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吉林省委外宣辦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化市委相關負責人就“通化市公開選派退休黨員領導干部到村任職計劃”的相關政策進行了介紹。據悉,通化市從今年開始,將利用3年左右時間,面向社會公開選派100名左右退休黨員領導干部到村任職,全方位優化農村基層人才隊伍結構。(吉林農網 11月10日)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這一目標很宏偉,然而要完全實現,僅靠在職黨政領導干部的力量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多元力量的參與,這樣才能實現“眾人拾柴火焰高”,把脫貧攻堅的大火燒得更旺。而退休黨員干部,正是這多元力量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支。
古人曾發出“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喚,進入新時代,我黨在選人用人上不斷突破傳統僵化的條條框框,勇于革新,讓人才的力量不斷得到匯聚。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明確在選人用人上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更是為新時代的人才建設指明了新的方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筆者認為,這種不平衡不充分,最主要的就是我國城鄉二元經濟體制,貧富差距太大,所以精準扶貧的主主戰場就在廣袤的農村地區。
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產業匱乏,交通閉塞,思想陳舊,基礎設施落后,更重要的是缺乏好的致富帶頭人。這些都是農村地區發展的短板,也是脫貧攻堅的“瓶頸”所在。但是,農村地區也有著城市無法比擬的良好資源,比如生態資源,比如旅游資源,比如農副產品資源,這些資源都不乏市場需求,但關鍵是看怎么開發利用。
廣大退休老干部工作經驗豐富,見多識廣,能力突出,而且具有較廣的人脈資源,是我黨的寶貴資源。在他們退休后,把他們返聘到農村,繼續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發揮余熱,用他們的余暉去照亮農村的未來。這既是對老干部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實現農村脫貧振興的絕佳舉措,必將為所在鄉村的發展注入巨大的能量,通過智慧“造血”實現真脫貧,不反彈,真正脫貧致富奔小康,如期完成黨中央下達的脫貧任務。所以,通化的做法值得肯定,更值得其他地區學習和借鑒。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木皮藏族鄉衛生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