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的權力雖然不大,但如果缺少有效的監督,也會滋生較為嚴重的貪腐問題,在村民中造成不良影響。到底應該如何監督村干部?鄉鎮紀委如何發揮作用?(人民日報 7月2日)
農村作為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村干部作為國家政策和便民服務的主要落實責任人,村干部權力運行是否合法規范,直接關系基層社會人心向背,事關農村和諧穩定。長期以來,各級黨委政府在規范村干部權力運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還是存在一些村干部在權力行使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各種問題,以權謀私,與民爭利,甚至損害群眾利益、村務、財務公開走過場、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等等。這些問題盡管發生在個別村干部身上,但損害了村干部隊伍形象,給干群關系造成負面影響,不利于農村發展和穩定。
基層的作風腐敗問題也不是一兩天產生的,根治村干部的作風腐敗行為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基層腐敗的原因眾多,比如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同級監督制約機制,上級對村干部權力監管不到位,村級財務公開制度沒有真正落實,紀委監察部門存在監督困境等等方面。因此,治理基層腐敗和加強對村干部的監管工作不可能一勞永逸,而應將加強村干部監管貫穿工作的始終,做好打持久戰的思想和工作準備。
一直以來,加強村干部的監督管理,是一項長期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破解的重大課題,對于促進農村基層組織和基層干部工作規范,促進農村社會和諧,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筆者認為,有效規范和約束村干部行為,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農村干部隊伍,加強村干部的監管,需久久為功。
立足當前,加強村干部的監管,就是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一是針對財務不清楚、群眾不信任問題,落實審批、審計和財務公開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責權利相統一的村干部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適時調整村干部待遇;三是加強完善各項體制機制,通過建章立制推動基層腐敗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
著眼長遠,就要在治本上下功夫,著力解決村干部腐敗的思想問題,確保治理效果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如何做到這一點?一是要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常態化工作機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廣大村干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克己奉公、勤勉敬業、依法辦事,為村民服好務;二是要經常開展村干部學習培訓,使之學會和掌握正確的群眾工作方法,自覺摒棄“明哲保身,但求無過”的好人主義思想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漠然態度,自覺摒棄簡單粗暴的工作方法,勇于擔當,不回避矛盾、不推諉卸責。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各級黨組織,針對加強村干部的監管,一定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啃硬骨頭”的毅力,一項一項破解,一年一年地抓下去,久久為功,抓出成效,營造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多為群眾辦實事好事的風氣。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