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賀雪峰:為誰的農業現代化

[ 作者:賀雪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5-09-21 錄入:12 ]

【內容提要】中國的現代化和城市化只可能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當前中國仍然有六億多農村人口、兩億多農業勞動力的國情下,中國農業現代化不可能只是規模經營基礎上的農業現代化,而必須是小農經營為主的現代化。中國農業將長期保持小農經營格局。農業現代化必須首先回應小農生產與生活的需要。在當前階段,中國農業必須同時完成三大基本任務:一是保證糧食安全,二是為數以億計的農民提供農業就業與農業收入,三是為中國現代化提供農村穩定器。國家政策若能回應小農的需要,解決小農經濟中存在的小農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中國農業就可以同時完成以上三大任務,從而為中國整體的現代化提供可靠的農業與農村基礎。

【關鍵詞】農業現代化 規模經營 小農經濟 惠農政策 中等收入陷阱

中國百年來的趕超夢想就是實現現代化,中國實現現代化當然要包括農業現代化在內。新中國成立之初,通過以“農業合作化”為主導的社會主義改造,中國重構了農村的生產關系和社會關系。1964年周恩來總理在全國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出了“四個現代化”的思想,認為“農業現代化是基礎,工業現代化是主導,科學技術現代化是源動力,國防現代化是保障”,1975年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周恩來再次提出在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農業現代化既是中國整體現代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又是保障整體現代化的基礎。在20世紀下半葉的中國現代化語境中,農業現代化主要是“農業機械化、水利化、化肥化、電器化”,其中重點是農業生產環節的現代化,是要提高勞動生產率,要增產增收。

進入21世紀,中央重提農業現代化,其中有兩個重要方面,一是如何解決小農分散經營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以及如何解決小農戶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當前農業現代化的主流認識更多強調小農經營的局限性,傾向通過龍頭企業+農戶的形式,由農業龍頭企業帶領小農戶提高生產能力和應對市場的能力。在現代化的表述上就是強調農業產業化。問題是,實踐證明,中國兩億多戶小農規模極小,公司+農戶的實踐在全國教訓眾多,成功很少。2010年,中央開始提出“三化同步”的戰略,即“在工業化、城鎮化深入發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在農民大規模進城的同時,試圖通過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并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基礎,發展現代農業,致富農民,建設新農村。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題為《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中國要強,農業必須強;中國要富,農民必須富;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的“強富美”目標。農業現代化因此變成了高標準要求、全方位推進的工程。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央連續發布十多個涉農一號文件,對三農各個層面的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一號文件是有政策含金量的,且其中很多工作部署是要求國家財政支持的?,F在國家每年的支農財政資金超過萬億元。高含金量的涉農政策極大地改變和改造了中國三農的現狀,也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現代化。不過,在農業現代化這一具有巨大號召力的口號下面,當前的三農政策也似乎存在若干不明確之處,農村政策的含金量中,有不少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甚至使用地方不對。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缺少對農業現代化本身的分析,缺少對三農問題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清理。之所以中央連續十多年下發涉農一號文件,以及中央每年向農村轉移上萬億元財政資金,是因為三農中存在若干短板,這些短板僅靠市場和社會無法解決,而必須要有國家的支持。國家支持三農是要解決底線問題,而不是也不可能是要讓農村“強富美”。指望靠扶持政策和支農財政資金來實現“強富美”的農業現代化是十分困難的。

在一般認識中,農業現代化往往被現代農業所替代,被用最先進技術裝備的規?;拿绹酱筠r場農業圖景所取代。在地方政府的實踐中,普遍出現了堆大戶發展規模經營農業的情況。農業現代化等于“高大上”,越現代、越先進就越好。甚至有地方政府提出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忽視了農業現代化與中國國情之間的關系,也忽視了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是什么的問題。

本文主要討論為什么中央要連續十多年發布涉農一號文件和每年轉移上萬億元支農財政資金以推動農業現代化的目的,討論農業現代化的目的、重點,討論農業現代化在當前中國國情下是要達到什么目標及要以什么為重點??傮w就是“為誰的農業現代化”。

一、農業現代化與國情

農業現代化顯然不可能是抽象和絕對的,而只可能在具體歷史條件下討論。中國農業現代化則要在中國國情下討論。與中國農業現代化相聯系的中國國情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農業現代化的環境條件,二是農業現代化的內在基礎。以下分別討論。

