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中學習時指出: “要落實教育扶貧和健康扶貧政策,突出解決貧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學生上學等問題。”人民群眾的健康關系到我國“兩個一百年目標”的如期實現,而且對我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有著重要意義。醫療健康扶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貧困人口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是人口健康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集中精力開展精準扶貧工作,脫貧攻堅取得了顯著成效,受到群眾的好評。尤其是醫療扶貧,解決了貧困群眾長期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農村貧困群眾的醫療健康狀況得到極大改善。但在一些環節,還存在困難患病群眾為報銷醫療費用,多次往返于醫院與政府部門之間路上的現象。
逐級診療要求嚴格,報銷程序多,致使貧困群眾在費用報銷過程中多次跑路。建檔立卡貧困戶就醫,要先從鄉鎮衛生院診斷后,開出轉診單,憑轉診單到上一級醫院進行診療,出院后憑轉診單和各類發票對超出報銷比例通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民政醫療救助等渠道報銷后個人醫療費用支出控制在5%-10%以內。由于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大部分都是因病、智障、殘障、年老多病、子女無贍養能力以及鰥寡孤獨等原因致貧。雖然幫扶干部向貧困戶宣講了醫療幫扶政策,也送去了相關的醫療救助資料,但要讓這些弱勢群體學懂、弄通這些政策要求,絕非易事。因此,容易出現貧困戶上醫院或出院后報賬時手續不全、程序不清、遺失票據、印章不全、政策不懂、異地就醫、沒找對部門等現象,而多次往返于醫院和政府部門之間的路上。
能讓貧困群眾一次就醫,出院時一次完成費用報銷和結算嗎?能!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國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大數據的應用,已經實現全球信息互聯互通。因此,實現政府與醫院之間、醫院與醫院之間相關信息的共享以及報賬網絡聯動機制建立顯得尤為迫切。讓建檔立卡貧困群眾憑居民身份證就醫診療時,所有的個人信息、建檔立卡信息、個人健康信息以入所享受的費用報銷比例等相關信息都能實現共享。通過系使上下級醫院之間、政府部門之間實現信息互通,費用報銷與政府相關支付部門互通。讓貧困群眾醫院就醫,出院時實現一次性報銷結算。
信息化時代,讓各類紙質證明材料、轉接手續、票據等在入院診療過程中實現信息錄入,形成相互印證材料共享。實現“使信息多跑路,讓就醫貧困群眾少動腿”,莫讓貧困群眾在就醫結算路上跑、跑、跑!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迎陽鄉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