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老家在新賓滿族自治縣,家家戶戶都有火炕,按照農村人的說法,火炕是有佛性的,它是農家人的主心骨。農村的房子一般是坐西朝東,火炕一般緊靠東窗而建,看上去像一個長方形的平臺。這樣設計,既有利于采光,又便于通風。炕沿是板凳,坐在炕沿上,很容易看到外面的風景。
農家院內都有各種各樣的樹,梨樹、李子樹、杏樹、核桃樹等。植這些樹不僅是為了收獲果實,更重要的是作為一種風景來欣賞,有葉有花的時候,那是掛在院中的一幅天然的風景畫啊。
在一年的大部分時光中,農家人都可以坐在炕沿上漫不經心地欣賞窗外綠色的景致,他們對綠色具有一種獨特的感悟力。他們從樹葉的顏色感知季節的變化。即便在冬天,脫去綠色的衣裝的樹仍很有趣,那精干的樹枝展示著簡潔、優美的線條,樹枝上常有鳥類歇腳、歡唱、嘻戲、打架,寂靜的院落便有了生機,而火炕就是觀賞這一切最好的看臺。
火炕是農家人的床,這床大而寬敞,它是土地的熱手掌,是用來溫暖農家人的。火炕上面鋪有蘆葦席,光潔干凈,并帶有淡淡的清香。蘆葦席下面鋪有麥桿。麥桿是莊稼,把莊稼的骨架放在身子底下,農家人感到最為親切,最為可靠了。火炕的暖是沁人骨髓的。睡在火炕上,那紛紛的熱力,使你渾身通泰,熱氣充盈。農村人干活十分勞累,而睡火炕是最好的解乏辦法了,所以農家人世世代代離不開火炕。我們可以這樣理解,火炕是農家人的加油站,白天下地干活,而晚上在火炕上獲新得能量。
火炕是恒熱的,這與它的構造有關。火炕是用土坯建造的,土坯分大坯小坯,小坯用來建炕體中網絡型煙道,大坯用來鋪就炕體的表面。大坯有巴掌厚,這樣可以用來充分吸收熱量,同時,大坯具有散熱慢特點。晚上通過灶臺一次將炕燒熱,這樣,一宿不會變涼,便可以舒舒服服地睡大覺了。第二天起床,精神飽滿,渾身上下都是勁。給火炕提供熱量的有兩個火眼。一個是安在廚房中的灶臺,另一個是安在炕腰間的火爐。農人的灶臺很大,上面安放一個大鍋,無論是做飯還是做菜,均在大鍋里完成。大鍋底下的灶膛,里面有生火的地方,可以燒柴,也可以燒煤。灶臺一側有風箱,人用力拉動風箱,那灶膛里的火便呼呼地燃起來,充滿整個灶膛,有時,火舌從灶膛竄出,在空打卷。而鍋上熱氣騰騰,煙氣與蒸汽交織在一起,又濃又烈,人氣十足。則時,火炕便慢慢地熱了起來。它熱得慢,但卻久久不會變涼。
每當大雪飄飛的日子,農村姑娘們三五個在火炕頭盤腿坐下來,借大窗戶透進來的光亮織起毛衣來,毛線拽得長長的,一根根鐵針在姑娘的手中跳舞。每個人都帶著專注的神情,沒有說笑、沒有私語,像要把醞釀已久的深情都滲透到根根毛線中,織到毛衣里,每個人都鼻子酸酸的,眼睛澀澀的,喉頭也像塞了個棉團兒,時不時干咳兩聲。有時又習慣地掏出手帕,揉一揉眼睛和鼻子。她們心里都明鏡似的互相清楚對方的情狀,但都不愿意抬頭看一眼對方,也怕對方的眼睛與自己的眼睛對光,每個人的情緒就像一杯滿得冒尖的濃酒,就那么汪汪著,不能點破。她們心里明白,只有這雪天的時候,才有這樣適宜的環境,這樣濃稠的情調,這樣深入的功夫,才能出上品活兒,才能讓情郎滿意。
冬季,我就會想起家鄉的火炕。
(作者單位:遼寧省撫順市新撫區盤南路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