當前中國正處在現代化的中期階段,人均GDP已達7500美元,屬于中等偏上收入國家,處在所謂“中等收入階段”。從20世紀以來一百多年全球近兩百個經濟體的發展實踐來看,中等收入階段是比較危險的階段,這個階段,經濟增長乏力,而社會利益結構剛性化,各階層的利益訴求不斷增加,社會結構的彈性降低。隨著利益結構的日益剛性化,社會沖突增加,工資不斷上漲,產業國際競爭力下降,最終是越來越高的利益訴求與增長乏力的經濟形成對撞,社會沖突乃至政治沖突頻發,反過來進一步影響經濟成長,從而導致“中等收入陷阱”①。

從中國當前的狀況來講,改革開放以來,憑借廉價勞動力的優勢,“中國制造”天下無敵,成為“世界工廠”,在接近三十年時間里,中國經濟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率,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的奇跡,在很短時間內即由一個低收入國家變成了中等收入國家。中國經濟增長到現在階段,勞動力成本開始快速提高,憑借“人口紅利”來獲得比較優勢的“中國制造”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中國經濟面臨巨大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壓力。未來二十年,若中國可以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成功升級,由世界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向中高端升級,中國就可以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由一個發展中國家變成發達國家,真正實現現代化。若中國長期無法完成產業升級,其后果可能是,越來越高的勞動力成本使“中國制造”不再具有國際競爭力,而“中國創造”又無法提供足夠的就業機會,從而出現產業空心化,中國就可能因此而出現嚴重的社會不穩定甚至政治動蕩。

因此,未來二十年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階段,其中核心是能否在繼續保持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力的基礎上成功實現產業升級,將中國產業由目前世界產業價值鏈的低端向上升級到中高端位置。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中國要實現這樣一個轉變顯然是很困難的,尤其是中國是一個有十三億多人口的大國,這種轉變就是要由國際產業分工金字塔的低端向中高端躍進,這樣一種躍進甚至會根本性地改變國際產業乃至現存世界體系的結構,顯然會風險巨大,困難多多。

要實現這樣一種由世界體系邊緣向中心或半中心地帶的躍進,國家必須既要保持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從而獲取經濟剩余;同時又要將中國制造所獲取的經濟剩余主要用于支持“中國創造”,實現“中國創造”的穩定擴張。這是未來中國現代化的主要矛盾,是中國一百多年現代化的關鍵階段,是充滿機會也充滿風險的階段。在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躍進的過程中,整個中國社會必須保持穩定。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沒有基本的政治條件,這樣的躍升是不可能完成的。

相對來講,農業現代化更多只是中國國內市場的部分,是中國現代化中較為次要的矛盾。或者說,農業現代化應該要為中國現代化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躍升提供基本條件。唯有中國創造成功了,中國農業的高度全面的現代化才最終能夠實現。

從中國農業的內在國情來看,中國現在還有六億多農村人口,兩億多農業勞動力,進城務工經商的兩億多農民工大部分未能在城市安居,他們進城失敗還可能返回農村。更重要的是,當前中國農村已經普遍形成了“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家計模式,即農民家庭中,年齡比較大的父母留村務農、年輕子女進城務工的模式。

年齡比較大的父母在城市缺少就業機會,正好務農。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二十年,中國不能完成產業升級的情況下,城市難以為進城農民提供足夠多的高收入的穩定就業機會,進城農民也就很難真正在城市體面安居,被城市淘汰下來的年齡比較大的農民返鄉務農,就可以有農業就業和收入,就可以將退養與務農結合起來。在這個意義上,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一個時期,中國農村將保留數以億計的需要依托農業的人口,這就決定了中國農業未來很長一個時期仍然會人多地少,小規模經營。

當前中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以家庭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即按戶承包,農村人口每戶獲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從而形成了當前中國農村“人均一畝三分、戶均不過十畝”的小農經營體制。小農經營當前面臨的極大困難是難以與社會化大生產對接。

如果小農戶能夠較好地對接社會化大生產,在城市缺少就業機會的年齡比較大的農民就可以從農業中獲得就業與收入,從而可以通過“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來最大化農民家庭收入,并因此緩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社會結構的壓力。過去三十年,中國之所以保持了快速發展中的穩定,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中國農民可以同時獲得務工收入和務農收入,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成為了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

