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今年1至9月,全國紀檢監察機關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處理81.4萬人次。其中,第一種形態47.3萬人次,占“四種形態”處理總人次的58.2%;第二種形態26.1萬人次,占32.1%;第三種形態4.5萬人次,占5.5%;第四種形態3.4萬人次,占4.2%。
第一種形態大約占“四種形態”處理總人次的五分之三。黨內監督把紀律挺在前面,談話函詢讓領導干部“紅紅臉、出出汗”,已經成為各級紀委處置苗頭性、傾向性、一般性的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這種手段的普遍運用,對領導干部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作風,收到了顯著的成效。
談話函詢體現的是組織的監督和信任。紀委的工作不僅僅是查辦案件,更重要的是對領導干部進行經常性遵守黨紀黨規、法律法規的教育,及時治一治那些輕微感染的“病樹”,扶正那些“歪樹”。組織找領導干部談話或進行函詢,不是故意找茬或小題大做,而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的日常監督管理,做到早發現、早提醒、早處置,防止小錯誤變成大問題。如果反映不實,組織會予以澄清正名;如果干部如實說明情況且反映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組織會采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及時了結,讓同志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談話函詢既是了解情況,又是組織給予干部坦白的機會。體現的是組織的對領導干部的監督與信任。
談話函詢體現的是組織的嚴管與厚愛。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這句話講的就是嚴是愛、松是害的道理。紀檢監察機關把監督執紀關口前移,筑牢第一道紀律防線,重點督促領導干部在民主生活會上把群眾反映、巡視反饋、組織約談函詢的問題說清楚談透徹,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使領導干部不犯或少犯錯誤,正是我們黨組織在努力體現地嚴管厚愛。相反,組織發現一些輕微的問題,不找領導干部談話或進行函詢,管理不嚴格,就會讓那些本可以得到及時愛護、求助的領導干部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那些對組織不忠誠、不老實,不珍惜組織給予的一次次說明問題的機會,隱瞞事實真相的落馬官員,已經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他們用慘痛的代價向我們證明了組織的嚴管與厚愛的重要性。
談話函詢體現的是組織的關懷與愛護。共產黨員也是人,也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點。在組織談話函詢的時候,應當正確對待,講清楚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好同志不會因為組織的談話函詢就變得不是好同志,有輕微問題的同志通過談話函詢有機會成為一個好同志。組織談話并不意味著政治生命的“紅燈”,擺正心態至關重要,如實說明問題才是最理智的選擇。組織約談函詢的初衷是發現了一些領導干部細小的問題,通過這樣一種形式來幫助我們改正錯誤,挽救我們的領導干部,體現的是組織幫助同志的真誠、表達善意的溫情,是在敞開心扉的交流中教育人、挽救人。
古人說:“子不教,父之過?!鳖I導干部出了問題,組織有責任。組織談話函詢既是對領導干部的負責,也是對整個黨的事業負責。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劉營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