入體制、優化農業科技評價體系,推動農業科技與農業生產的深度融合,不斷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在農村經營制度改革方面,我國鼓勵和支持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 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推動農業經營體系向組織化、社會化、市場化方向轉變。在要素市場配置改革方面,我國以戶籍制度為重點穩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加快農村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的市場化改革,促進了資源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在農村人才體制改革方面,我國通過實施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和農業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等措施,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農業人才,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綜上,只有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才能不斷調整和優化生產關系,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開辟路徑。
(二) 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本思路
根據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生產力是人的勞動能力,涉及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而生產關系則體現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關鍵在于其將改變人與自然的關系,特別是由智能化帶來的人機交互關系。以新型生產關系塑造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好以下四對關系。
1. 正確處理好人與地的關系
土地是農業生產中最基本的生產要素。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要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完善農地“三權分置”改革,進一步放活土地經營權,推動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與此同時,當前我國人口總量即將達峰,耕地壓力趨于緩和,人地關系結構性均衡初步顯現,需要重新審視當前農業政策與制度,系統把握人地關系變化對農業農村發展的影響,加快構建適應人地關系均衡的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為推進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2.正確處理好人與技的關系
農業科技創新是推動生產力變革的核心因素,對推動農業強國建設具有突出引領作用。技術的發展不僅延展和補充了勞動者的技能,其技術效應也需要通過人的 生產勞動表現出來。處理人與技的關系就是加快推動科學技術轉化為物質生產力,將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推廣應用和高素質勞動者培育協同起來。比如,圍繞創新平臺 構建、創新主體激活、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需要加快構建有利于農業科技成果涌現 的體制機制 ; 圍繞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需求,需要加快健全農業創新人才的培養、使用、評價和激勵機制; 圍繞人工智能和農業大數據技術運用,需要加快構建人機相融的農業生產關系。
3.正確處理好人與業的關系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歸根結底要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正確處理人與業的關系是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保障。一是重視產業在農業科技創新及其成果轉化應用方面的載體作用,通過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推動傳統農業產業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合理布局;二是聚焦數字經濟賦能、人工 智能加持等,既要關注數字技術應用對農業勞動者素質提升的需求,又要關注數字技術應用給農業產業轉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三是正確認識增強消費對發展生產力的基礎性作用,通過深化農村市場化改革等手段,加快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持續釋放 農業轉型升級的市場拉動力。
4.正確處理好人與村的關系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不能就產業論產業、就農業論農業,而要跳出傳統的產業 發展范疇,統籌協調鄉村建設與農業發展。正確處理好人與村的關系是推進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前提,可以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空間載體。例如,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不僅涉及農村土地整治、鄉村空間布局的優化,也可以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發展環境。一是結合鄉村資源稟賦和發展實際,制定與農村人口結構及村莊布局變化相適應的發展策略,為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集聚發展空間;二是妥善處理好集體產權的封閉性與農村社區的開放性之間的矛盾,穩步擴大農村產權結構的開放性,提升集體經濟組織開放發展能力;三是同步推進鄉村公共空間治理、低效農業產業升級、閑置集體資產盤活利用,構建有利于先進要素向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領域集聚的發展環境。
五、以新型生產關系塑造推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改革路徑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需要依靠科技與改革雙輪驅動,以科技創新推動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以農村改革激活生產要素活力。為此,以新型生產關系塑造推動農 業新質生產力發展,要以完善產權制度和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為核心,不斷提高農業生產要素新質組合效率,以改革創新營造激勵農業新質生產力形成和發展的制度環境。
(一)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營造有利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制度環境
土地制度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生產關系安排,也是一切制度中最基本的制度,通過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可以優化土地資源配置,促進農業要素組合升級,為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塑造新型生產關系,關鍵要以構建契合市場經濟體制的產權安排為基礎、以完善農地“ 三權分置”為抓手,不斷探索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有效實現形式,著力推動農村經營體制改革。一是完善農地賦權活權體制機制,在穩定和完善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基礎上,大力推動農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進一步明晰農民與土地的產權關系,盤活利用閑置土地資源、促進人地資源優化配置,不斷發揮土地經濟、社會、生態多元價值,為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在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以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的法人農業經營體制,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推動土地經營權向更有效率的生產者集中,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激發各類生產要素和創新主體的活力,探索多元主體經營協作、抱團發展的模式,并注重對小農戶的引領帶動作用。三是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適應人口流動、村莊變遷和產業發展的新需求,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土地流轉、股份合作、聯合參股等方式,穩步擴大農村產權結構的開放性,引領帶動農業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二) 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營造有利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創新環境