小結一下,未來二十年將是中國現代化的關鍵時期,若未來二十年中國可以保持穩定,由中國制造躍升到中國創造,中國將真正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由一個發展中國家變成發達國家,由世界體系中的邊緣國家進入到中心國家行列。這個時候,中國就有條件建設更高程度的農業現代化。而在現階段,中國農業現代化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要為中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手段。只有在這樣一種語境下理解中國農業現代化,才可以比較有針對性地提出三農政策,安排支農資金。

二、農業為什么重要

農業顯然是十分重要的。為什么重要?在當前階段,中國農業具有三個方面的基本功能,正是這三個方面基本功能的保底,才使中國有順利進行現代化建設的條件,才可能保證中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這三個基本功能分別是:糧食安全、農民收入與就業、農村社會穩定。下面分別討論。

農業是基礎,其中根本的方面在于,無論經濟多么發達現代,人們都要吃飯。中國十三億多人口,吃飽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講,中國人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這是中國社會的共識,因為一旦中國糧食不夠吃,飯碗出了問題,全世界的剩余糧食也無法滿足中國人的需要,且一旦中國人無法自己解決糧食問題,糧食就可能被用作武器來卡中國發展的脖子。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對糧食的需求還會增加,而中國的耕地面積不僅很難增加,而且還會因為城鎮化占用土地而減少,因此,通過增加農業投入,發展農業科技來提高糧食產量的任務很艱巨。農業現代化的首要任務應該是要通過增加投入和科技進步來提高糧食產量,保證糧食安全,從而保證中國人民吃飽飯。

不僅要吃飽,而且應該吃好。不僅要糧食安全,而且要有安全糧食。但總體來講,在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中國農業的首要任務是吃飽。不能吃飽飯,餓肚子是不可能搞得成現代化的。能否吃好則是次要一些的問題。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國內市場甚至國際市場來解決吃好的問題。中國農產品正在形成市場分級,通過有機認證等等,一些高品質農產品正被注重安全糧食的家庭所消費,這是市場自發形成的。甚至一些國外優質農產品在中國也有越來越大的市場。中國家庭愿意吃好沒有問題且沒有止境,國家不能保證所有中國人吃好,但要保證所有人吃飽。一時吃不好可以等有條件時再吃好,一時吃不飽卻是要餓死人的,是西方可以用作武器來卡中國人的脖子的。

農業的第二大功能是為數以億計需要依托農業的農民家庭提供就業機會與收入。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階段,城市無法為所有進城農民提供在城市體面安居的就業機會與收入,國家也不可能有財力為進城農民提供在城市體面安居的社會保障。這是一個結構問題,意思是說,當前中國產業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決定了中國進城農民工的收入水平。處在全球價值鏈低端的產業結構不可能提供農民工在城市體面安居的就業機會。

恰好中國當前農業的基本經營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為基礎的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幾乎所有農民家庭都有承包地。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城市就業機會的增多,農村剩余勞動力從農業中轉移出來,進入城市尋找就業機會,其中一些進城農民在城市務工經商發了財,有足夠能力將全家搬到城市中生活,他們脫離了農村,融入城市,成為城市居民。更大多數的進城農民沒有能夠通過務工經商發財,也無力將農村的家庭搬入城市,甚至他們年老了還要返回農村,這樣的進城農民占當前中國進城農民的大多數。

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中國農村都會存在農民家庭中“以代際分工為基礎的半工半耕”家計模式。年齡比較大的父母在城市缺少就業機會,他們從事農業可能正好。農業收入不高,卻可以解決一家的溫飽和日常支出,進城務工子女的務工收入就可以積蓄起來辦大事。農村不僅有收入機會,而且還有很多自給自足經濟的成分,所以農民家庭在農村的生活成本很低。有了年老父母的務農收入,農民家庭的日子就比較好過。反過來,正因為農民家庭有務農收入,進城務工年輕人就可以接受相對較低的務工工資,就可以保持“中國制造”的國際競爭力,從而可以為中國的產業升級、為“中國創造”的成長提供空間。

