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張焱勃:農村社會治理該從哪里破題

[ 作者:張焱勃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17 錄入:19 ]

【摘要】加強社會治理是我國當前社會建設、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緊迫任務,也符合社會長期發展的需要。應從推進農村社會治理有效開展,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強化農村執政基礎、豐富農民群眾生活幾個方面展開。

【關鍵詞】農村 社會治理 政治參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品質有了極大提高,在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及精神訴求等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轉變,尤其在國家大力推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的背景下,農村居民在各方面需求層次上相對變化更大,農村社會治理的任務更加艱巨。

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需要政治參與的擴大

政治學是研究人類政治現象和政治發展規律的系統知識。亞里士多德認為:倫理學研究的是個人的善,政治學研究的是群體的善,或者說公共的善或公共利益。群體的善或公共利益是最高的善和最高的利益。

從意識形態層面來看,可以通過建立經濟、社會和自然協調發展的社會環境,推進農村教育與人文環境的構建等,來營造農村社會理性、文明、寬容、和諧的氛圍。通過充分發揮意識形態的教育功能、思想引領功能,塑造人們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體系,消除人們錯誤的思想認識和價值觀念,推進農村居民公共精神的培養以及良好的社會氛圍、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形成,有利于農村社會治理的加強和創新。

從公共政策層面來看,公共政策在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居于舉足輕重的地位,任何一個國家或政府要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管理社會公共事務,公共政策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科學的公共政策有助于促進經濟的發展,有助于推動社會的進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助于農村社會利益的整合,以及農村社會公正和社會秩序的維護。

從政治溝通層面來看,政治溝通對制定科學的農村社會政策,推動農民政治參與和村民自治,擴大農民信息知情權,以及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政治溝通在農村社會治理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治溝通有助于農村社會結構的培育,有助于農村社會訴求的回應,有助于農村社會矛盾的化解。

從政治參與層面來看,政治參與有助于社會成員表達自己的政治要求和利益訴求,有助于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增強社會成員的政治認同感。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需要政治參與的擴大,維護和保持農村穩定。要充分發揮社會組織在政治參與中的作用,使其在農村社會治理中更好地為農民群眾服務,更好地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推進農村社會治理有效開展,既要推進農村經濟發展,又要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推進農村經濟發展。要充分運用意識形態原理來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增強人們的社會發展意識和主人翁的責任感,使農民群眾自覺處理好經濟與其他方面的關系,培育農民群眾市場意識、法治意識和合作意識。制定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來為農村發展提供堅實有力的保障,加大扶持農村、農業、農民的力度,整合城鄉技術、人口、資源、資本等關鍵要素,維護城市化進程中農村的發展機會與整體利益。增強政治溝通來暢通農民與政府間的信息交流,提高政府科學決策程度,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充分發揮農村社會組織和農民自身的力量,推動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擴大農民政治參與,使農民參與到農村社會事務管理中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維護農村社會穩定。政府要善用意識形態的思想教育功能,圍繞實現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新要求,正確引導農民群眾的情緒,積極引導群眾對農村管理提出建議。同時要強化社會道德觀念、突出道德關懷,在農村形成互幫互助、與鄰為善、和睦共處的鄰里關系,推進農村社會穩定的實現。政府要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來保持農村經濟形勢穩定,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管,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提供農產品信息服務,保證農村市場經濟有序發展。另外,政府要制定公共政策強化公共服務能力,為農村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和公平的市場競爭規則,保持農村經濟形勢穩定。加強政治溝通,保持農村社會秩序安定有序。政治溝通是農村社會穩定的需要。維護農村社會秩序安定,實質就是協調好農民之間,以及村民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加強政治溝通可以增進農民之間,以及村民和政府之間相互了解,進而消除隔閡、增加互信。通過政治溝通來協調利益,運用溝通的方式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有利于保持農村社會和諧安定。擴大農民政治參與,保持農村政治局勢穩定。要培育農民的政治責任感,使他們積極關心農村事務與集體利益,積極參與到農村社會治理中。通過農民政治參與來保障自身的權益,使農民群眾在社會治理中由被動轉向主動,自覺去維護農村社會穩定。

推進農村社會治理有效開展,既要強化農村執政基礎,又要豐富農民群眾的生活

強化農村執政基礎。基層政府的領導、管理、服務離不開鎮、村兩級黨組織的支持與領導,需要充分發揮意識形態的教化作用,加強黨員素質建設、思想建設,保證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正確的政治領導,保證農村社會治理的正確方向。同時,要及時掌控農民群眾關注和關心的問題,積極回應問題、解決問題。制定公共政策解決好農民群眾切實關心的現實問題,維護好農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來有效強化農村執政基礎。其中,社會保障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共政策在制定時需重視農村社會保障,為農民群眾提供相應的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加強政治溝通,推動村民自治,是增強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有效途徑。在進行民主選舉時,基層政府要積極與農民群眾溝通,增加他們對投票選舉的認識與理解程度,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并行使自身的選舉權利。要做好信息公開,加強與村民的有效溝通,使其能夠真正了解、清楚社會治理的各項內容。要擴大農民政治參與,推進農村政治文化建設。廣泛的農民政治參與,可以對政府形成有效的監督,可以增強黨和政府的社會治理能力,鞏固黨和政府的執政基礎,促進農村社會治理的公正公開和健康運轉。

豐富農民群眾的生活。意識形態的教育功能,可以逐漸使農民群眾打破舊觀念,獲得新思維。基層政府需要著重推進農村群眾的精神文化建設,豐富農村群眾的精神生活,營造良好文明的社會氛圍。制定科學合理的公共政策來滿足農民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對一切有利于農村社會發展的努力給予充分支持與肯定,讓一切推動農村社會進步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充分運用政治溝通來了解農民群眾的真實需求,充分認識到人們對豐富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另外,要運用政治溝通來增加群眾的民主權利,這也是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之一。要擴大農民政治參與,增強農民群眾的文化、文明意識,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生活。農民政治參與培養了農民的主體意識,提高了農民的自覺性,使農民具有學習、開拓、創新和競爭意識等,更好適應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多樣化生活的需要。

加強社會治理,是我國當前社會建設、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緊迫任務,也符合社會長期發展的需要。通過運用政治學理論,可以更清晰地展示出我國農村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矛盾,并針對這些問題與矛盾制定合理的化解對策,提高農民群眾的滿意度,使農村群眾能夠積極主動地發揮自身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推動社會整體的健康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

【參考文獻】

①徐頑強、鄧小偉、朱喆:《社會治理創新視角下農村社會組織發展困境和路徑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12年第6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論壇 2017-03-3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国产高清免费观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 亚洲综合精品少妇久久 | 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 | 五月天婷婷在线亚洲综合一页 | 在线观看韩国免费A∨网站 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