農業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的先進生產力質態,體現為技術革命性突破 催生出的新模式新產業新動能。塑造新型生產關系的首要任務是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強化制度保障、資金支持和政策引導,破除阻礙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推動顛覆性農業技術涌現。一是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加強農業科技創新 的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前瞻性確立農業技術領域重大攻關項目,整合創新資源突破生物育種、高性能農機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材料和重要零部件,強化政府引導和市場技術協同攻關。二是構建市場化、有組織的激勵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建立成果與市場相適配的技術研發機制,支持經濟大省、農業強省先行先試,迭代升級各類農業產業園、農民創業園和產業融合園,引進和培育體現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的項目和產業,建立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三是支持農業科研機構和龍頭企業布局建設研發平臺,鼓勵“揭榜掛帥”“定向攻關”等聯合攻關,并通過資金支持、稅收減免等激勵政策激活農業科技創新主體活力,構筑政府引導、市場發力的創新體制。四是改革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創新農業科技應用場景和示范空間,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有效轉化,通過建立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平臺和機制,打通農業創新主體的信息渠道,實現科技成果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在技術應用中的關鍵作用。
(三) 深化農業產業體制改革,營造有利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環境
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要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進農業產業組 織體系與管理方式變革,促進科技、人才、數據等優質要素融入實體經濟,建設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從產業演變進程來看,農業領域面臨傳統產業占比高、新興產業發展滯后的局面,要加快推進農業傳統產業 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一是高度重視產業融合發展效能,通過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產 業鏈協同發展機制和政策保障機制,深化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扎實做好主導產業延鏈、補鏈、壯鏈、強鏈工作,同時注重科技的創新驅動作用,促進農業科技鏈與產 業鏈深度融合,引導農業產業向數字化、智能化和融合化方向發展,多措并舉實現農村產業全鏈條升級。二是加快建設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通過建立涉農資金統籌使用的長效機制,加大對生物種業、智能農機、智慧 農業等農業新興產業集群的資金投入力度,豐富農業科技應用場景,逐步構建形成“農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傳統優勢產業+特色優質產業冶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三是加強數字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滲透,充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集成融合的新成果,在農業生產集約化、智能化以及數字農業、科技服務等方面聚力發展,完善農業數據要素的制度體系、共享流轉機制和農業治理模式優化,賦能農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和發展。
(四) 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營造有利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市場環境
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難點不在要素本身,而在于對要素配置主體和制度環境的變革。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需要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推動生產要素從稟賦結構到占有結構再到有利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利用結構的轉變。一是堅持農村市場化改革方向,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針對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依據要素屬性分類推進市場化配置,促進引導各類要素資源有序向先進農業生產領域集聚,尤其要打通新質生產要素、科技創新和數據等關鍵要素與新型要素有序流動的關鍵堵點,推動城鄉商品要素的合理流動。二是統籌城市和鄉村兩 大場域,破除城鄉要素自由流動的制度壁壘和機制障礙,全面統籌城鄉之間、工農業之間的資源要素配置,注重農村產權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與其他關聯性改革的同步性,加強財政、稅收、金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為要素市場化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推動城鄉融合市場體系建設,將暢通城鄉經濟循環作為戰略重點,一體設計“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下的農業關聯產業,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動態平衡,創造市場需求引致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外部條件。
(五) 深化農村人才體制改革,營造有利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環境
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需要培養造就高水平農業科技人才和高素質農業勞動者隊伍,全方位引進、培養、培訓、用好各類農業人才,激發人才在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中的創新活力。一是以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研究為主線,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戰略協同發展,超前布局高等學校的專業和學科體系,培養造就大批農業企業家和戰略科學家,加快發展農業職業教育,加強高素質農民培訓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推動農民主體性重塑和再組織化,注重技術技能培訓和創新創業思維培養,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二是順應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發展趨勢,強化智能技術與勞動者的互補協作,構建人機協同、共創共生的生產模式 ,以人機交互為紐帶推動農業生產力整體躍升。三是以戶籍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建立人才要素充分流動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堅持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與激勵城市人才入鄉并重,打破人才流動的城鄉壁壘和體制性束縛,促進高端的專業性人才充分流動和向優勢產業集聚,加快探索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人才加入機制。四是建立并完善以創新能力、創新績效為核心的多元化人才評價激勵體系,堅持貢獻導向和公平原則,健全關愛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尊重和鼓勵基層積極進行創新實踐,構建有利于農業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人才支撐體系,發揮各類人才的主觀能動性。
(高強系南京林業大學農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委員會委員;程長明系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滁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鄉村發現轉自:《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4年第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