農業不僅僅是農民家庭必不可少的收入來源,是農民進行自給自足經濟以降低生活成本的基礎,而且是農民的就業。對于缺少城市就業機會的中老年農民來講,若在城市生活,沒有事情可做,漂泊著,是不會有任何體面尊嚴感的,也是不會有任何成就感的。但若種田,春播秋收,隨著自然的節奏展開自己的日子,就會有成就感、滿足感。農忙有事做,農閑是期待。正是借農業生產而建立起村莊熟人社會的關系,而形成農村社會中的治理。對農民來講或對任何一個人來講,沒有就業,沒有事情可做,人生就等于提前結束了。正是農業就業,使缺少城市就業機會的中老年農民沒有成為“等死隊”,他們只要能動,就要收收撿撿,有所作為,就覺得自己有用,就不會自尋死路。

當前中國仍然有兩億多農業勞動力,第一代進城農民工也正在返鄉途中或已經返鄉,在可見的將來,還會有數以億計的農業人口和農民家庭要依托農業的收入與就業。在農業GDP不足10%的情況下,盡可能將農業GDP留給農民家庭是十分重要的。將來農民家庭會越來越依靠務工收入,但務農收入不可或缺,尤其是對農民家庭中年齡比較大的父母,農業收入和就業是他們維持基本體面與尊嚴感的基礎,萬萬不可缺少。

農業現代化顯然不能以消滅數以億計的小農家庭(包括老人農業)為目的,而只應該是服務于小農家庭和老人農業,幫助其克服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困難,要回應其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

農業的第三大功能是為中國現代化提供穩定的后方,使農村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與一般發展中國家不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在經濟持續發展的同時保持了社會、政治穩定。最近二十多年,西方國家幾乎每年都會預測中國崩潰,中國卻依然十分穩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農村保持了穩定,且農村為中國應對金融、經濟乃至社會政治危機提供了極大緩沖。2008年西方金融危機導致中國2100萬農民工失業,但農民工可以返回農村,按農民的說法,失去打工機會,回到農村,不過是飯桌上添一雙筷子的事。失業農民工可以返回農村,就使中國具有極強的應對危機能力。同時,因為農民都有農村的土地,進城失敗的農民就可以退返農村,而不至于落入不能體面生存的城市貧民窟。若農民進城失敗而不能返鄉,城市必然會形成大規模的貧民窟,這些大規模貧民窟一定會放大每次金融、經濟、社會危機帶來的沖擊,令中國社會保持穩定的難度加大。未來的中國現代化道路不會平坦,一定還會遇到各種困難甚至可能遇到重大危機,但只要農村保持穩定,且農村可以為進城失敗的農民提供退路,中國就有消化困難和危機的能力,中國也因此可以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來實現產業升級,由世界體系中的邊緣國家躍進至發達國家。

從這個意義上講,農業現代化一定不能搞成進城農民不能返鄉的現代化,而需要通過農業現代化為進城失敗農民提供更加順暢的返鄉通道。

小結以上所說,對于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來說,農業必須同時完成三大基本功能,一是保證糧食安全,二是讓數以億計的農民獲得農業就業與收入,三是為中國現代化提供農村穩定器。農業現代化就是要服從和服務于以上三大功能,這三大功能也是農業的底線功能。正因為是底線,所以,中央要連續十多年發布涉農一號文件,國家每年要拿出上萬億元支農轉移支付。

三、當前中國農業的格局

當前中國農業仍然是小農經濟的汪洋大海。具體說來,中國目前仍然有兩億多戶耕種自家承包地的小農,種植中國大約70%的耕地,此外有大約20%的農地因為農戶全家進城而發生流轉。農地流轉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農戶之間自發流轉,這種自發流轉,沒有正規協議,租金水平也比較低,流轉往往發生在鄰里、親朋、兄弟之間。全家進城的農民家庭無法種地,將土地流轉出去,同時委托流入土地的鄰里幫助照看房子或年齡已大的父母。而有一些農民家庭因為各種原因(比如父母太老、子女太小等),而不愿或無法外出務工經商,僅僅種自家承包地,面積太小,農業收入太少,他們也希望通過流入土地形成適度規模經營。因為農民進城而出現的村莊內自發土地流轉,使村莊內出現了一批年富力強夫妻留守農村耕種流入土地、可以獲得不低于外出務工收入的農戶,這樣的經濟收入不錯、年富力強的家庭,就成了農村中的“中堅農民”。正是“中堅農民”加上無法進城的老弱病殘,而可以保持村莊的社會治理。②

另外一種土地流轉方式是,進城務工農戶將土地流轉給外來資本,外來資本通過流入農戶土地形成規模經營,并從事農業獲利。資本流入土地一般需要有正式長期穩定的土地流轉,而且,資本流入土地要有規模,從而不僅要流入外出務工農戶的耕地,而且要將仍然需要依托耕地的農戶的耕地流入。仍然需要依托耕地的農戶不愿將耕地流出,資本就只能提高租金,結果就是,資本高價流入農地以形成規模經營,僅僅種糧食無法盈利,因此需要有國家財政的支持。同時,大規模經營的農戶與仍然無法進城卻又失去土地的村莊老弱病殘之間沒有利益聯系和社會聯系,這樣兩個群體之間有的只是對立與沖突,不可能形成穩定的治理結構。

當前中國三農政策的重點在于推進農地的規范流轉,主要是通過政策支持甚至財政補貼來推動農民的土地向所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據網易財經2014年12月14日報道:“隨著中國政府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國內農民的承包土地流轉面積也迎來爆發式增長?!r業部官員今天在創新型土地流轉服務體系推介會上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土地流轉面積已經達到3.8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28.8%,達到2008年土地流轉面積的3.5倍。”③這是可怕的。

當前的農業大致可以分為農、林、牧、副、漁業,農業又主要可以分為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當前中國耕地接近70%用于種糧,其余耕地種植經濟作物。

同時,當前中國農村兩億多農戶主要也是種糧,甚至可以說,中國兩億多戶農民絕大多數都是糧農。農民的農業收入與就業越來越集中到種糧上來。牧業、副業、漁業收入越來越多地被資本所占去。

當前中國農業收入中的絕大部分仍然通過糧食生產進入到農戶收入中。糧食種植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標準化:農資標準化、生產技術標準化,甚至糧食產品的銷售也是國家按保護價收購,因此,種植糧食作物的農戶一般不存在與大市場之間的對接困難。

反過來,經濟作物種植,因為標準化程度低,不耐儲藏,市場價格波動劇烈,小農戶種植經濟作物與市場對接困難,風險就比較大。

相對來講,在農業收入中,之前幾乎全部農業產值都是由農戶分享,隨著農民進城和農民本身的分化,以及資本下鄉,農戶在農業的一些環節中開始退出,比如養殖業越來越由資本控制,規模養殖早已超過全部養殖業產值的一半以上,農戶已基本退出養豬這一過去主要的副業。

也就是說,從大農業來講,風險比較大、投入比較多、技術比較復雜、市場化程度比較高的農業領域已經越來越被資本或從一般農戶中分化出來的富裕農戶所占據。資本無利不往。正是因為這些農業領域中有盈利機會,資本就會進來。這是市場經濟的一個部分。

相對來講,糧食是標準化的大宗農產品,國家按保護價收購,市場穩定、技術穩定、價格穩定,利益也十分穩定。同時,又由于糧食生產是自然過程與社會過程的結合,資本種糧很難對雇工進行監管,而效率較低,因此,種糧是天然適合家庭經營的。在不存在與市場對接且一家一戶小農種糧具有天然優勢的情況下,農戶種糧,精耕細作,可以獲得最高的單產。尤其重要的是,因為糧食生產的標準化及當前農業技術條件可以極大地降低農業生產的體力要求,而使中老年人種糧具有天然的高產優勢。中老年農民將種田看作一種事業,從精耕細作中獲得樂趣與意義。在種糧的同時兼做副業,既有收入,又有樂趣,還可以由此建立村莊內的熟人社會關系,從而可以讓在城市缺少就業機會的中老年農民獲得農業就業、收入和生活的意義,一舉多得。

也就是說,如果將糧食種植主要留給農戶,讓中國兩億多農戶可以繼續耕種自家承包地,就可能一方面讓農民家庭獲得農業就業與收入,一方面因為精耕細作而可以保證糧食高產和糧食安全,一方面還可以為進城失敗的農民保留退路。當然也允許農民將土地流轉出去,以及農民種經濟作物甚至從事其他更賺錢同時風險更大的農業產業。但保證中國農民在自家承包地上種糧食的權利,對于兩億多農戶來講,和對于中國糧食安全來講,則是最為重要的。這個部分應該得到政策保護,中央三農政策要支持和保護的就是這個種糧的土地、種糧的農民和種糧的農業,這是農業的基本底線。至于其他農業,國家既不保護也不支持,市場可以自動調節。市場上經濟作物生產少了,市場價格提高,就自然會有資本或敢冒風險希望賺錢的農戶響應,擴大生產規模。市場上生產過多則退出。賺錢或虧本都是市場的內在部分,政府不用多管。政府要管的是糧食這一最基本的戰略物資的供給,這才是要以保護價收購同時又是要保護農民利益的關鍵。

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農業現代化,恰恰不是要國家通過財政支持來發展現代農業,不是片面地要讓農民致富,不是要搞規模經營,不是要組織農戶與市場對接,不是要搞“強富美”,而是要解決小農戶與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要解決兩億多農戶生產環節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農業現代化應是為兩億多種糧農民服務的現代化。

四、農業現代化的重點

如果說,國家對三農支持的重點應是支持大約兩億戶種自家承包地的糧農,從而達到農業增產(糧食安全),農民從農業中獲取收入與就業,以及農村成為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與蓄水池這三大功能的話,則農業現代化就是要運用新的投入、技術、經營方式來解決小農生產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回應兩億多農戶的生產生活需要。具體來講,以下幾個方面尤其重要。

農業生產基本條件的保證。當前在分散經營的條件下,農民進行農業生產,因為土地經營規模太小,地塊分散,進行農業生產的基礎條件不好,因此需要國家通過轉移支付來建設基本的農業生產設施,尤其是改善水利條件,使農田能排能灌。

在改善基本的農業生產條件方面,土地整理是一個比較好的辦法。當前國家也很重視土地整理,每年用于土地整理的資金高達千億元。土地整理,通過平整土地,以及建立灌溉設施等等,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從而方便農民使用機械,便利耕作。

加強雙層經營、統分結合中“統”的層次的作用。當前單家獨戶分散經營,有大量一家一戶不好辦、辦不好和辦起來不合算的公共事務需要有村社集體組織來辦理。比如,水利灌溉中的“最后一公里”,一般水利部門認為是工程問題,即國家投資為農民建的水利工程缺少到農田最后一公里的灌溉渠道,而致使農田無法灌溉。其實,水利工程到農田的“最后一公里”是典型的組織問題而不是水利問題,是分散的農戶如何與超過一家一戶的大中型水利設施對接的問題。解決水利“最后一公里”問題的辦法有二,一是擴大農戶經營規模,比如美國三個農場分一條河流的水來解決灌溉問題。美國三個農場相當于中國三個行政村的規模,三個行政村上千農戶來達成分配一條小河水資源的協議,交易成本是極高的,甚至根本不可能達成。但若由三個行政村來達成協議則有可能。因此,第二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是以村社組織來統籌共同生產事務,回應農戶需求,這樣就要加強而不是削弱村社組織在農村生產生活事務中的統籌能力。成都市通過自上而下轉移資源到村社一級,又通過自下而上的村民參與,在村社層面形成“多數決定”的公共事務統籌機制,是十分重要的成功經驗。

小規模農戶的優勢是種田精耕細作,不足是技術創新和技術運用能力比較弱,因此,建立適應小農需要的完善的農業技術研發與推廣體系就十分重要。如何適應小農戶生產生活需要,為他們提供包括農技服務在內的完善的社會化服務,是農業現代化的重點。

要解決農戶地塊分散的問題。分田到戶時,為了做到公平,一般地分三等,每等地再按人均分,結果是農戶承包土地面積小,地塊分散。在農村存在大量剩余勞動力的情況下,地塊分散的弊病并未凸顯出來。進入21世紀,城市化速度加快,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進城,農忙時勞動力不足,且進城農民將土地流轉給留守農民,進一步加劇了農村土地細碎的格局,農民有強烈的將耕種土地集中連片的需要。耕種土地的集中連片,可以極大地降低勞動投入,提高農作效率,便利農業生產。遺憾的是,當前的農地政策卻試圖通過土地確權來固化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并指望通過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將農戶的土地向規模經營主體流轉,以解決土地細碎的問題,忽視了未來很長一個時期還仍然是以小農為主的中國農業發展的需要。

農業現代化,顯然就應該回應農民對土地連片經營的強烈要求,為他們設計制度,以解決當前小農經濟中普遍存在的“反公地悲劇”。

小結一下,當前中國農業現代化的重點應該是為仍然數以億計的糧農提供生產便利,回應小農的需要,解決小農的問題,從而真正滿足農業在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必須要完成的三大基本功能的需要。

五、當前三農政策中存在的誤區

陳錫文認為,我國迫切需要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要不斷提高耕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注入強勁動力。④陳錫文作為長期主導中央農村政策的官員,其以上表述具有相當大的權威性。按陳錫文的講法,農業現代化有三大目標,即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繁榮。一般來講,這三大目標是不錯的,中央涉農文件反復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此之謂也。不過,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通過政策支持來達到農民增收,似乎存疑。農業增產,必然導致農產品供過于求,從而導致農產品價格下滑,農民減收。所以,農業越是增收,農民越是減收,這是一個規律。且在農業GDP有限的情況下,一部分農民通過調整產業結構致富,必然導致另外的一部分農民減收??傮w上穩定的農業GDP收入在數億農民之間分配,政府就應順其自然,而不應通過政策支持,尤其不能通過財政補貼來讓特定的部分農民增收而讓其他農民利益因此減少。國家要保證糧食安全,因此制定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但不能也不應去管農民致富與否。在市場條件下,農民會根據市場信號選擇種糧還是種經濟作物,是選擇從事農業還是進城務工經商。無論如何,增收致富是每一個市場主體的本能,是他們理性選擇的結果,而不應通過財政補貼去干預。國家政策是要補齊短板和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而不是要去干預農民自己的理性決策。

至于為農村繁榮注入強勁活力的說法也很值得商榷。中國經濟機會都在城市,農業GDP越來越少,且在還有數以億計農戶要從越來越少的農業GDP中獲取保底收入與就業機會時,國家不可能通過政府支持來保持農村的繁榮。反過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財物向城市流入的速度進一步加快,農村衰落是必然的?,F在的問題是,雖然農村衰落是必然的,但因為農村是中國現代化的穩定器,農業仍然為數以億計的農民提供就業與收入,以及為了糧食安全,國家就必須通過政策支持乃至財政補貼維系農村基本生產生活的秩序。也就是說,政策要解決的不是農村繁榮的問題,而是保底。農業現代化不是要達到高度的農村繁榮的目標,而是要在農村人財物向城市快速流動的情況下保持農業和農村的基本秩序。這樣的農業現代化是底線建設基礎上的現代化,而不是要讓農村比城市還要好還要繁榮。這是不現實的。

針對當前中央農村政策和農業現代化所內含的議題,有以下一些問題可作評論。

第一,最近幾年,中央政策尤其強調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何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而不是支持幫助數以億計的小農,原因有二,一是擔心將來誰來種田,二是認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可以做到適度規模經營,從而可以致富,可以更便利地采用農業技術裝備,可以增產。

問題是,中國兩億多農戶徹底脫離農業進入城市體面安居,不可能是一時半會可以完成得了的。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絕大多數農戶仍然要依托農業就業與收入來完成勞動力再生產。如此巨大的農業人口,相對于二十億畝耕地,戶均不過十畝左右,而在當前農業生產技術條件下,一對夫妻種三五十畝耕地完全沒有問題,所以,現在乃至將來很長一個時期不會出現無人種田的問題,反過來倒是無田可種。在全國農村,凡是宜耕的土地,幾乎沒有出現一塊耕地被拋荒的情況。至于一些山區高丘地帶,因為水利條件太差,或地塊過于細碎,而被拋荒,不是無人種田,而是田無法種,這個時候,就應當通過國家投入來整理土地,從而為農民種田提供基本條件。

因此,培育包括資本企業在內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在是沒有必要。所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若真的比農民種田更有效率和效益,他們就不需要培育,也不需要政府財政補貼,而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成長起來。當前農村中其實已經自發地分化成長起來了若干有競爭力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他們成長起來,就祝賀他們的成功;他們失敗了,那也得由自己承擔責任。市場經濟中,每個市場主體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當前培育新型農業主體、發展現代農業的結果是,政府出錢培育出了一大批騙取國家財政補貼的騙子企業,這些企業缺少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游泳的能力,甚至拿了政府的農業補貼就跑路了,這些情況可謂層出不窮。

與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相適應的是地方政府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從而出現堆大戶、用財政補貼來形成規模經營的情況,這也很普遍。幾乎所有調查數據都表明,規模經營的糧食單產低于家庭經營,既然不能增產,國家為何要通過財政補貼來堆大戶呢?

第二,中央涉農文件幾十年如一日地將農民增收作為政策目標也值得商榷。幾十年將農民增收作為政策目標,就說明幾十年都沒有很好地解決農民增收的問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民增加自己的收入,是本能,是理性選擇的必然結果。為了鼓勵農民增收,國家也出臺了很多政策,比如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要求“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甚至直接要求“加大對鄉村旅游休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要求“研究制定促進鄉村旅游休閑發展的用地、財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開發旅游資源,在當前中國城市資本過剩的情況下,有利可圖,資本當然會去,而以讓農民增收的名義給資本政策優惠甚財政補給來發展所謂“第六產業”,只能說這樣的財政資源使用得并不恰當。

國家支持三農的目的是要滿足農業三大基礎功能,是要維持農村底線,而不是為了讓農民致富,也不可能讓農民致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允許農民作為市場主體在市場中自由尋找市場機會,或給農民賦權才是根本的。通過財政補貼資本以使農民致富,結果很可能是資本騙取了國家財政經費,國家支農資金做了冤大頭。

第三,當前全國都普遍出現了將大量財政支農資金堆大戶、辦典型的情況,并謂之“新農村建設”,并且以農村生活環境條件比城市更好作為農村現代化的先進經驗,和作為農村建設的目標模式,這也是不恰當的。總體來講,人財物資源流入城市,農村相對衰敗和蕭條是必然趨勢。有些地區的農村,比如華西村,通過抓住市場機遇,在市場中獲取利益而富村富民,這個很好,但萬難復制。通過國家大量資源投入搞新農村建設辦點來打造出的新農村典型,實在是浪費了國家寶貴的支農資源。

六、結語

在當前和未來很長一個時期內,中國現代化的首要任務和主要矛盾是科技進步、產業升級,是中國產業由世界價值鏈的低端向中高端躍升,是由世界體系的邊緣走向中心,是走出中等收入陷阱,其中的根本就是在繼續保持“中國制造”國際競爭優勢的基礎上,快速發育“中國創造”,最終由發展中國家躍升為發達國家。

在這樣一個時期,中國必須解決農業的短板問題,因為農業承擔著三項基本功能,正是這三項功能為中國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緩沖空間和基礎條件。而這三大基本功能都是以未來仍然要依靠農業就業與收入的數以億計小農家庭的底線生產生活秩序的維系為基礎的。在城市化的背景下,農村內生秩序的能力不足,正好國家有越來越多的涉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轉移。國家涉農財政轉移支付是在農業現代化的總名義下向農村轉移的,但其應起的作用是維持小農生產生活的基本秩序,從而發揮農業必須要在未來數十年時間承擔的基本功能。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現階段的農業現代化本身并不是目的,更非不顧國情、不切實際地貪大求洋,追求美國、歐洲或日本辦的現代農業,不是越大越好,越洋越好,越現代越好,越集約越好,越高投入越好,而是要通過國家政策支持甚至財政補貼來解決當前中國數以億計糧農農業生產和農村生活中的基本秩序問題,這個農業現代化是維持底線的,是服務于最為弱勢也最為多數的小農(尤其是糧農)的,是低調的、適用的、保底的。

當前,“農業現代化”一詞存在的問題是脫離國情而變成了各種好詞的堆砌,變成了許諾和許愿,變成了“高大上”、“強富美”、烏托邦。這樣,在農業現代化的名義下,很多本來應當由市場解決的問題卻獲得了國家寶貴的支農資金支持,國家真正應當支持的小農卻被排斥了。

要反思當前農業現代化的話語。我認為當前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已經走偏題了。

【注釋】

①“中等收入陷阱”系世界銀行2007年一份題為《東亞復興:關于經濟增長的觀點》的報告所提出的。轉引自蔡昉:《“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論、經驗與針對性》,載《經濟學動態》2011年第12期。

②關于“中堅農民”的討論,參見賀雪峰:《中堅農民的崛起》,載《人文雜志》2014年第7期。

③《全國土地流轉面積已達3.8億畝行政強推問題突出》,網易財經,2014年12月14日,http://money.163.com/14/1214/14/ADECUDEV00252G50.html。

④陳錫文:《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的幾個主要問題》,載《改革》2012年第10期。

作者單位: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開放時代》2015年0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 在国产线视频a在线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激情视频 | 亚洲欧美制服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